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有始有终,是做人的两条底线有了这两条线,我们才能守住本心,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宽容的姿态,坚定的神态,为过好这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干干净净做人坦坦荡荡做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干干净净做人坦坦荡荡做事(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有始有终)

干干净净做人坦坦荡荡做事

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有始有终,是做人的两条底线。有了这两条线,我们才能守住本心,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宽容的姿态,坚定的神态,为过好这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做人干净,正气存身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居官三十五年,做人做官一直干干净净,正气存身,不贪私利,将一世清白留在了人间,深为后人称颂。

当时,官场腐败,贿赂公行。尤其是明英宗即位后太监王振把持朝政,勾结内外贪官污吏,擅作威福,大臣进京,必须馈送重金厚礼,否则后果难堪。然而于谦一身正气,绝不随波逐流。他每次进京,只带随身行装。

好心人怕他遭殃,劝说:“你不带金银入京,也应带点土特产品送一送啊!”

他举起袖子笑笑说:“我带有两袖清风!”

于谦遭诬谄被杀,抄家时,竟“家无余资”。抄家者见正屋紧闭,还上了锁,认为必是钱财藏其内,打开一看,原来珍藏的都是当初景帝赐给他的袍服、剑器,封识记载分明,一丝未动,见者无不泪下。

《明史》赞扬于谦说:“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卒得复官赐恤。公论久而后定,信夫。

不管世道如何黑暗,始终坚守内心的信念,保持内心的光明,这叫干干净净做人;无论取得怎样的荣耀,始终谦虚低调,不自认高人一等,更不去飞扬跋扈、盛气凌人,这叫干干净净做人。

《菜根谭》中说:“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做人干干净净,才能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自然将“浩然之气”存于身,如孟子所言:“至大至刚,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二、做人干净,不怕恶人磨

世上难免有小人、恶人,难免有损人利己的人,还有损人不利己的人,我们难免会受委屈,受到打击和折磨。但若你做人干净,光明正大,自然不怕恶人磨。

传说庞涓和孙膑都是鬼谷子的门生,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出仕后成为魏国名将,但庞涓忌惮孙膑的才干,为打击孙膑,庞涓先将孙膑请到魏国,再故意施展阴谋诡计陷害孙膑,弄断了孙膑的双足,还在其脸上刻上字。

庞涓认为这样就可以毁掉孙膑,但事实正好相反。齐国使者出使魏国,孙膑秘密拜见使者,齐国使者偷偷将孙膑带回齐国。齐国大将田忌奉孙膑为上宾,并向齐威王举荐孙膑。齐威王向孙膑咨询军事知识,了解到孙膑确实有真才实学,起用孙膑为军师参谋之职。

后来,魏国围攻韩国,韩国节节败退,便向齐国求助。齐国采用孙膑的计策,一路假装败退,并且将锅灶的数量不断减少,让自大的庞涓以为胜利就在眼前,于是轻军冒进,结果中了孙膑的圈套,很多士兵被齐军的弓弩射杀。庞涓这个自私的小人,自知在劫难逃,只有自杀身亡。

《华严经》中佛言:“一切诸报,皆从业起。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业,皆从习起。”观历史不难发现,那些阴奉阳违,两面三刀,踩着别人往上爬的人,一时或许能得到些许利益。但是,终归有一天行迹会败露,遭世人遗弃,受世人唾骂。

走正道,干干净净做人,必将不惧怕任何小人,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三、做事有始终,方得成功

《荀子·修身》中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句话告诉我们:道路虽近,不走就不能到达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不能取得成功。成功往往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公元前139年,继位不久的汉武帝下决心要除去北面大患匈奴,于是制定了联合大月氏共剿匈奴的计划,并下诏令公开招募能担任出使重任的人才。25岁的张骞毅然决然地走进了未央宫,朝堂之上,他从汉武帝的手中接过诏令,许诺“定不辱使命”。

可还未来得及出河西走廊,张骞一行全部被匈奴所俘。张骞被软禁了。这一软禁,就是整整的十年。为收服张骞,匈奴人赠他钱财美人,逼他娶亲,威逼利诱,企图将他匈奴化……

终于,在这第十一个年头里,张骞在经过周密的计划后,逃了出来。好不容易逃出来的张骞没有选择返途,而是继续西行。张骞一路西行,走到大宛、大夏、康居、大月氏,了解和收集了当地的风俗民情、资源情况,一年多后返程,时隔十三年后,重回故乡。

从去时的一百多人到回来时的三人,这一路可谓历尽千辛。但张骞的心里只想着“君恩未得报,何论身命倾”。

生活中处处有挑战,碰到一点挫折就退缩,遇到一点批评就举手投降说自己不行,这样的人什么事也成不了。所以老子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只有“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四、做事用心,方得始终

《道德经》中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事需尽心尽责,方能有始有终。

曾国藩在家书中曾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曾国藩有位好友,名叫彭山屺,是湖南省衡阳人。有次,彭山屺需要进京参加武举考试。当时交通不便,进京一趟要颇费周折,因此曾国藩的父亲就将家乡土特产、书、家信等装了三皮箱让彭山屺带给曾国藩。

六月恰好是多雨的季节,彭山屺从湖南一路北行,不是天气酷热,就是狂风暴雨,一路上非常辛苦。为了保管好曾国藩的物品,下雨的时候,彭山屺甚至用自己随身携带的衣服将曾国藩的箱子包裹起来。

好不容易到了黄河边上,又遇黄河河水暴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七月初九到达北京,亲手将东西交给了曾国藩。

曾国藩看到长途跋涉赶到京城的彭山屺,皮肤黑了,人也瘦了,又见到父亲托付带来的东西完好无损,而彭山屺自己的东西却全部都淋湿了,非常感动,特意请彭山屺一起在酒楼喝酒。

彭山屺的责任心令曾国藩大为欣赏。后来,曾国藩创建太平军时,特意把彭山屺调到了自己身边,成了自己身边最信任的幕僚之一,官任水师粮台主管。

一个人能否做事有始有终,关键在于面对事情时的态度与责任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事之前要先做人,先以一颗干干净净的心做人,再用一颗踏踏实实的心做事,做事有始有终,不管事业有没有大成就,有一颗善良、坚毅的心,那就是成功的人生。

让自己舒服是本能,让别人舒服是本事。

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舒服待人。

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清楚人际交往的关系界限,才能在人生路上越走越好。

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怨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特别反感那种打着关心你的旗号,然后肆无忌惮地八卦你身上各种信息的人和行为?

这样的反感,来源于对方对我们私人信息的窥探和不尊。

那些交往并不密切,却冒冒失失问你隐私,令你感到别扭难堪的人,即使不是嫌贫爱富的人,也至少是不知深浅不懂分寸感为何物之人。

无论在职场还是生活中,时刻保持谦恭谨慎的态度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和礼貌。

做一个不随意打听别人隐私的人,是一种自重。

做一个不要肆意倾倒自己隐私的人,是一种自守。

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

《荀子·非十二子》里说道: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日常生活中也一样,说很容易,懂得适时缄口却不容易。

就算是再浅显的事情,谈及别人的短处,也需要巧妙地避开,不要加深彼此的痛处。

蔡康永说:

“我不在乎说话之术,而在意说话之道。我的说话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

能够看破固然是一种能力,选择闭嘴更是一种成熟。

看破不说破的背后,不只是管住了自己的嘴,更是设身处地,体谅对方痛处的善良。

有些事情,你我都懂,但不必说出来,因为一切尽在不言中。

真正的智者,知而不言,适时缄口。

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

明代思想家吕坤在其著作《呻吟语》中写到:

“责人到闭口卷舌、面赤背汗,犹刺刺不已,岂不快心!然,浅隘、刻薄甚矣!

故君子攻人,不得过七分,须含蓄以养人之愧,令其自新,则可。”

责备别人的时候,将对方逼到哑口无言、汗流浃背、面红耳赤、无地自容的地步,还滔滔不绝地持续指责。

虽能逞一时之快,却暴露了自己心胸狭隘、为人刻薄的品行。

对朋友,不要当面斥责他的过失,可以委婉地表达,让他更容易接纳。比如,“我理解你”就比“你为什么这样想”要来得舒服地多。

但总的来说,“从善意的角度思考问题”,既可以让自己做一个如沐春风的人,也可以获得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

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

在人之上,要把别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居于下位者,总会不自觉地过于高看他人,这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看低。

习惯性仰视他人,习惯性放低自己,这其实是一种讨好型人格的体现。

我们常常将尊敬与讨好搞混,把敬人三分做成了卑躬屈膝,将尊重他人做成了惟命是从。

其实,敬人的同时,不必委屈和放低自己。

聪明人,敬人而不卑微,能低头也懂抬头,不卑不亢,活得自由。

让人不必退尽,退尽则路艰

生活中,有很多善良的人,总是让步,最后退到了悬崖边上,把自己逼入绝境;

有很多大方的人,总是宽容,容下了所有委屈,最终亏待了自己。

没有棱角的善,只能助长对方的恶。

不是所有的让步都能赢得尊重,不是所有的珍惜都能换来真情。

人要有好脾气,但不能没脾气。

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没脾气的人,要么实力已经足够强大到没有人敢当面放肆,要么性格足够懦弱到对谁都不敢反抗。

当做出的忍让总是被忽视,当付出的真心总是被亏待,请留出自己的底线,也请给善良披上锋利的外衣。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音响,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聪明人,知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何时该坚持,何时该让步。

人生海海,世事繁杂,愿你我都能够修炼出一颗玲珑剔透心,用更大的格局经营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