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诗歌的海洋里徜徉时,李清照的名字像一缕清风进入我的心房,喜诗词,爱婉约,喜才女,很爱很爱中国古代词国皇后李清照。

《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地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译文:天雾蒙蒙,云朵与浓雾相连,银河好像带着千金帆船在逐浪舞动。梦中仿佛回到了天地的住所。天地亲切的问我,你的住所在哪里啊?

  • 我说长路漫漫蹉跎朝暮,学着作一些诗,偶尔有些被夸赞的句子却也空乏无用。九万里云天,大鹏振翅飞翔。风请别停息,请将我的小舟一直吹到海上仙山去吧。

李清照写一剪梅时多少岁(天接云涛连晓雾)(1)

此首词词风清丽委婉,幽怨凄恻,又气势磅礴,音调之豪迈,借物抒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当下糟糕的处境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写于李清照的晚年。

1. 虚虚实实美化了的海上颠沛流离之苦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地所。

第一句开头写景,展开了一副辽阔无垠,无比壮美的海上景象,因为眼前的景色太美,便进入了梦境。

实景与梦境,海上实景,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只取其字面意思有着无与伦比的美。

李清照写一剪梅时多少岁(天接云涛连晓雾)(2)

名词: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

动词:接 连 转 舞

“接 ”“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组合在一起,有一种沧海茫茫,海天一线的大美意境。“转”“舞”让美景动起来了,动得那么欢快,那么自由。

可谓静景很美,动静更美。

虚实结合,这美是她内心向上,上下追求和探索美好的一面,海上的景象星河转,千帆舞是真实的,也或是虚的。

李清照写一剪梅时多少岁(天接云涛连晓雾)(3)

其中的“转”实际上是李清照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星河在转是因为船在转,所以感觉天也在转。千帆舞是因为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船在风浪中飞速前进。

词人此行的心情是悲痛而凄凉的,国破家亡,一路逃亡,想表达的并不只是海上美丽风景。

丈夫去世生前还被诬陷,丈夫病前有一位张飞卿学士携带衣玉壶来访,而那玉不是真玉,可是后来谣传,说他们将玉壶送给金人,受通敌之嫌,要将其议罪。

此行是为辨明其夫赵明诚“馈璧北朝”之诬,一路追随宋高宗的行踪,宋高宗逃到哪,李清照就逃到哪。

2.梦境与现实 梦里梦外的帝王

仿佛梦魂归地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李清照写一剪梅时多少岁(天接云涛连晓雾)(4)

梦里的天帝

海上航行,如同进入了奇幻仙境,一缕梦魂仿佛到了天国,遇见了温和慈祥,关心凡人的天帝,还关切地问她,你从哪里来?李清照是多么想当朝的皇帝如梦里的天帝一样,殷勤爱民,关心百姓疾苦,可惜梦醒还得在风浪中继续前行,路漫漫长。

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帝王

现实生活中的宋高宗,置人民与水火之中,畏强敌如虎狼,只顾一路南逃。

宋高宗赵构自靖康二年(公元1127)即位于南京(经河南省商丘市),改元建炎后,就不断南徒,驻跸扬州。当时一些主战派大臣据理力争,要求趁金人暂时北撤的机会,挥师北上收复汴京,可是赵构为一己之利,尽致大片失地与不顾,一味向南逃跑,到了建炎三年2月,金兵再次南侵。进逼淮阳,他更是不顾遗民死活,仓皇南渡。

李清照梦魂归帝所,也寓意她很想回到故居 ,怀念从前的生活,思念从前和丈夫在一起收藏字画,一起把玩,一起吟诗作乐的日子,只可惜现在只能做做梦,只是梦里的天宫不太可能帮助她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

3.封建社会里一代才女的怀才不遇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学诗谩有惊人句

梦里回答说:长路漫漫蹉跎朝暮,学着作一些诗,偶尔有些被夸赞的句子,却也空乏无用。

李清照这是在说,在那个封建社会里,女子或她的聪明才智都被扼杀,再好的文墨诗词,除了被世人夸赞几句,还有什么用呢,不论自己有多大的家国情怀,在政治上都不可能有所作为。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学诗谩有惊人句。

这句话很适用于写作的人呀!大概写得很好,又没有什么作用的时候,都会感慨,朝朝暮暮学着作诗写文,除了被人夸赞几句,好像也没有什么作用呀!

李清照写一剪梅时多少岁(天接云涛连晓雾)(5)

4. 梦里仙山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九万里风鹏正举联想到《庄子.逍遥游》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三山神话传说里的三座神山,指渤海中的蓬莱、方丈、瀛洲。相传为仙人所居可望而见,但沉船临近时,即被风引开,终于无人能看见。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其上物色皆白,黄金白银为宫阙,珠钎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吃了能长生不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求大秦江山永固、个人长生不老,使慕名来到这里寻找神山,求长生不死药。他站在海边,眺望大海,只见海天尽头有一片红光浮动,便问随驾的方士那是什么,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岛。”秦始皇大喜,又问仙岛叫什么名。方士一时无法应答,忽见海中有水草漂浮,灵机一动,使以草名“蓬莱”做了回答。“蓬莱”者,“蓬草蒿莱”也。据说,蓬莱这个神山名就是这样来的。

既然到了天宫,所以她也看见了神话里的鹏鸟,正在九万里风振翅飞翔,紧接着大声喊,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既然我在天宫里,九万里风风就不要停了,顺便把我吹到仙山去吧。

李清照写一剪梅时多少岁(天接云涛连晓雾)(6)

都说李清照晚年孤苦凄凉,如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我倒不这么认为,生活再凄惨,她有一支笔可以抒发情感,她的诗文如同她父亲的文学修养 ,是带着真实情感的,从心里掏出来的一样,“字字如肺肝出”。

就像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斗转千帆舞。不是凭空想象造出来的,是她有所经历有所感想才写出来的。很多作家也一样,所写和自己的人生经历都是相关的,比如三毛,张爱玲,虚虚实实,虚是因为有了实才构成的。

所以如果生活很惨,若能用一支笔把它写出来,我想她也过得不那么惨呢。笔转动思想就会转动,悲伤也就会转动。

像洗衣机的滚筒,把污垢扔进去,转动过后还是洁净如初。我们不能把悲伤扔进洗衣机,但是我们可以用一支笔让它转动,转动之后的思想是什么样的呢?

可以悲伤,也可以美好,随心而转。为什么也转动悲伤呢?偶尔也需要点悲伤,才方知美好有多好。

李清照把自己逃亡写得这么奇境梦幻,她的生活悲惨不到哪去,因为她有一支会转动的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