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有两把笤帚,因分工不同,一把叫扫炕笤帚,一把叫扫地笤帚扫炕笤帚把儿弯而短,扫地笤帚把儿长而直,都是用笤帚篾子和麻绳扎治而成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三个笤帚?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个笤帚(印象颇深的两把笤帚)

三个笤帚

小时候,家里有两把笤帚,因分工不同,一把叫扫炕笤帚,一把叫扫地笤帚。扫炕笤帚把儿弯而短,扫地笤帚把儿长而直,都是用笤帚篾子和麻绳扎治而成的。

笤帚自然是打扫卫生的工具,但是记忆中这两个物件却用途多多,使用频率极高。扫炕笤帚,除了用来扫炕外,劳动归来的大人们通常用它掸去衣帽上的灰土草刺,睡前铺盖被褥时也会用它划拉划拉细尘,那时候根本没有牙签,吃肉食塞牙时,有人会折下扫炕笤帚上的细篾来剔牙;春节前家家都要用报纸糊墙糊棚,基本上都是用扫炕笤帚把涂满浆糊的报纸摊铺到墙上或棚上,是很好的“找平”工具;夏天还经常用扫炕笤帚打苍蝇,是一个很好的苍蝇拍。

扫地笤帚承担屋里所有地面的卫生(很大部分是扫炕笤帚从炕上打扫下来的垃圾),有时也外调到院内、车厢等处弥补扫帚打扫不干净的细节部分,它的存放位置通常在灶坑口旁边,并经常配合烧火棍往灶膛里添火,其搭档低配是一把大板铣头,高配是则是一把铁撮子。每年过年之前,家家都要搞大扫除,此时扫地笤帚便被委以重任 ,被绑在一根长木棍上打扫墙上的、棚上的灰尘和蜘蛛网,由“扫地将军”一跃而成“天棚元帅”。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把笤帚越到“生命尽头”威力越增,扫地笤帚的晚年被称为“笤帚头”,扫炕笤帚的晚年被称为“笤帚疙瘩”,这是童年时的“两大家法”,每当孩子在外惹祸或在家不听话时,父母们就会“太阿倒持”,轻则晃动“笤帚疙瘩”,伴随着的“给我憋回去”厉声训斥,吓的孩子都不敢哭;重则挥动“笤帚头”大打出手,嘴里还有节奏的问你“还敢不敢了”,疼的孩子连声告饶。今天五十岁左右的人几乎全都领教过这两把笤帚的威严,这可能也是我对它们印象颇深的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