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对历史人物们的认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对历史人物们的认识(我们应认识的历史文化名人)

对历史人物们的认识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国防邑宰。父亲孔纥,字叔,是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孔纥娶妻施氏,无子,病卒后,续娶颜徵在为妻,生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的儒学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深入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了东方人品格的文化基础。

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到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传说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在孔子去世后,其弟子把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名言: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