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2,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小学数学试讲教案圆柱的表面积?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数学试讲教案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在探索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猜想、操作、发现、讨论等活动,使学生经历“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使学生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中,体会学习“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知识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的参与数学学习。
【教学重点】经历“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获得求“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的长与圆柱底面周长的关系以及宽(高)与圆柱高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圆柱模型、圆柱形纸筒和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圆柱和圆锥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工厂车间,看看工人们是怎样制作圆柱形纸筒的。课件演示制作过程
谈话:看到这个圆柱形纸筒,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纸筒包括哪几部分?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做一个圆柱形纸筒需要多少纸板?„„谈话:求至少需要多少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
预设:求需要多少纸板,实际上是求圆柱的表面积。
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入。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将“做一个圆柱形纸筒需要多少纸板”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也就是求圆柱体的表面积,从而激发学生去猜想圆柱表面积的求法。
二、积极思考,引发猜想
1.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谈话: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圆柱模型,想一想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几个部分?
预设:包括两个大小相等的底面和一个侧面。
谈话:底面的面积如何计算呢?预设:底面积=πr²。
2.研究圆柱的侧面积。谈话:看来求圆柱的底面积难不倒我们,那侧面积呢?它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你能大胆地猜一下吗?
预设:高、底面直径、半径。
谈话:数学仅靠猜想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妨去验证你的猜想。可是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该如何计算它的面积呢?
引导:(前面我们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那现在碰到曲面该怎么办呀)
预设:转化长方形、正方形。
下面同学们四人一组借助手中的圆柱体模型,通过画一画、剪一剪等方法解决下面问题。
讨论题目: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提示:可以剪开观察)
展开的图形与圆柱的侧面有什么关系?学生合作探究,汇报讨论结果。
小组讨论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课件交互演示)
预设1:沿圆柱的高剪开,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预设2:斜着剪开,展开后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高等于圆柱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谈话: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
预设:通过剪拼。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课件展示。
谈话:为了便于计算,我们通常沿着高剪开,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刚才同学们都运用了化曲为直的方法,将新知识转化成了已经学过的知识,这种方法在我们解决问题时非常实用。
板书:
侧面展开
(化曲为直)
三、操作验证,总结公式
谈话:想一想,刚才我们求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时,有什么共同点?圆柱的侧面积应该如何计算?根据学生讨论得出:
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 ↓ ↓
长方形的面积= 长× 宽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底× 高
转化
小结;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字母公式表示为:S侧=Ch。
【设计意图】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和圆柱的关系,在推导圆柱侧面积公式时至关重要,学生通过反复地操作实践和教师的课件展示,理解圆柱体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为学习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提供了认识基础。学生在经历“化曲为直”的探究过程中,不仅仅明白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乐趣,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1.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谈话: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圆柱的表面积你会计算了吗?指名回答。播放课件:把圆柱的表面展开如下图,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完成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2个底面的面积S表=S侧 2S圆
2.解决纸板的问题。
谈话:请同学们算一算制作一个纸筒,需要多少纸板?
(1)学生独立计算。(2)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
(3)集体订正:学生汇报,教师课件出示计算过程。
侧面积:3.14×2×3=18.84(平方分米)
底面积:3.14×(2÷2)2=3.14(平方分米)
表面积:18.84 3.14×2=25.12(平方分米)
答:做一个这样的圆柱形纸筒,至少需要25.12平方分米纸板。
谈话:同学们算出的结果是25.12平方分米,如果结果保留整数,我们至少需要准备多少纸板呢?
预设1:利用四舍五入法应该是25平方分米。
预设2:25平方分米不足以制作一个纸筒,而且接口处还需要一些纸板,所以应该是26平方分米。
谈话:生活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求近似值的方法。
3.梳理思路,反思小结。
谈话:同学们,刚才通过对圆柱体的观察、操作、计算,都得出了哪些结论?预设:圆柱体的表面积包括两个大小相等的底面积和一个侧面积。
预设:底面积=πr²;侧面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所以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
总结: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积×2
即:S表=S侧 2S圆,
同时在解决问题时,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取近似值的方法。
【设计意图】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时往往需要学生联系实际,用“进一法”取近似值。这是学生常常忘记的,在得出答案后,学生会习惯性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理解用进一法取近似值的原因。学生在回头看的过程中,整理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反思能力。
四、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单位:dm)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既增强了学生对圆柱表面积公式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回顾反思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可能回答:
知识:学会了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方法:学会了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感受: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从“知识”“方法”“感受”等多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章老师让数学学起来更简单*
*如对你有用,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