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有山就有庙的说法,一点没错。无想山上,也有一座庙。庙的名字便叫无想寺。是先有山,还是先有寺呢?“山名无想寺因之,寺抱山中境实奇”,答案有了。

无想禅寺,因了无想,便“隐”了。 无想寺隐藏于山谷的高树修竹之中,深得“山藏乔木树藏寺”之妙,是“空”还是“不空”?是勘破红尘与世无争还是“无相”的别解?

重新开放的显宁寺安静清幽(无想山中除了无想寺)(1)

转悠在无想山中,兜兜转转寻找无想寺。假如没有偶然看到指示牌上无想寺的名字,或许不作此想,登山看水,享受新鲜的好空气后,打道回府了。偏偏看到了,“无想”成了“有想”,还成了“念想”,不找到不罢休。

指示牌貌似不很准确。沿着曲折的山路上上下下,转来转去,眼看着前面寺庙似隐似现,就是找不到正确的路径。可见得“路线对了头”的重要性。终于走到近前,才发现是一个有别于其它寺庙建筑特点的圆形穹顶式建筑。

与天圆地方的传统风格不同,无想寺并不是四方形的殿堂式样,而是近乎圆形的楼阁城堡式建筑。想进庙,先爬坡。气喘吁吁登上数十级台阶后进到首层。巨大的圆形中央,供奉的不是最常见的三世佛,而是地藏菩萨的四方四面塑像。站在高高的穹顶下,被地藏王注视着,忽然感觉自己像蝼蚁一般。凝固的建筑,其实很有性格。

重新开放的显宁寺安静清幽(无想山中除了无想寺)(2)

从这里往上到第三层,都是圆形。第四层亦即是顶层,才是长方形两层高的毗卢宝殿,也就是通常寺庙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大雄宝殿。这里供奉着佛祖释迦摩尼和两位大弟子阿难、伽叶。佛祖身后是西天极乐世界。主尊是观世音脚踩鳌鱼塑像。观音两边是众尊天与四大金刚。

无想寺,又名禅寂禅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中最著名的寺庙之一。如今看到的寺庙,属于恢复性建设。前期只有这一幢建筑,后期工程不知何时能完结。看门前效果图,有了不得的气势。

无想寺最早建于六朝,与同时期大多数寺庙的命运一样,“多少楼台烟雨中”!历史的长河,冲掉无数人文,无想寺还能重新恢复,算幸运了。据说佛寺的地下还有三层。这座看上去独门独院占地面积不大的建筑,其内部面积相当厉害了。

重新开放的显宁寺安静清幽(无想山中除了无想寺)(3)

据《溧水县志》载:“唐武德年间,重建无想禅院,历五代废。宋成淳中,僧道甄复兴大刹,邑人赵参政请与朝,改赐名禅寂禅寺。”六朝年间的宏大建筑,到唐朝已经颓圮,复建后到宋代再度兴废,也算命运多舛了。

走出寺庙,逛到寺后。无想山最著名的人文景点,都在这里:韩熙载读书台、周邦彦吟词亭、诗词碑廊、元代招云亭等等。显而易见,这些人文景点与无想寺一样,都是近几十年间恢复,谁知道是不是当年模样?

转了复建的载心亭,相传这里是韩熙载读书休憩放松身心的地方。有对联一幅:“漫品泉声融妙境,长留山色载文心”。

重新开放的显宁寺安静清幽(无想山中除了无想寺)(4)

“载心”,典出《文心雕龙.序》:“傲岸泉石,咀嚼文义。文果载心,余心有寄”。韩熙载躲进山水之间读书,修炼到物我两忘后,为无名小山命名“无想”,带活了一座山一座庙,功莫大焉。

韩熙载,南唐的宰相,著名文人,可是却深受不被信任的痛苦。现存的《韩熙载夜宴》图,用画卷的形式,表现了韩熙载奢靡的生活。然而,研究者说,这是韩熙载为了生存采取的“自污其名”,以求自保,与古代军功卓著的武将们向皇帝讨要钱财土地一个意思。

还有研究画作的人说,《韩熙载夜宴图》与其说是一幅画,不如说记录了一段历史。记不清是哪一年,中国邮政还为这幅画出过邮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画都是一幅无价之宝。

重新开放的显宁寺安静清幽(无想山中除了无想寺)(5)

周邦彦,宋朝婉约词家代表之一,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他的作品多写闺情和羁旅。他精通音律,创作了不少新词牌调。为官作宰的周邦彦,词名太盛。其实他诗文俱佳,被词压过了风头。

无想山中还隐藏了隋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杜伏威屯兵地、宋代高僧甄公的藏骨石塔、明太子饮马处、石观音洞、石观音阁、环翠阁、凤泉亭等一众历史遗迹,有的只看到名字,找不到具体的景点位置。以后,这些景点会开发出来吗?

在无想寺景区的西边,还有瀑布和摩崖石刻等景观。可是,“深山藏古寺”,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无想寺,其它的景点实在没有力气找了,只能留待以后有了指示牌再去吧。

本以为在无想山无想寺没有什么可供怀想,事实上却是其间竟有难以想象的美,难以想象的的奇和难以想象的故事。

重新开放的显宁寺安静清幽(无想山中除了无想寺)(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