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岳宗胜

在收官之日,爱奇艺站内热度值破8926,截至目前腾讯视频播放量达13亿……各项数据表明,国产悬疑探案剧《猎罪图鉴》以黑马之姿打响了2022开年悬疑探案题材的第一枪。该剧为何受到观众热烈追捧?究其原因,突破类型边界、非典型视角切入以及现实社会议题与观众的同频共振是促成《猎罪图鉴》破圈而出的重要原因。

猎罪图鉴同期悬疑剧(再创悬疑剧表达新模式)(1)

《猎罪图鉴》海报

近年来,网络剧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其中,优质的悬疑探案剧层出不穷。2015年,爱奇艺推出悬疑探案剧《心理罪》将犯罪心理学与案件侦破结合,在故事中挖掘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寻找犯罪的根源,实现了悬疑探案剧的内生性突破,但因叙事剪辑零碎、演技被质疑等问题,使得该剧并未引发较多关注。2016年搜狐视频推出的《法医秦明》掀起了第一轮悬疑探案剧的风潮,将法医的缜密思维与公安干警案件侦破形成了新的叙事聚合,此外还带动了《骨语》系列,《心灵法医》《法医秦明之清道夫》等一批以法医为主角的悬疑探案剧的发展。2017年优酷推出的《白夜追凶》凭借扑朔迷离的剧情、独具特色的影像风格以及对人性的考察,成为当年最火的悬疑探案剧,与爱奇艺推出的《无证之罪》一起带动了当年悬疑探案剧的舆论话题。最近两年,虽然也出现了《读心探案》《原生之罪》《十日游戏》《唐人街探案》等悬疑探案剧,但是在类型表达和叙事视角上并没有实现更深层面的突破。

作为一部悬疑探案剧,《猎罪图鉴》集悬疑、刑侦、动作、喜剧等元素于一体,讲述了因一起尘封旧案而结缘的模拟画像师沈翊和刑警队长杜城,在机缘巧合下被迫搭档,联手侦破多起离奇疑案,共同追踪谜底真相的故事。该剧的叙事线索明暗交替:模拟画像师沈翊和北江刑警队长杜城合作破案为明线,一桩七年未破的谋杀案为暗线,双线并行串联起整部剧情,通过短短20集的容量讲述了10个案件,案件和人物关系齐头并进,共同建构出《猎罪图鉴》的故事谱系。

《猎罪图鉴》以“温暖现实主义”为创作理念,打造了一部关注女性向和社会派的悬疑探案剧。该剧关注女性生存状态和情感诉求,案件中涉及女性职场焦虑、情感焦虑、容貌焦虑、家庭暴力、性骚扰、拐卖妇女等话题,同时又将人的诉求作为落脚点,与网络诈骗、信息安全、校园霸凌等社会热点话题形成互文。剧中并无明显的说教痕迹,也不对罪行进行审判,而是努力呈现案件原貌,让观众从每个故事中寻找罪恶的源头,同时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比如,设计师蒋歌在遭遇职场性别歧视时,原本想通过改变自身容貌而获得声誉和地位,却落入了整容医院院长的圈套,从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再如,校园埋尸案的背后是任晓玄被霸凌、被猥亵以及情感斗争的悲剧,沈翊导师深陷AI换脸诈骗风波、闻璟被顶替入学等案件背后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剧中的价值表达、情感表达、艺术表达等立足于现实主义的基础之上,因而与观众形成了良好的情感共振。

与以往悬疑剧相比较,《猎罪图鉴》以西方古典油画故事为隐喻、以画像做审判、呈现出“非典型性”特质。如开局第一案中引入了世界名画《马拉之死》。沈翊在课堂上强调,在没有照相机的年代,画家手中的笔就是记录现场的唯一工具。随着《马拉之死》真相的揭露,这预示了沈翊进入警局,成为了一名专业的画像师。在家暴案中,油画《朱迪斯斩杀赫罗弗尼》寓意着“女人能理解女人,女人能保护女人”。当前妻和现女友两位受害人联手反抗暴行,哪怕东窗事发也要互相担责,是将油画的寓意与现实进行了勾连,这是对家暴罪责的拷问。在讲述每个案件时,剧中都融入了与该案相关的油画作品,以此凸显画像师的职业特性和《猎罪图鉴》的符号特质。

当然,《猎罪图鉴》也存在瑕疵,比如执着于画像师的视角,缺少了悬疑感;剧中虽然涉及了较多的社会议题,但浅尝辄止的创作态度有待商榷,但总体而言,瑕不掩瑜。该剧在镜头、调度、色调等方面处理得十分细腻,极具美感,是悬疑探案剧为数不多具有文艺质感的作品。用心的细节处理,精彩的女性群像塑造,饱满的人文关怀等特质,都成就了《猎罪图鉴》在悬疑探案剧市场的大胆突破。(作者岳宗胜为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博士)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