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山东为孔孟之乡,其中邹城为孟子故里,可谓占据山东文化半壁山河,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之美誉。

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作为儒学亚圣孟子之故里,邹城建有“四孟”,也就是孟庙、孟府、孟林和孟母林,因孟母三迁的故事,“四孟”比“三孔”多一座孟母林。虽然与隔壁曲阜的“三孔”相比,知名度和建筑规模逊色不少,但作为国家级文保单位也值得一游。

邹城未来城周围什么时候建小学(一座史上最早关注学区房的县城)(1)

邹城、曲阜和兖州,三地其实不好分开,这里统称为邹鲁。孔圣在曲阜,亚圣在邹城,颜子家在兖州,曾子家在平邑,孔孟颜曾为儒门四圣,具体关系和脉络是,孔子的学生是颜、曾,曾子的学生是孔汲,孔汲的学生就是孟轲。

五千年的历史证明,正是光大儒宗的孟子,继承了古老的道统,浇灌在民族的血液中。思想,是人类精神的耕耘,是时代的终极之问,其中邹城的孟子古迹,值得后人研学深思。

邹城有6000多年文明史,各类文物古迹517处,遗有诸多诸侯、藩王之陵墓,沿九龙山收尾相顾的明鲁荒王墓、汉鲁王墓乃其中代表。

邹城资源能源丰富,是国家重点能源工业基地,境内藏煤面积357平方公里,煤炭地质储量41亿吨,有兖矿和邹县电厂。兖矿作为邹城的龙头企业,对GDP占比极大,对于邹城的意义不言而喻。以前这里给人印象是闷声大发财,后来随着煤炭资源枯竭,矿坑养了不少鱼,有的开始养殖小龙虾,现在又全力打造“邹城蘑菇”知名品牌,争创省级农高区。

邹城未来城周围什么时候建小学(一座史上最早关注学区房的县城)(2)

今年以来,邹城“绿满乡村”成片造林3.1万亩,绿化荒山2100亩,修复湿地3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其采煤沉陷区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受到山东省认可和推广。城前镇创建成为全国森林文化小镇,唐村镇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

目前,邹城位列全国县域竞争力百强县第42位,工业百强县第57位,创新百强县第63位,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第42位。

邹城全面深化孟子思想、母教文化、邹鲁文化研究,成功举办第十三届母亲文化节和新时代新家风新征程高端论坛、儒墨对话高端论坛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

邹城未来城周围什么时候建小学(一座史上最早关注学区房的县城)(3)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管束甚严,邹城“孟母三迁”和“子不学,断机杼” 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受传统文化影响,邹城人对于孩子教育极为看重,邹城的教育质量在山东名列前茅。

“孟母三迁”的故事,或许是最早关注学区房故事。因为孟母的每个新家都离学校近,天天能听到读书声。其实,孟母就是奔着学校去的,每次的家都在重点学校隔壁。

重点学校毕业的孟子,青少年时期就神色凌厉而高贵,“说大人而藐之,勿视其巍巍然。”用现代汉语翻译过来就是,见到那些在主席台上讲话的人,你不要看他现在人五人六的,没准儿带铐子的就在下面等着他呢。这话现在看是不是太准了,要不人家是孟子呢。

邹城未来城周围什么时候建小学(一座史上最早关注学区房的县城)(4)

古代被称为“邹”的这地方,南有峄山,北有泰山。孔子登峄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邹城的峄山,以其小巧玲珑之态,集泰山的雄伟、黄山的奇绝、华山的险峻于一身,山间千岩竟秀,怪石攀高低,万壑纵横,目不暇接。

目前,邹城市4A级景区达到4处,石墙镇创建成为省级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凫山羲皇庙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邹城未来城周围什么时候建小学(一座史上最早关注学区房的县城)(5)

现在,邹城高标准建成投用孟子研究院一体化项目,启动了两孟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全面阐释孟子思想、邹鲁文化、母教文化、伏羲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精神,不断扩大邹城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影响力。

走进邹城,通过历史的遗存,倾听历史的脚步,乃知历史长河的深处,必有密码隐藏,必有脉络可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