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枫种子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1 牛耳枫催芽试验

2011年11月,项目组在琼中开展牛耳枫野生资源调查时采集到部分牛耳枫种子,通过测试种子千粒重124g,含水量45.5%。牛耳枫种子种皮厚,萌芽时间长,为提高牛耳枫种子育苗发芽率及成活率,项目组开展了牛耳枫种子育苗试验,期望找到种子催芽处理的最佳方法,为大规模育苗提供理论指导。

1.1 试验设计

种子消毒:挑选0.5kg饱满优良的牛耳枫种子,用0.3%KMnO4溶液消毒15min.,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用于种子活力试验,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实验用种100粒,试验处理条件及过程如下:

(1)温水浸种法:将50~60℃的温水缓缓注入装有牛耳枫种子的50ml烧杯中,边注入水边搅拌,使其受热均匀。等水凉后,继续浸种一昼夜,第二天捞出洗净,放置于培养皿中,底部覆盖一层湿润的滤纸。定期检查,一直保持滤纸湿润,同时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2)碱处理法:先用10%的NaOH溶液浸泡2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2~3次,以防止附着药液腐蚀种子,然后在清水中浸种一昼夜,将种子捞出放置培养皿中,底部覆盖一层湿润的滤纸。定期检查滤纸的湿度,要保持滤纸处于湿润状态,同时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用四种方式进行播种前处理,温水浸种处理方式的平均发芽率最高,可达到88.3%,用碱处理得到的发芽率为38.3%,低于清水对照的51.1%,原因推测是种子受到了碱腐蚀。将四种处理方式的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见表2),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牛耳枫种子发芽率影响差异显著。

表2 牛耳枫种子处理方差分析

剑叶石蒜养殖方法(牛耳枫种子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1)

通过图1将四种催芽试验的发芽过程直观反映如下:

剑叶石蒜养殖方法(牛耳枫种子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2)

图1 牛耳枫种子不同处理发芽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采用第一种温水浸种方式处理牛耳枫种子在第12d有一个明显的高峰期;碱处理法前期发芽率低于清水对照;吲哚乙酸处理方式虽然始终高于空白对照,但高峰期不明显,且拖延时间较长,出苗不整齐。四种处理方法中,发芽率高低排序为:温水浸泡>吲哚乙酸处理>清水对照>碱处理。

2 牛耳枫种子育苗及管理

2.1 育苗苗床准备

清除苗圃地的树枝、石块、杂草等以后按每亩3000~4000kg的量施肥再耕翻土地,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增加土壤的透水性,提高土壤保水性和抗旱性;氧化对苗木根系有危害的还原性物质,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减轻杂草和病虫害的危害,为苗木发育和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育苗苗床宽度为1.2m,高度15cm,长度视种子数量而定,苗床之间间隔0.5~1m。播种前1周,用500倍的敌克松药液或高温火烧法对苗床土壤充分消毒,然后将播种床面整平、细致。经整平后的苗床,对其进行适当灌溉,灌溉的地表保持湿度在50%左右可进行播种。

2.2 播种育苗

播种时间在2月份,方式为撒播,种子播种根据上述的试验结果用50~60℃的温水浸泡3h,清水浸泡24h后播种,然后覆盖一层细泥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播种后使用遮光度为75%的遮阳网遮荫,以保温保湿,每天早晚各淋水一次,以保持苗床上土壤疏松、湿润,有利于种子发芽出土。

2.3 幼苗管理

当大多数幼苗长到3cm时,就可以松土、除草和间苗。先灌水,使土壤松软,易于松土、除草和间苗。松土具有增加土壤通气、增温、保墒和促进根系生长发育的作用;除草应在杂草幼小时进行,做到除早、除小。否则杂草长大了才除会伤及小苗的根系,而且与小苗争水肥,不利于小苗生长;在除草的同时进行第一次间苗,主要是拔除堆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通过间苗,使苗木密度趋于合理,生长良好,提高苗木质量。间苗后,要及时浇水,以淤塞间苗留下的苗根孔隙。

2.4 实生苗装袋

小苗长高5~8cm,有3片以上真叶时分床移植入袋。移苗应选阴天或傍晚以后为宜。起苗前,苗床要浇透水易于起苗。移植时先用小木棒在营养袋中引穴,再把小苗栽在穴内,以刚过根部为宜,并将苗周边土压实。移苗后淋足水,使土壤和根系紧密接触。小苗移入营养袋后,最初几天要搭棚遮荫,一般采用遮阳网,可选遮阳率50~70%的遮阳网。遮荫的时间5~7d,每两天浇一次水。经统计,移栽成活率达到90%。

2.5 实生苗管理

实生苗装袋后采用喷灌的方法每天早晚各淋水一次,保持土面湿润,阴天少浇水或不浇水。7d后,每天淋水一次即可。大雨或暴雨造成的苗区积水,要及时排除,水分过多则会导致通气不良,小苗出现烂根。要注意防水保持排水系统通畅无阻,以预防发生涝灾。

幼苗生长稳定后,应及时施肥,一个月施一次,一般在除草后进行。把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溶入水中,以溶液洒入苗床。但每次施肥后,要立即浇水,一方面冲洗粘在苗木上的肥液,另一方面可把肥料送至根系分部层,供根部吸收利用。也可叶面施肥,施肥时间安排在傍晚进行,微量元素浓度为0.1~0.2%,复合肥浓度为0.2~0.5%,溶于水中以液肥喷雾的方法喷于叶面,施肥过后第二天清早应用清水浇苗以避免肥害。

3 牛耳枫栽培技术

牛耳枫人工栽培地点在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定安龙州基地(定安县龙州镇龙州乡西岸村)。该地区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内陆,南渡江中下游南畔,地处110°7'~110°31'E,19°31'~19°44'N之间,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冬春雨水少,夏秋多风雨,干湿季分明,且雨热同季,年平均温度23.1~23.9℃。年平均日照时数1972h,年降水量达1965.6~2498mm。雨量充沛,气温适宜。基地属半丘陵地,土质一般。

3.1 林地准备

种植前清除造林地地面杂草、灌木、树桩和石块等物,并使用机耕全垦整地,垦地深30cm左右。按照株行距2m×3m的距离挖穴,挖穴规格为50cm×50cm×50cm。

3.2 实生苗种植

从牛耳枫种子所培育的实生苗袋苗中选择高度30cm左右、地径0.5~0.7cm,主干明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进行造林。栽种前,每穴下有机肥1~2kg做基肥,回放少量表土再栽种,以免定植后基肥灼伤苗根。为确保造林成活,每株苗种植前穴内加5g保水剂,提高牛耳枫在夏季高温季节抗旱能力。

3.3 牛耳枫人工种植生长量观测

种植后,在示范林中随机设置4块固定样地,样地面积为10m×10m。从种植时开始,一个月后测量固定样地内苗木的成活率,每株苗木的苗高及地径,以后每隔一个月对固定样地内的每株苗测量一次,记录其地径、苗高,观察期限为1a。四块样地牛耳枫的造林成活率分别为88.2%、88.9%、88.2%和94.1%,牛耳枫的平均成活率达89.8%。

由表3可以得出,定植的牛耳枫苗木的地径年生长量达1.47cm,苗高生长量达54.9cm。将测得的苗期生长高度、地径绘制成曲线图,以直观地反映苗期地径、苗高不同时期生长状况。由图2可知,牛耳枫苗木地径在6~8月增长量较大,显示出苗木地径生长迅速;由图3可看出牛耳枫苗高生长规律,在5~8月生长较快,11~1月生长减缓。至记录时间止,牛耳枫地径、苗高的年均生长量差别不大。

2014年2月示范林内部分长势较好的牛耳枫高度已达到1.3m以上,营养状况较好的牛耳枫开始开花结果。

四块样地牛耳枫的生长量调查见表3:

表3 四块样地牛耳枫生长量调查情况

剑叶石蒜养殖方法(牛耳枫种子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3)

注:所测苗木为2012年10月种植,种植时的平均苗高为31.5cm,平均地径为0.57cm。

剑叶石蒜养殖方法(牛耳枫种子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4)

图2 牛耳枫地径生长增加量观测结果

剑叶石蒜养殖方法(牛耳枫种子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5)

图3 牛耳枫苗高增加量观测结果

3.4 牛耳枫病虫害防治

牛耳枫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相对较少,但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部分苗木出现斑点病,叶片表面出现近圆形褐色水浸状小斑,以后扩大为椭圆形至不定形,呈灰褐色,严重时病斑汇合,使叶片局部干枯。后期病斑中部呈薄纸状,淡黄色或灰白色,易破碎,多发生在生育后期中下部叶片上。潮湿时斑面现小黑点,斑面常易破裂或穿孔。高温多雨季节,病斑迅速扩展为不整形大斑,其后焦枯脱落[2]。

主要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选喷:(1)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氟硅唑咪鲜胺600~800倍液;(2)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3)30%氧氯化铜悬浮剂300~400倍液,隔7~8d喷一次,连续喷3~4次。

牛耳枫生长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刺蛾幼虫食叶,导致叶片出现缺刻和孔洞,部分严重时被吃成光杆。

主要防治方法:幼虫盛发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l0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500倍液、5%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

剑叶石蒜养殖方法(牛耳枫种子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