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朱奕奕 记者 俞凯
【编者按】
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在即,一座城市站上新的历史节点。
作为党的诞生地和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五年来,上海深入贯彻落实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上海迎难而上,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随着大上海保卫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上海将继续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积极探索超大城市常态化防控新机制,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回归正常轨道。
团结一致向前看,重整行装再出发。6月10日起,澎湃新闻推出“五年看上海”系列报道,全面回顾五年来的奋斗历程。上海韧性不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阔步向前。
白浪设计
2017年5月,国家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如今,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迈入第五个年头。全球尖端新品纷纷汇聚于“四叶草”,世界各地的客商齐聚于上海,成千上万来“看一看”的外企选择留在中国。
进博会是一场永不落幕的盛会,推动中国与世界市场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规则相联。
迎接八方来客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作为全球首届大规模、高规格的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恰逢其时。
以开放的决心吸引外商入驻的信心,2018年首届进博览会就吸引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
2019年,第二届进博会共有1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800多家企业参加企业展,超过50万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
此后两年尽管遭遇新冠肺炎病毒全球蔓延的挑战,进博会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状态下,依旧保持开放的决心。第四届进博会吸引了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900多家企业参展。按一年计,第四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707.2亿美元,比首届进博会增加约130亿美元,展览面积和世界500强企业参展数量再创新高。
2022年6月8日,在距离第五届进博会开幕150天之际,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宣布,第五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如期线下举办。第五届进博会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展商参展报名签约积极踊跃,签约面积已超规划面积的75%。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签约数量已经超过250家。
迎接八方来客,上海作为展现中国市场形象的窗口,担起了重任。
2018年,为了一展城市面貌,青浦区诸光路搭起900米临时围墙,紫薇、三角梅和毛鹃高低错落;沪青平公路、崧泽大道等8条道路逾18公里的架空线全面入地。
进博会周边公共交通配套不断完善。连接上海北部市中心和苏浙的两条关键道路S26公路和G15公路全面通车,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外围15条配套道路全部具备通车条件,进出长三角更加快捷。
连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核心区与国家会展中心的二层步廊竣工,从虹桥交通枢纽步行至场馆的时间由1个多小时缩短至20分钟。入夜,主题为“七彩聚虹、梦想筑桥”的步廊灯光秀简洁、大气、典雅、亮丽,营造出梦幻世界。
在海关总署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前期提出20多项创新举措,包括允许展会展品提前备案、以担保方式放行展品、延长展品有效期至1年、展品展后进入保税监管场所或特殊监管区域视同离境予以核销等。
2018年10月8日,青浦区人民法院西虹桥(进口博览会)人民法庭成立。这是为进口博览会度身定做的“涉外商事审判法庭”,诉讼服务中心专门配置了中英文双版本的涉进口博览会诉讼指南。
“进博铁粉”越来越多
进博会为展商们带来了机遇。
“订单都不敢接了,库存都没有了!”2021年11月10日,爱尔兰食品局展区负责人袁伟一边收拾展品准备回家。
第四届进博会2021年11月5-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摄
第四届进博会期间,爱尔兰食品局在进博会绿地食品馆设立爱尔兰食品展区,袁伟精心挑选了25款爱尔兰威士忌,其中20款是首进中国的新品。
袁伟不禁感慨进博会及贸易港平台带来的巨大商机。自进博会开展以来,袁伟已在现场接获了来自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陕西、山西等国内采购商、渠道商超过120万美元的采购意向订单。
首届交易采购成果丰硕,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达578.3亿美元。巨大的收获让不少外商尝到了甜头,急于预约第二届进博会的展位,此后“抢展位”越来越热闹。2021年7月27日,第四届进博会还没举办,欧莱雅、拜耳、米技、安永、汇丰等26家展商就签约参加第五届进博会。9月16日,松下、博西家电、迅销、3M、花王、飞利浦等50家展商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而已经连续三年参展进博会、拥有130多年历史的德国百年大型跨国集团福维克,更是成为首批签约承诺在2021-2023三年连续参展的企业之一。
第四届进博会欧莱雅集团展台。作为进博会连续四届最大的日化行业展商,欧莱雅集团今年将作为连任三届的进博会展盟主席亮相第五届进博会,同时大力支持第五届进博会越办越好,“进5止境,55生威”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摄
展商们为何如此热情?作为进博会连续四届最大的日化行业展商、连续第二年出任进博会参展商联盟理事会轮值主席与日化消费品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的“双料主席”,欧莱雅集团是当之无愧的“进博铁粉”。这家企业的收获,可以作为例证。2018年-2020年,欧莱雅旗下借由进博会契机登陆中国大陆市场的新品牌家族已越发壮大,包括三熹玉(3CEStylenanda)、适乐肤(CeraVe)、勃朗圣泉(Saint-Gervais MontBlanc)、Urban Decay、逆色(NYX Professional Makeup)和梅森·马吉拉(Maison Margiela)。
参展商变为投资商
每一届进博会的举办时间都只有短短6天,给参展人带来了许多留恋与不舍。
然而,每一年进博会的落幕从来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以“溢出效应”促进了扩大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时间上,进博产品早已实现了“零时差”入市。
2021年11月,南京路步行街上的进博集市“上新”了,它与“四叶草”无缝对接,将第四届进博会同款展品送到消费者面前。欧莱雅亚洲首秀的“口红打印机”,在电商平台开启同步预售,立刻被抢购一空;来自新西兰的恒天然草饲鲜牛乳,周二生产,周四就能“飞”到中国消费者餐桌上。
很多大牌参展商甚至直接把直播现场搬进了进博会。新品刚“上架”,下一秒直播间里领回家。
在空间上,从第一届进博会开始,“永不落幕的进博会”早已深入人心,上海打造的“6天 365天”展示交易平台常年运转,承接和放大着进博会溢出效应。
进博会“6 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功能主平台虹桥品汇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摄
虹桥品汇持续扩容,目前已汇集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700多个品牌60000多种商品,进博国别商品常年展、进博特殊食品延展区、历届进博网红畅购区、进口轻奢保税展示交易区、国际珠宝展示交易区以及中图按需印刷展示体验中心等6大主题场景为“永不落幕”做了最好的注脚。
就在第四届进博会期间,虹桥品汇二期A栋新平台同步启用,集保税展示、商品交易、仓储办公、赛事展览等功能于一体。
截至2021年11月底,虹桥品汇在全国范围内已累计签约拓展17家分中心,三年内将在全国主要省会城市建成30个分中心,打造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口商品集散地。
从“看一看”到“走进来”“留下来”,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选择从参展商变为投资商。
2021年,上海外商直接投资实到金额达到225.51亿美元,累计引进外资金额超3000亿美元。其中,上海服务业实到外资占全市比重达到95.5%,以信息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研发设计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占比超过30%。2021年,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共有831家,上海已成为中国内地外资总部型机构最多的城市。
全世界最小的心脏起搏器、最薄的血压仪、最快的免疫分析仪、全球首台婴幼儿专用核磁共振仪等全球尖端新品纷纷汇聚于上海。五年来,哪怕是从未走入进博会现场的普通百姓,一样能够感受到进博会对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
进博会的展台上不仅有会打乒乓球的机器人等高精尖产品,也有叙利亚的大马士革玫瑰精油、巴基斯坦的喜马拉雅盐灯、秘鲁的羊驼玩偶等来自不同国家的特色优质产品。
这些曾在展台上被聚光灯照亮的“高光”展品,通过进博会的平台成功进入中国市场,出现在关乎生命健康的手术台上、国内企业的工厂车间里、西部小县城的超市货架上……从“展品变商品”,源源不断走出“四叶草”,助推国内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国内产业创新发展,走进普通百姓的家庭,在不经意间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
责任编辑:王维佳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亮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