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今年旗舰手机的摄像头配置变了》一文中我们曾经说过,从今年各家主力产品更新情况来看,长焦镜头,尤其是基于潜望式光学方案的超长焦镜头,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手机的“稀缺配置”。

出于成本和设计等方面的考虑,长焦方案目前往往只有在一些旗舰级产品上才会搭载,这也使得它成为了区分旗舰和普通产品的标志性配置之一。

荣耀magic3 pro摄影融合技术发布(荣耀Magic3Pro长焦测试多主摄融合技术加持)(1)

如果将今年主力旗舰的长焦镜头方案进行横向对比,你就会发现,荣耀Magic3系列搭载的6400万像素潜望式长焦摄像头(f/3.5光圈,OIS光学防抖)在配置上,属于顶尖级水准。再加上荣耀近期还专门为其带来了多主摄融合计算摄影技术,于是我们想知道,荣耀Magic3 Pro的这颗长焦镜头的画质,究竟能够达到怎样的水准。

与iPhone13 Pro相比画质如何?

我是很喜欢使用长焦镜头,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带来更灵活的取景、构图体验,另外也能够获得和普通广角镜头截然不同的画面视角。

荣耀Magic3 Pro的这颗6400万像素的潜望式方案,从硬件规格上是属于“主摄级”的。为了直观判断高像素带来的解析力优势,我用iPhone 13 Pro为参照,其长焦方案支持3x光学变焦,像素数为1200万。

对比两款机型的无损变焦样张来看,二者在画质上的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从第一观看来看,荣耀Magic3 Pro的画面饱和度更高,同时相较于iPhone 13 Pro的3x样张画面更锐利,将局部细节放大之后会发现,iPhone 13 Pro的涂抹感相对明显,尤其是建筑外墙上的栅栏处,iPhone 13 Pro和墙体几乎已经融为了一体,而荣耀Magic3 Pro则能够保留到更多的细节。

荣耀magic3 pro摄影融合技术发布(荣耀Magic3Pro长焦测试多主摄融合技术加持)(2)

荣耀magic3 pro摄影融合技术发布(荣耀Magic3Pro长焦测试多主摄融合技术加持)(3)

iPhone 13 Pro(上) VS 荣耀Magic3 Pro(下)

荣耀magic3 pro摄影融合技术发布(荣耀Magic3Pro长焦测试多主摄融合技术加持)(4)

荣耀magic3 pro摄影融合技术发布(荣耀Magic3Pro长焦测试多主摄融合技术加持)(5)

iPhone 13 Pro(上) VS 荣耀Magic3 Pro(下)

有趣的是,到了暗光环境下,两款手机在画质上差异会更加明显。如图可见,即便是没有放大的情况下,也能通过肉眼直观看出谁的画质表现更佳。

造成如此明显的画质差异的原因,其实是因为iPhone的长焦镜头的调用机制不一样:在暗光环境下,iPhone 13 Pro即便是使用3x光学变焦,也会调用主摄进行画面裁切完成成像。

荣耀magic3 pro摄影融合技术发布(荣耀Magic3Pro长焦测试多主摄融合技术加持)(6)

荣耀magic3 pro摄影融合技术发布(荣耀Magic3Pro长焦测试多主摄融合技术加持)(7)

iPhone 13 Pro(上) VS 荣耀Magic3 Pro(下)

所以上图所呈现出来的,其实是真正的光学长焦和数码变焦之间的画质差异,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日常拍摄的多数场景下,iPhone 13 Pro跟Magic3 Pro在画质都有肉眼可见的差异。

荣耀magic3 pro摄影融合技术发布(荣耀Magic3Pro长焦测试多主摄融合技术加持)(8)

荣耀magic3 pro摄影融合技术发布(荣耀Magic3Pro长焦测试多主摄融合技术加持)(9)

iPhone 13 Pro(上) VS 荣耀Magic3 Pro(下)

不过Magic 3 Pro其实也还是一些亟待提升的地方,比如色彩。

从上面几组样张中,其实已经很清楚地看到,Magic 3 Pro的样张在色彩呈现上,走的是高饱和度风格,色彩更加浓郁,尤其是对于红绿两色的还原更加浓烈,在表现天空这样的场景时甚至有略微泛红的情况出现。

从实际观感来看,iPhone的白平衡和色彩还原更加准确。虽然这一代iPhone似乎在色调上有些略微偏冷,但它依然坚持了一直以来力求真实还原的效果。相比之下。荣耀Magic 3 Pro的色彩有种加了一层滤镜的感觉。

多主摄融合技术究竟“融合”了什么?

到这里其实我有一个疑问:荣耀Magic3 Pro的长焦镜头所表现出来的画质优势,除了硬件本身的素质差异之外,多主摄融合计算影像技术的帮助究竟有多大?荣耀Magic3 Pro究竟“融合“了什么?

实际上,荣耀Magic3系列采用了主摄 长焦融合的方式去完成长焦成像。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用硬件素质更高的主摄“画线稿”,然后光学长焦拍摄的无损变焦画质去“填充”画面的细节和色彩。如果超过3.5倍变焦,则会采用多帧合成的方式来提升整体的画质。

也就是说,荣耀Magic3 Pro的长焦成像其实调用的不只是潜望式长焦镜头,还有主摄。我想验证这种融合技术前后的差别。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遮镜头。

荣耀magic3 pro摄影融合技术发布(荣耀Magic3Pro长焦测试多主摄融合技术加持)(10)

荣耀magic3 pro摄影融合技术发布(荣耀Magic3Pro长焦测试多主摄融合技术加持)(11)

开启融合计算摄像前后的长焦成像对比

上面这组样张分别是遮挡了主摄前后的长焦成像样张,可以看到,在主摄参与长焦成像的情况下,画面的细节和色彩表现都有了质的提升。尤其是画面中心的桥面位置,融合了主摄画质的长焦样张,明显在高光压制和整体细节上更有优势。

相比之下,遮挡了主摄之后的长焦样张在亮部细节上有明显的丢失,而且在色彩表现方面也寡淡了很多。

这里其实就可以看出,荣耀Magic3 Pro的多主摄融合技术,并非只是将两种镜头的成像进行简单叠加,而是一套建立在硬件基础之上,融合了多主摄成像算法的综合影像解决方案。从样张的实际观感来看,它解决的也并不仅仅是中心画质问题,而是在HDR、色彩、解析力等多个维度,都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荣耀magic3 pro摄影融合技术发布(荣耀Magic3Pro长焦测试多主摄融合技术加持)(12)

这张样张其实很能说明荣耀Magic3 Pro的这种优势。这是一张暗光环境下的3.5x长焦画面,主体是大范围的人造点光源,与暗处的背景形成了一种暗光场景下的高反差画面。手机在面对这种复杂场景时的难点在于,既要保证画面的纯净度,同时又要提供足够多的画面细节。

荣耀Magic3 Pro对于这种复杂画面的处理是很适宜的:高亮处灯笼的细节,暗处墙砖的纹理,甚至连反射到人物面部的光线都得到了完整的还原,展现出了优秀的长焦夜景成像能力。

荣耀magic3 pro摄影融合技术发布(荣耀Magic3Pro长焦测试多主摄融合技术加持)(13)

经过融合计算影像技术加持的荣耀Magic3 Pro长焦镜头所展现出来的这种应对复杂环境的成像能力,极大提升了它的日常应用范围,这种长焦拍摄体验和感知层面的优势,让人印象深刻。

计算影像未来潜力巨大

从技术上看,多主摄融合计算影像的前身,其实可以追溯到华为旗舰手机的影像方案上。当年的华为P9之所以能够在影像上冠绝群雄,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它采用了黑白镜头和彩色镜头“分工协作”的模式,黑白镜头提升画面细节,彩色镜头负责色彩信息的捕捉。最终二者的优势合二为一,生成一张兼顾细节和色彩的成片。很大程度上这也可以看作是多主摄融合计算影像方案的早期版本。

荣耀magic3 pro摄影融合技术发布(荣耀Magic3Pro长焦测试多主摄融合技术加持)(14)

荣耀Magic3 Pro的多主摄融合影像技术,是未来手机影像变革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演进路线。拿手机变焦来说,以往要做到更多焦段的覆盖,提升更好的变焦画质,只能通过提升硬件和算法的能力,堆砌覆盖更多焦段的镜头来完成。

然而手机的设备形态早已决定其硬件方案不可能无限制扩展。如开篇所言,实际上当前的智能手机的影像技术几乎已经靠近了硬件的“天花板”。无论CMOS的尺寸还是镜组的设计和堆叠,都受到了来自手机内部空间、尺寸以及重量限制。以至于很多厂商在经过权衡之后,不得不放弃掉潜望式长焦方案。

荣耀多主摄融合影像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让手机摆脱原有的硬件和算法上的限制。拿这次体验的长焦成像来说,荣耀Magic3 Pro潜望式长焦影像方案的基础上,融合了彩色主摄的成像能力,让原本的长焦成像效果进一步得到提升。

我认为,荣耀多主摄融合影像技术的理想形态应该是能够实现全焦段、全主摄、全场景的融合。这样一来,它将会给手机影像技术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荣耀magic3 pro摄影融合技术发布(荣耀Magic3Pro长焦测试多主摄融合技术加持)(15)

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荣耀Magic3 Pro这种融合影像能力的体验,我甚至还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它将有望在未来赋能更多的中低端多摄机型。

当前搭载多摄成像方案的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主流,但和旗舰产品相比,这些面向中低端市场的产品在成像能力,尤其是副摄的成像能力上差距甚远。荣耀多主摄融合影像技术或许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即通过融合影像技术的能力,让这些在硬件和算法层面相对孱弱的平价影像方案,能够得到主摄成像能力的加强和补充。

尤其是对于变焦成像来说,在相同硬件配置的情况下,融合影像技术将会给很多机型带来更强的全焦段成像能力。而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或许才是荣耀多主摄融合计算影像技术最值得畅想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