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六年时间造了一条路(他骑着自行车碾过命运高山)(1)

十星的大学本科毕业照

“在晚会上表演,参与晚宴,

别人已经无法看到

我曾经身上的那些痕迹,

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走了多远的路,

一路走来多么不容易。”

南京大学电子学院的大四学生中

有位“学神”级人物,

他在小红书上用“十星”这个名字

分享自己的学习干货和生活点滴。

本科期间,

十星拿过9次奖学金,

去年更是获得

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全奖直博的录取书。

但今年即将本科毕业的十星

并没有在毕业论文致谢中提及这些荣誉,

而是为我们讲述了

一个大西南山村娃娃

通过读书一步步逆袭的故事。

十星来自四川大凉山地区的阿普路村,

他说,

自己的家乡算是“中国最不发达的地方”,

背着山里采的蘑菇、茶叶

步行几公里去县城卖,

是儿时下课后的日常。

十星人生的精彩开启于2018年的夏天,

他以670 的成绩考到

“华东五校”之一的南京大学。

他用六年时间造了一条路(他骑着自行车碾过命运高山)(2)

我走了一条很长的路

致谢

在完成本文时,我已经来到了我本科阶段的最后一段时间,在过去求学过程中,我有太多要感谢的人。

(感谢帮助过我的老师,学长学姐,同学,家人,朋友)

感谢我的母校南京大学与母院电子学院的培养,给我留下最美好的青春时光记忆。

我也要感谢一下自己。回望过去,求学十六载,弹指一挥间。从祖国大西南的阿普路村小学,到冕宁县第二中学,再到成都市石室中学,南京大学电子学院,我走了一条很长的路。

出身农村的我,沐浴着山风长大。四周的大山阻隔我的视线,高海拔的阳光让我的皮肤变得黝黑,但书本中的知识让我的眼睛变得明亮。学习之外,我对田地中的农活如数家珍,也会捉泥鳅,捡蘑菇,赚取零花钱,自食其力。小时候,艰辛的生活磨砺了我的意志品质,让我一生受用。

初中的我,拥有了自行车去县城走读。早上带着星光出发,晚上又披着月色回来。三年时间,我拼命把自行车骑到最快,在田间水泥路上碾压自己的青春。冬天的严寒让脚长满冻疮,痛痒难耐;夏天暴雨打湿衣服书包,鞋子里面灌满雨水......

高中十五岁的我,离家三百公里赴成都求学,巨大的城乡差距与让我变得自卑。成绩是我的救命稻草,我抓住一切时间学习,弥补差距。回家的路途遥远,一年两回,大巴车翻山越岭。因为大桥裂隙,大巴车绕行,我在车上度过 37 个小时,达到身体的极限。

大学中,我努力学习,坚持勤工俭学,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我依靠自己负担了全部学费生活费。所幸一路风雨之后,终于看到阳光。我有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与参与志愿活动,让我学会很多。吉协社团的朋友让我真正体验到了青春的意义。南京大学的四年,是丰富多彩的四年。

展望未来,本科之后,我选择了直博,这条路并不轻松。或许我会遍体鳞伤,甚至脱胎换骨,但我希望永远能够从过去的经历中汲取力量,永远不要丢掉奋斗的意志品质。

能够走出大山,不断向外扩展,让我的人生遇见了更多可能性。那些启发过我的老师,千山万水,师恩永念;那些同行求学的伙伴,世事经年,情谊如金。曾经的那些奋斗经历虽然已经远去,但是根植于我心中,当时时警醒,常常自勉。

他用六年时间造了一条路(他骑着自行车碾过命运高山)(3)

初中时的十星

十星称自己的初中三年是

“用自行车碾压的青春”:

“我与自己打赌,

拼命地把车骑到最快,

希望挣脱眼前的一切。”

“气温低加上快速移动让体温快速消失,

哪怕穿得再厚都会长出难受的冻疮。

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照到我的脚上,

那种感觉在我现在写作时仍然记忆犹新:

无法专注听课,

我只能用一只脚使劲狂跺另外一只,

用痛觉来掩盖那种难受的感觉……”

所幸没有白吃苦,

十星的成绩几乎一直是全校第一,

他成为大凉山地区

唯一一个通过自主招生

考上成都石室中学的学生,

迈出走出山村的第一步。

如今的十星,

将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博,

走向更远的学术之路。

他用六年时间造了一条路(他骑着自行车碾过命运高山)(4)

十星的大学本科毕业照

仔细看看十星初中和现在的照片,

眼神和表情竟然没有区别,

还是从前那个勤奋努力的少年。

“未来或许我的足迹

将留在这个世界的许多地方,

但是我不会忘记我从西南小山村出发。”

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

为什么走出大山的故事总是让人动容?

因为每个人的人生剧本各不相同,

有人一出生就被开启了“困难”模式,

但被注定的一切都只是开端,

没人能阻拦你绝地反击。

他用六年时间造了一条路(他骑着自行车碾过命运高山)(5)

十星大学期间演奏吉他

不知道你看没看过

“搬砖男孩”魏凯伦的视频,

他出生于甘肃通渭县,

在2020年之前是有名的贫困县,

和十星一样,初中三年,

魏凯伦推着辆自行车翻山越岭地上学。

2016年,

他接到国防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时,

还在工地干一天50块的搬砖活计。

离开家乡去读书那天,

他对着茫茫的群山用家乡话大喊:

“山、山,我走出去了!”

在未来,

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仍将继续,

用知识铺出一条路,

到你向往的地方去。

“越努力越幸运”,

所有“逆天改命”的故事里,

主人公都将韧劲、坚持刻进了骨子里。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你可以选择躺平、摸鱼,

但你向往的星辰大海,

必须翻过一座座坡,迈过一道道坎,

才有机会到达。

“人的一生中,

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

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立志挑战人生,

勇敢迈向未来那天。”

来源:央广军事

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小红书分享校园生活,

在这个毕业季,

央视网联合小红书发起

“毕业论文致谢时感谢谁”话题,

我们就是从众多帖子中,

发现了十星同学的致谢。

致谢总是“硬核”毕业论文中最温柔的部分,

就像一部微型的人生回忆录,

记下你最在意的人、事、物。

期待你与我们分享你最真诚的致谢。

你在学生时代最想感谢的人是谁?

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转自:央视网

来源: 央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