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家乡的小吃真不少(甘肃那些馋人小吃)(1)

天水面皮,又叫酿皮,是甘肃省天水地区的著名特色风味小吃。天水面皮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用凉水和成硬团,然后在清水中揉搓,使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分离。淀粉沉淀后,倒去清水,加入食用碱,调成面浆,舀入平底盘上笼蒸熟,放凉后切成长条。蛋白质则另外蒸熟,切成薄片,随碗搭配。吃时,加上蒜泥、芥末、盐、酱油、香醋、油泼辣椒、芝麻酱等调料,配上黄瓜、菠菜等青菜即可食用。

甘肃家乡的小吃真不少(甘肃那些馋人小吃)(2)

天水呱呱,是甘肃省天水地区的著名传统特色小吃,起源于西汉时期。天水呱呱以荞麦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入水浸泡,取其淀粉制作而成。吃时,配以精盐、食醋、辣子油、蒜泥、芥末、芝麻酱等调料即可食用。吃起来口味独特,以香、辣、绵、软著称。

甘肃家乡的小吃真不少(甘肃那些馋人小吃)(3)

1. 锅中烧水煮土豆至八次熟 晾凉了剥皮捣碎备用

2. 准备葱花、姜丝、蒜末、红辣椒碎、(八角可放可不放)

3. 小白菜放入开水中稍微煮一下下,切丁备用 !

4. 锅中加少许油,油热后放葱姜蒜辣椒碎八角,随后放入小白菜和土豆泥,压碎土豆泥。边少量加水边炒 直至成黏糊可成型状。加入少许盐、花椒粉、姜粉。炒匀出锅了!

甘肃家乡的小吃真不少(甘肃那些馋人小吃)(4)

兰州叫浆水漏鱼,西安叫浆水鱼儿,甘肃叫鱼儿粉。浆水,是甘肃和陕西等地的西北民间大众化的地方传统小吃,漏鱼鱼又是可以用豆类淀粉、荞面、玉米面等等小杂粮做的风味小吃,也可以做浆水面条。有人这样形容浆水小吃:滑、软,进口待咬时却顺喉而下,有活吞之美感。易饱,亦易饥。所谓浆水,是用芹菜发酵后的一种白色液体,味道很酸,有防暑、降温、降火之功效。

甘肃家乡的小吃真不少(甘肃那些馋人小吃)(5)

甘肃家乡的小吃真不少(甘肃那些馋人小吃)(6)

 

甘肃家乡的小吃真不少(甘肃那些馋人小吃)(7)

凉粉是夏季当令小吃。武威凉粉有青粉、黄粉、沙米粉三种。青粉是用扁豆粉,或绿豆、山药粉制成的。做法很简单,先量好粉面,加冷水拌成稠面糊,锅开后把调好的糊均匀下锅 ,不停搅动,以免沾锅,煮透,倒大盆或平盘晾凉,切条,搁上各种调料即可食用。做得好的 凉粉白中透青,冰清玉洁,不软不硬,吃起来滑爽森凉黄粉是用豌豆粉做的,比青粉软绵。切时不在刀板上,是用一方带刃的薄铁片,在粉 陀上削下一块。搁在手心里,“截”成滚刀棱子条,吃时撤一捏儿青盐,淋一匙红辣油,满口都是豆面特有的清香。 吃沙米粉得看各人的口福了,寻常难得一尝 沙米是一种叫“沙蓬”的植物的籽实,出产于大漠之中。金秋十月,沙米成熟,是采集的最好时节。住在沙漠边上的庄户人,便带着布单子、柳木棍去“打沙米”。将布 单子铺在沙滩上,把沙蓬棵子摁在布单上,用棍子敲打,沙米便落在布单上。采回晒干、碾去皮。做凉粉时先用清水泡米粉一两个时辰,使软,拢一把白净光洁的麦杆, 铺在案上,将泡软的沙米倒在麦杆上,揉搓成细浆,用细箩滤过.粉浆入锅烧开,煮一袋烟功夫就可倒入盆中晾凉,切细条,拌调料,风味首屈一指。

甘肃家乡的小吃真不少(甘肃那些馋人小吃)(8)

高担酿皮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甘肃小吃。主要原料面粉、碱、香油、芝麻酱、醋、芥末、油泼辣子、秘制调味料。面粉加入水搅拌均匀上笼屉蒸熟,却出食用时用刀切成条状调上油泼辣子、醋、香油、芝麻酱、醋、芥末、蒜泥、秘制调料。

甘肃家乡的小吃真不少(甘肃那些馋人小吃)(9)

牛筋面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特色小吃之一。口感软滑,筋道,后味醇香。吃法多样,春夏秋3季凉拌为主,冬季热炒或者下在汤中。机器压制而成,表面有细泡,口感有筋度,所以得名---牛筋面。用辣椒油,或芝麻酱,香油,花生酱,甜醋等调味品拌制而成的面食。

甘肃家乡的小吃真不少(甘肃那些馋人小吃)(10)

做面皮,俗称“洗面皮。优质面粉加水和成硬团,放在清水里反复的挤、捏、按、洗,使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分离,直到把面团洗成满是蜂窝的团为止,被分离出来以后另行放置。蜂窝状面团是面粉中的蛋白质,俗称面筋,听说蜂窝越大越好。游离水中的淀粉,待其沉淀于容器底部后,将上面的清水倒去,,加入蓬灰、花椒水,调成稀糊状,随即舀人大平底盘中,放在锅里蒸大约一个小时左右,面皮子便做好了。面团就成了面筋,蓬灰水加面,就成了面皮子。放置几分钟之后,变凉,切成条或块,再浇上醋卤,放上蒜泥、红油、芥菜、胡萝卜丝等佐料,一碗可口的面皮子就诞生了。吃下去,滑滑的,凉凉的,酸酸的,辣辣的,回味无穷。武威面皮子还有一种做法是“涮面皮”,也称为高担面皮,方法是先用面粉和清水混合,然后再加少量蓬灰水搅拌,逐渐搅成粘稠状面水,再把刚刚搅好的面水倒在一个大盘子里使其充分淌平,再放到开水蒸锅里蒸40分钟左右取出置凉,然后切成条状放入醋、辣椒油即可享用。制作武威面皮子要注意的是蓬灰水的放入需要适量,放多了吃起来味道会苦,放少了吃起来感觉不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