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可能是绝大部分普通人的出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以后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毕业以后也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其实,想要考上一所大学并不难,难的是在很小的年纪就被大学录取。

一般来说,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十八九岁的高中生,但是也有一些人八九岁就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天才亦或是神童。

父亲却拔苗助长(父亲却拔苗助长)(1)

那么,你真的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天才吗?其实这个世界上是有天才的,只不过太少了。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张易文就是一位少年天才。在她九岁的时候便参加了高考,十岁的时候就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且更厉害的是,十四岁的时候她就已经大学毕业了。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九岁十岁的时候还在上小学,十四岁的时候也仅仅是刚上初中,但是张易文不是一般人,她是难得一见的神童,短短十四年就走过了别人需要二十多年的学习生涯。

十四岁就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很多人都以为她以后肯定会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她的年龄太小了,才十四岁。很多企业都不敢招聘她,因为如果招聘了她就算是雇佣童工了,这是违法的行为。

无奈之下,张易文只能在家给父母帮忙,每个月也只有2000块钱的工资,曾经风光无限的天才,现在只能屈居在家中,慢慢的也失去了天才的模样。

父亲却拔苗助长(父亲却拔苗助长)(2)

张易文十岁能够考上大学,这和她的父亲有很大的关系,她的父亲是一位教师,在家里面开着补课班,虽然是一位教师,但是却认为学校里面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于是,就把女儿留在了自己的身边。

张易文从小几乎没有去学校上过课,基本上都是在家接受父亲的教导,张易文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考上大学,完成自己的一个愿望。但是这样真的是对的吗?

普通人在九岁的时候可能还在和小伙伴嬉戏打闹,才刚刚开始享受学校的美好生活,根本没有学业上面的压力,每天都在无忧无虑的玩耍,但是,九岁的张易文却学完了所有的中学知识,而且还参加了高考。

可以说,九岁的张易文寄托着父亲所有的期望,父亲希望自己的多年的教育成果能够在女儿身上体现出来,想要通过女儿来证明自己的教育理念是正确的。但是张易文第一次参加高考没有考上,只拿到了100多分。

但是,她的父亲没有放弃,回来继续复习一年以后,十岁的张易文又一次踏进了考场,这一次,她考了三百多分,虽然不能去重点大学,但是好歹也算是考上了大学,踏入了大学的大门。

父亲却拔苗助长(父亲却拔苗助长)(3)

最终,张易文被商丘学院录取,成为了这所大学年龄最小的一位学生。当张易文和父亲沉浸在喜悦当中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后面发生的事情。因为只有十岁,年龄实在是太小了,和周围的二十多岁的同学完全无法交流。而且连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都没有。

因为没有同龄人和自己交流,张易文的性格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活泼开朗,变成了现在的默默寡言。从原来的天才、神童,变成了大家眼中的普通人。

父亲却拔苗助长(父亲却拔苗助长)(4)

十岁便考上大学,十四岁就完成了二十多岁的人才能完成的大学学业,不管是什么人听了都觉得神奇。但是她还是一个未成年人,就算是大学毕业,企业也是不会招收她的。所以她只能在家里给父亲帮忙。

因为家里面是开补习班的,所以她在父亲的补习班干活,父亲每个月也会给她两千块钱作为报酬,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她按部就班的走的话,现在的工资肯定不止着两千块钱。她现在才十四岁,等到成年需要四年的时间,可是等她成年以后真的会有企业要她吗?

父亲却拔苗助长(父亲却拔苗助长)(5)

有很多人说,是她的父亲毁了她。她的父亲为了证明自己所谓的教育理念,不惜拿自己的女儿做实验,他虽然得到了关注和掌声,但是这样完全毁了自己的女儿,毁了孩子的未来。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揠苗助长的事。教育需要考虑到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张易文父亲这样的做法完全违背了客观规律的存在,白白毁掉了孩子的美好未来。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到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