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娴(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丽莎(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作者:刘娴(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丽莎(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今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149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了3000多个互联互通、社会民生等合作项目,丰富了全球发展新图景,展现了一个开放中国的担当和作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成为造福世界的“发展带”和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为全球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释放积极信号,注入蓬勃动力。

一、“一带一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新方案

近年来,国际宏观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发展中国家面临能源、粮食、金融、气候等多重危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受挫。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理念相通、路径相同,相互成就、相得益彰。在2017和2019年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主席宣布了一系列合作举措,并提出明确资金保障支持,涉及经贸合作、科技、粮食安全和农业、教育、医疗卫生、气候变化、减灾、水资源、能力建设、人文交流等诸多领域,充分展现了中国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的强有力决心和力度,为全球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近年来,中国更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一)为国际合作塑造新范式

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一带一路”意在推动平等互利的新型发展合作,为全球发展提供新的路径。因此,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是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不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积极同发展中国家的战略规划和优先事项对接,以互联互通为抓手,寻找利益共同点和合作同心圆,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和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提供新机遇,加快融合联动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秉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一带一路”提出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一是引领合作向国际化和本土化双向发力。在共建过程中,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推动项目建设、运营、采购、招投标等环节按照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进行,同时尊重各国法律法规。二是推动合作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之路。注重项目建设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性,统筹推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三是引导合作践行以民为本的理念。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二)为区域合作注入新内涵

“一带一路”以务实进取的合作理念为区域合作注入更多内涵,进一步丰富了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方案,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

“一带一路”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支持和践行多边主义,欢迎国际组织、多边机构、企业和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多元主体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以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参与合作,拓展合作空间,丰富了全球发展合作伙伴关系。中国通过设立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等方式,打造多元融资模式,共同开展务实合作。中国同法国、日本、意大利、英国等国签署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同瑞士、葡萄牙、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围绕农业、卫生等领域实施了三方合作项目。各方在合作中互学互鉴、博采众长,增进理解和互信,打造以效果最大化为导向的合作机制和更具包容性的全球治理模式。

二、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一)共享发展红利

2021年9月,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提出重点推进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是中国对全球发展合作理念和实践的新贡献。“一带一路”以全球发展倡议为引领,充分结合沿线国家优先发展诉求,围绕“五通”谋篇布局,在基础设施、数字通讯、能源电力、社会民生、减贫惠民、公共治理、气候变化等领域实施了大批发展项目,更加重视发展合作的普惠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推动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同时,中国积极对接联合国、东盟、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发展规划,通过举办官员研修项目、人员交流、智库合作等多种形式,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治国理政、产业创新升级、生态环境治理、精准扶贫脱贫等方面的发展经验,开展联合规划,为沿线国家贡献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经验和方案,支持各国探寻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破解治理赤字,进一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事业。

(二)着力互联互通

构建互联互通的设施网络。良好的基础设施有助于实现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吸引更多外国直接投资,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方面的需求巨大。从2016年到2030年,仅亚洲发展中国家就需要投资26万亿美元。中国构建“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开辟了中欧班列、中巴经济走廊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以铁路、港口、管网为依托,促进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和经济要素流动、资源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

打造创新数字增长引擎。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互联网成本高昂、带宽不足等阻碍数字化转型的难题,数字经济潜力亟待释放。中国支持建设信息高速互联互通路网,为发展数字经济、建设信息社会创造条件。如中国援肯尼亚国家光纤骨干网项目推动了肯尼亚信息通讯产业发展,大幅提高当地网络速度,降低了通讯成本,促进了当地电子商务的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动力。

畅通国际贸易大通道。为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中国向孟加拉国、蒙古国、肯尼亚、吉布提、圭亚那、瓦努阿图等国援助了海关集装箱检测设备,帮助改善贸易条件。中国还通过举办贸易便利化、国际物流运输与多式联运服务提升、铁路互联互通合作等与贸易发展相关的专题研修班,为加强贸易领域标准和技术对接搭建交流平台,为发展中国家更好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发挥作用。世界银行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将使全球贸易额和全球收入分别提高6.2%和2.9%,有力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

(三)应对全球挑战

抗击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疫情全球蔓延起伏之时,中国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同近30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为全球团结抗疫贡献中国力量。

响应人道主义灾难。在其他国家遭遇地震、飓风、泥石流、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时,中国根据受灾国实际情况和救灾需求,第一时间捐赠救灾物资,派出搜救和医护人员,向受灾国提供紧急援助,以实际行动诠释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中国道义和大国担当。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是当前突出的全球性挑战,事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也关乎地球未来。“一带一路”以绿色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同各国一道打造“绿色丝绸之路”。中国同各方共建“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制定《“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启动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中国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转型。

“一带一路”是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发展治理的重要实践,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展望未来,中国将以更高质量的“一带一路”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以更加包容共生的价值追求,推动更为系统多元的合作内涵,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