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跂斯翼,如矢斯棘

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诗经·小雅·斯干》

这是《诗经》中祝贺贵族宫室落成的歌辞,大概的意思是:屋檐像大鸟展双翼,又像锦鸡正飞腾。

简述斗拱的发展史(有关斗拱的那些事儿)(1)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庞大的飞檐总是格外引人注目。要想成就如此恢弘大气的屋顶,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木构建筑中最重要的结构——斗拱。

什么是斗拱?

斗拱,按照字面意思的拆解是“斗”和“拱”,虽是不同的建筑构件,但却一起组成了中国古建筑最富特征的部分。

简述斗拱的发展史(有关斗拱的那些事儿)(2)

它们下接柱身,上承屋檐,以其独特的杠杆结构支持着中国古建特有的大屋顶形态——将屋檐平缓深远地往外延申,就像鸟儿展开的翅膀。

斗拱的发展

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就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影子。像是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墓阙、壁画上等等。而其作为真正的建筑构件发展成熟,则要迟至华丽的唐代,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斗拱的作用得到无以复加的强调,几乎成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象征。

在唐代,斗拱发展日趋成熟,演化成了一个复杂而稳定的受力体系。下接柱身,上承屋盖,犹如巨大的花朵盛开在屋檐之下,成为力与美的结合体。

斗拱主要的构件

1、拱: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弓形构件。

简述斗拱的发展史(有关斗拱的那些事儿)(3)

2、翘:与建筑物表面垂直或成45度或60度夹角的弓形构件。其形式与拱相同,唯放置方向不同。

简述斗拱的发展史(有关斗拱的那些事儿)(4)

3、昂:昂在唐、宋时是斗拱中的斜置构件,起杠杆作用,这是真昂。明清时昂的结构作用下降,常常仅起装饰作用。其形式为将翘向外的一端特别加长,并斜向下垂。(或斜向上挑出)

简述斗拱的发展史(有关斗拱的那些事儿)(5)

4、斗:位于翘或昂的两端,界于上下两层翘昂,或包括横拱之间者,叫做“斗”。

简述斗拱的发展史(有关斗拱的那些事儿)(6)

5、升:位于拱的两端,界于上下两层拱或拱与枋之间着,清代叫“升”。斗与升都是斗形的立方块。

简述斗拱的发展史(有关斗拱的那些事儿)(7)

斗拱的作用

1、斗拱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简述斗拱的发展史(有关斗拱的那些事儿)(8)

北京法源寺大雄宝殿的斗拱

2、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型更加优美、壮观。

在它成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作为构件大小的基本尺度(“模数”制)后来的斗拱逐渐变为装饰(后来采用砖墙,出檐变近许多,作用减少),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

简述斗拱的发展史(有关斗拱的那些事儿)(9)

佛光寺东大殿的细节

3、它构造精巧,造型美观,如盆景,似花篮,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4、榫卯结构是抗震的关键。这种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构架的节点不是刚接,这就保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

遇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到了抗震的作用。中国古建筑屋顶挑檐采用斗拱形式的较之没有斗拱的,在同样的地震烈度下抗震能力要强得多。

简述斗拱的发展史(有关斗拱的那些事儿)(10)

航拍应县木塔

作为世界最高的木构建筑,应县木塔历经数次地震而巍然屹立,这都是其通体近500朵斗拱的功劳。也因为此,应县木塔被誉为“斗拱博物馆”

5、斗拱是榫卯结合的一种标准构件,是力传递的中介。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斗拱是建筑装饰物而研究证明,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国家馆以中国红惊艳亮相,而这座博得无数人点赞的中国馆,所采用的正是——斗拱结构。

简述斗拱的发展史(有关斗拱的那些事儿)(11)

关键时刻,我们还是要靠老祖宗留下的瑰宝惊艳世界。

斗拱这个高深莫测的构件,使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了一种“凝结了大智慧”的感觉,让大多数人特别是西方人“不明觉厉”,从而对中国文化产生更多的期待和向往。

正是因为斗拱这种精妙的结构和构造,不管从技术还是艺术的角度,都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神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