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国家主席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赢得了各方人士的高度赞誉(1月18日 人民网),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之变?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之变(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之变

1月17日,国家主席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赢得了各方人士的高度赞誉。(1月18日 人民网)

经济全球化如同一把“双刃剑”,斩开了国与国间贸易互通的壁垒,有利于形成分工协调、优势互补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但是,经济全球化也可能带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跨国投资不振等导致世界经济疲软的难题。那么,如何适应和引导经济全球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主动作为、适度管理,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二是要顺应大势、结合国情,正确选择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路径和节奏;三是要讲求效率、注重公平,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经济全球化是经受历史检验的产物,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全球化进程开启500多年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英、德、日等为主导的世界经济,因此而由“大萧条”迈向“大繁荣”。目前,经济全球化遭遇的只是暂时的挫折,而不是趋势性的倒退。因此,面对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我们不能硬推、不可阻挡,只能应势而为,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应势而为,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古语有云:“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而言都是机会,这是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应有之义,也从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得到验证:中国从封建社会的“闭关锁国”政策,严禁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交流而沉沦,到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抢抓经济全球化机遇发展而实现经济腾飞。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和时代的机遇。“笔芯虽小,却牵动总理的心”,我国是世界笔芯生产、消费大国,却长期是“笔尖”进口大国。在为此感叹之余,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全球化为各国提供了展现资源禀赋、分工协作的平台,我国也没因为暂时不能突破制造“笔尖”的技术而完全依靠进口“笔芯”,对于出口“笔尖”的外国而言,也不会因为缺少订单而出现国内产能过剩。由此可见,在这样的自由贸易情境之下,双边甚至多边因为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而实现互惠,类似的情景在飞机、汽车制造,甚至是不同跨国公司的经营中都能找到相同的机遇。

应势而为,共担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也会带来风险,需要世界各国携起手来共同承担,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正如主席在G20峰会开幕演讲所指出的,“8年后的今天,世界经济又走到一个关键当口。”在这个“关键当口”,世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左右,超过了公认的0.6“危险线”,需要以G20为代表的世界各国拿出一套与时俱进的解决方案,凝聚各国形成当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因此,世界各国要正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趋势,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共建并遵守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秩序。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孙中山先生曾在救国之路上发出如此感叹,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的当下,我们也该应势而为,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