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九月苹果手机都会发布新产品,一般情况下,其它手机品牌新品发布的时候,都会错开和苹果手机的正面竞争,但今年,华为的Mate50和苹果的iphone14,在九月六号和九月八号,分别召开了新品发布会,华为和苹果开启了硬刚模式。

什么是手机卫星通信(手机加上卫星通信功能)(1)

什么是手机卫星通信(手机加上卫星通信功能)(2)

今天,让我们从本质出发,看华为和苹果硬刚背后的深远意义。

这次的竞争焦点,不是照相功能的PK、存储量的提升,而是升级到了一个新的“卷点”,给手机加上卫星通信功能。

什么是手机卫星通信(手机加上卫星通信功能)(3)

在电影《窃听风云2》中,刘青云饰演的证券公司老总罗敏生,为了防止商业机密被人窃听,会用一部专用的卫星电话和别人谈机密事件。

商业上,卫星通信专用电话是为了防窃听,但是很多普通人,是没有商业机密防窃听的需求,那如果把卫星通信技术,嫁接到大众智能手机上,对于普通人又有什么用呢?

华为的余承东是这么说的,“Mate50是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通信的大众智能手机,如果遇到荒漠求助、出海遇险、地震被困等极端场景,即使没有地面网络信号,Mate50也可以通过卫星通信,对外发送文字和位置信息。”

在苹果发布的pphone14宣传片中,提出使用了星光元素背景,可以在没有地面网络的情况下,提供紧急短信和语音服务功能,也可以理解为将在iphone下一代手机中,加入了卫星通信的预告功能。

其实,手机卫星通信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摩托罗拉公司就斥资50亿美元,历时11年,搞了一个“铱星计划”,用66颗低轨道卫星组建了一个太空Wi-Fi,并且摩托罗拉还推出了相应的铱星专用手机,但不幸的是这个铱星计划,自推出之后只运营了一年就关门大吉了。

什么是手机卫星通信(手机加上卫星通信功能)(4)

原因就是11年之后,地面的2G网络已经开始普及了,在大部分地区,普通手机就已经够用了,相比铱星手机每分钟都有六七美元的话费,手机又像一块大板砖一样,关键还受当时技术影响,打电话的时候,手机不能和卫星之间有任何阻挡,所以就像我们看的电影中一样,只要是使用卫星电话的场景,都是在户外进行的。

又贵又重使用又麻烦,关键还受到2G网络冲击,使得铱星手机退出了市场。

从此之后,一直没人再做面向大众的卫星通信手机了,这次华为相当于又一次把卫星通信重新带入了大众的视线里。

相比之前只有打电话和发信息的需求,现在手机的功能几乎集合了打电话、发信息、玩游戏、查网页、听音乐、刷视频、看直播等等功能,对于信号的传输要求几乎是和之前是天壤之别。

要使用卫星通信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无死角的满足这些需求,就不是太空中,在几百千米之外的几颗小型卫星能够做到的,那怎么办?

什么是手机卫星通信(手机加上卫星通信功能)(5)

无独有偶,2015年的时候美国著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又提出了“星链计划”,要在2024年在太空搭建4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用卫星把地球包裹起来,这样就能做到全球无死角覆盖的卫星互联网了。

到目前为止,星链已经发射了3000颗卫星了,拥有50万用户,每年获得金300亿美元的收入。

但是,星链也有不少的诟病,现在用户还不能拿着手机直接使用卫星网络,还需要一个类似于我们放在房顶上的接受电视信号的卫星锅盖,在这个卫星锅盖信号范围之内才可以使用卫星网络,所以只能称固定上网,还不算移动网络,更别提在沙漠、荒山、大海上使用了。

再有就是星链的网络和设备都必须是专用的,和地面通信是两套完全不同的系统,也就是说无法和地面网络自由切换,要出门还得配置地面网络信号的手机。

总体来看,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天空做的还可以,但地面没有相应的技术对接,所以要想大面积推广,还有待时日。

日本卫星通信失败了,美国卫星通信还处于萌芽阶段,而我们的华为为什么可以弯道超车,首推全球面向大众的卫星通信智能手机呢?

什么是手机卫星通信(手机加上卫星通信功能)(6)

这就说到了关于卫星通信最核心的关键点,谁能最快统一卫星通信和地面通信,谁就能引领全球的未来通信市场。也可以理解成,实现卫星和5G的互通,是最核心的关键点。

华为的弯道超车,除了本身足够优秀之外,还有一方面,要归功于我们国家正在建设的卫星互联网,他的一大特色就是“天地融合”,把卫星互联网和地面5G网络的标准统一,进行无缝衔接。

什么是手机卫星通信(手机加上卫星通信功能)(7)

也就是说,卫星和地面的互通,是最为核心的竞争点,恰巧这两个板块又都是我国的强项,在天上,我们航天技术全球第一,在地面上5G技术我们全球领先,华为的Mata50手机,能在普通手机上嫁接卫星通信技术,证明我们率先有了天地合一的技术,从表面上看是国产手机和苹果手机的PK,深层次是背后全球通信行业老大地位的竞争,更是“构建命运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一环。

好,希望今天的资讯对你有帮助,我是爱好元宇宙的张文举,我们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