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高贵妃当初和如懿一起嫁入王府,而高贵妃的位分是月格格,如懿的位分却是侧福晋。单从地位身份来看,侧福晋本就比格格的位分高,再加之如懿是皇上的心上人,这使得高贵妃一心想要倚靠有权之人来超越如懿。而这个有权之人便是皇后,她的出场看起来温柔贤惠但实则却是人人喊打的角色,拉拢高贵妃迫害龙嗣,在皇上身边安插眼线等等,最终使得高晞月含泪下线。

如懿传高晞月家世(如懿传高晞月大婚时)(1)

那么当很多人都认为高晞月下线是因皇后琅嬅的原因,但实则早在大婚那日,手抱瓷罐的这个小动作早已暗示了她的下线。回顾那日的场景,走在前方的是侧福晋如懿的大花轿,而后才是高晞月的花轿。那么在掀开花轿帘子的那一刻,两个人都抱着一模一样的瓷罐,这个瓷罐的作用是暗喻了皇上对两位新人的在乎和欢迎。这时注意高贵妃手抱瓷罐的小动作,她双手抱着瓷罐的中等位置,一副看起来满不在乎的感觉。

如懿传高晞月家世(如懿传高晞月大婚时)(2)

这份满不在乎来源于她首先有着阿玛高斌的保护,虽然一人嫁入王府,但她并不会感觉到害怕,皇后拉拢她之后便更加对身边的人不在乎,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能超越如懿就好,那么这份傲骨的心气儿早已在她抱着瓷罐的动作中就暗示了出来。后来高晞月去世后观众对她的评价来看,实则她并非是坏人。她虽然温柔可佳,但思维却很愚笨,但她有一个让人称赞的优点就在于,皇后和金玉妍一直都是主动去指使她人,而高晞月则是表面上产生愤怒之情心地却很善良。她从来不会主动去伤害任何一个人,只是受到了皇后和权力的压迫才会让她的人生路越走越暗。

如懿传高晞月家世(如懿传高晞月大婚时)(3)

再来看如懿,她从进宫后就一直对身边的人很和睦,遇事沉着冷静是她漫步在后宫路的原则,所以当她嫁入王府时手抱瓷罐的这个动作就显得格外小心。这就能看得出当高晞月即将逝去的那天,如懿亲自去探望了她,其实面对面坐着的样子本就是成功与失败最好的对比。如懿并不是比高晞月多了一份幸运,而是她明知自己的姑母宜修逝去,后宫并非有得力的人来帮助自己,只能小心而又胆怯的去生活。

如懿传高晞月家世(如懿传高晞月大婚时)(4)

性格往往都会因一些小的动作展示出来,高晞月的失败下线在于她对事情并非有自己的见解,不管事情的对与错只是一味的去顺从别人,不在乎生活中的每一件琐事只会让她迷失了自我。其实高晞月并非是一个坏人,她生命走到最后的那一刻还不忘将自己的罪过亲口告诉如懿,她的心本是善良的只不过受到了别人的渲染才会让她过早的离开了本就幸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