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农民们的主要作物之一,水稻的恶苗病却在逐年不断地增加,想要较好的解决它,我想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分析它再加以实施。下面我们就来总结几条方法:

1先要了解发病原因

水稻的恶苗病是因为病菌的侵入,在播种的时候种子受伤或是播种了带有病菌的种子,这类种子的发病几率比健康种子大。还有就是幼苗比较弱小,在幼苗时灌水不及时,缺少水分发生龟裂,容易导致根部受伤,加大发病几率。药剂浸种不彻底的病种子比浸种消毒彻底的种子发病重。

水稻恶苗病治疗方案(水稻恶苗病不再愁)(1)

2.发病现象

发病幼苗比健壮幼苗细小,高度是健壮幼苗的三分之一,叶片会变窄变长,整棵植株是黄绿色,根部发育不好,根部的毛少。水稻在插秧后半个月到一个月出现病株,发病症状和幼苗相似。剥开病茎,有时可见节的上下组织呈褐色,茎上有暗褐色条斑,可见白色蛛丝状菌丝体,茎秆逐渐腐朽。重病的植株在孕穗期枯死,轻病的植株提早抽穗,穗形短小或籽粒不饱满。

3防治措施

一是选择种植无病种子。建立无病种田,选栽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并进行种子消毒。留种田及附近一般生产田,发现有病的植株应及时拔除,以防止传播蔓延。留种田应单独收割搭理储藏。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催芽不宜过长,拔秧的时候要尽可能避免损伤根。做到“五不插”:即不插隔夜秧,不插老龄秧,不插深泥秧,不插烈日秧,不插冷水浸的秧。三是清除有病的植株。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病稻草收获后作燃料或沤制堆肥。四是减少受伤。如育苗期要防止缺水受旱,损伤稻根;拔秧前要先灌水湿润,以防损伤秧苗根部;脱谷时要注意脱谷机间隙不宜过小,转速不宜过快,以免种子颖壳受伤,以减轻病情。

水稻恶苗病治疗方案(水稻恶苗病不再愁)(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