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有常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困顿需待机之需卦)(1)

《周易》原文: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一世歌

[明] 唐寅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这是风流才子唐寅的一首诗。唐寅风流一生,也蹉跎一生,这种蹉跎主要是指仕途,若论为文为艺,则蔚然大观。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亿万万人,究竟各行其是。或喜或悲,难以一概而论。

文人才士如李白杜甫唐寅之辈,才高于世,不能通达仕途,究其原因,大多还是性情使然,今言性格悲剧,正中其因。赵翼有诗曰:“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变工。”这句话转换角度,便是:“诗家不幸国家幸,多少诗篇泪酿成。”

光阴荏苒,时不我待,常常流露诗家笔端,透露时光的煎熬和内心的迫切。他们大多不是高明的商人和猎手,不知道待价而沽或待机而动。虽然亦时常“急需满把金樽倒”,却只是以酒浇胸中之块垒,不懂得慢慢品味,人至微醺,静待花开。

一、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需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五卦。主卦是乾,卦象是天,表示生生不息运转不已。客卦为坎,卦象是水,险阻和困难。有人认为“需”表示“遇雨不前”。生生不息运转不已的“乾”遇到一肆汪洋以柔克刚的“坎”,也无可奈何,只能徒然地“等待再等待”“徘徊再徘徊”。

许慎在 《说文解字 》中认为 “ 需, 须也 , 从雨而声, 遇雨不进。”只是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处境心境则截然不同。

李白此时会高歌《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杜甫会悲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会《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但同样在这个时候,那些老谋深算的政客,有的人寄情山水,有的人诗酒娱情,也有人狎妓风流,他们都在等待“起”,或说“起复”,谋图待机而动东山再起。

至于象文中所言:“需于郊”,“需于沙”,“需于泥”,“需于血”“需于酒食”历来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需者 , 顺水之性也。 他们援引《需卦· 象传》: “云上于天 , 君子以认食宴乐” ,又日: “坎为云 , 故云上于天 。 二至四互体兑, 兑为口, 故日 饮 食; 兑又为悦, 故日宴乐: 此所以以认食 宴乐 象也。”乌恩溥所著 《周易 · 古代中国的世界图示》 , 以天文学解“需卦” , 认为 《周 易 》一 书是以星 象来 比附人事 , 用人事来润色星象 , 使星象人格化, 从而使星象与人事浑然一体 。 认为 “ 需” 字本指太白星运行 的一种特 定的星象, 《周易 》借为卦 名, 当指金星, 主杀 。 卦文中“需” 字是指太白金星的行度、 方位 。 九五一 义 “ 需 于酒 食”是取其双关引申义 , 至 于 具体引申者为何事何物, 乌先生 未进一 步说明, 故不得而知。(1)

虽然难以弄清象词的准确意思,但我们不妨“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翻译成现代的诗歌形式就是:

在静静的郊外等待,等待那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在横无涯际的大河畔等待,倾听者涛声和箜篌;

在泥泞的放逐的道路上等待,等待春风的消息;

在艰难的血泊中等待;

如果有酒,醉卧沙场君莫笑;

如果有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二、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礼记》有言:“ 是故昔先王之制礼也, 因其财物而致其义焉尔,作大事必顺天 , 为朝夕必放于日月, 为高必困于丘陵, 为下必困于川泽, 是故天时雨泽, 是故因吉土以 飨帝于郊, 而风雨节、 寒暑时, 而天下大治。”道法自然,古人的一举一动都效法天地。日月光明,四时有节,就是君子立德行事的原则。心怀理想,光明磊落,前途必定亨通,这就是古人的信条!

《需》的目标是前进,勇敢面对险阻,建功立业为民造福。但在行为方式上,面对险阻,则不提倡冒进,而是讲究审时度势,积蓄力量,做好充足准备,待机而动。《周易.系辞下》云:“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危以动,则民不与也 ;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凡事需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许多文人才士的最大毛病就在于“急”,从唐王叔文变法到到王安石变法,再到康梁的“百日维系”,都看到“急”的影子。文人们渴望毕其功于一役,然后功成身退,睥睨世人,结果常常变成一场荒诞不羁的白日梦。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这是孔子研究周易留给后人的大智慧。进取而不求邀功,勇敢绝不是暴虎冯河式的鲁莽行事,而是谋定后动的大智大勇。

正式是这种大智大勇,面对险阻,“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这句话的含义是说,面对陷阱,不会深陷其中,也不会为暂时的困境而消磨,而是安贫乐道,坚守自我,勇敢面对,以待其时。

三,不速之客,不时之需

等待无疑是一种煎熬。

陆游就遭遇这样一种等待,他闲居多年忽然遇到“起复”的意思,他匆匆赶到京城,准备接受皇上的召见,不料迎来一场漫长的等待,皇上不知听信谁的话,竟然淡去了起用他的心意。但又没有明诏让他回去,于是陆游就这样不尴不尬地等待中,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在清新素雅的字里行间之外,则是一颗落寞无奈愤愤不平的心。

在艰难的等待之中,或许会遭遇“不速之客”,是敌是友未知,需要做的依旧是一如既往的光明磊落:有朋自远方来,待之以礼,敬之以道,不卑不亢,游刃有余!

苏轼经历“乌台诗案”后被贬职为黄州团练副使,名为官员却无法署理政务,名为自由则实被监视居住,不时有“不速之客”对他觇视一番,苏轼就在这样的环境寄情山水,不时与三两知己泛舟赤壁,“饮酒赋诗,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酒成了他“不时之需”,于清风明月间形成其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或许机遇永不再来,那又如何?一蓑烟雨任平生!

冯梦龙云:“上智无心而合,非千虑所臻也。”君子坦荡荡,何曾私心于“款曲停待”处,但诚信守正,顺以听命,其吉自来,其功自成。

面对无法改变的外部环境,我们只能做好我们自己,坚守内心,不喜不惧!

生存有道,但是,哪一条 生活 的道路都不是平 坦 的 ,事在人为。需卦上坎下乾,中藏 离兑,乾健坎陷,其象昭然;离为火,兑为泽,离火与兑泽相遇 则为火泽睽卦,“睽者,乖也”(《序卦 》)同中有异,“君子以同而异”(《睽·大象传》)同一条道路,每个人的活法也不一样,君子要活出自己的滋味和色彩来。需卦之综卦为天水讼,“讼,不亲也。”(《杂卦》)在生活的道路上,人们之间难免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冲突 ,需要司法凋解或公断;需之错卦为火地晋,“晋,进也,明出地上。”(《晋 ·彖传》)“君子以自昭明德。”(《晋·大象传 》)光天化日之下,君子“修已以安人”(《论语·宪 问》),“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雍 也》),在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上,创造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享受生活的乐趣,当是人生的最佳境界。(2)

注:

(1)(2)孙景龙 , 董 业铎:安身立命 ,各由其道 — — 《周易·需卦》经传文字今读.J.河北 民族 师 范学 院学报, 2014年2月第34卷第1期:33

本文系拙作《道通天地——周易八十一讲》一部分,欢迎喜欢周易的同仁关注。

《道通天地——《周易》八十一讲》目录

第一编:《周易》与神秘的世界(已完成,已发布)

第一讲:一阳才动破鸿蒙——世纪、周易八卦与我们的世界

第二讲:造化明周易,达理妙通天--河洛出图、伏羲八卦和基因密码

第三讲:大道本无体,何在文字间——符号的指代与象征意义

第四讲:一天气象沉银汉——神奇的数字与神秘的人生

第五讲:三生万物:六十四卦如何演绎世界

第六讲:忘机悟即见真诠:《周易》中的变与不变

第七讲:第七讲:天地人:中国人的统一场理论

第八讲:气为何物:身禀五行正气,此心如鉴光明

第九讲:生和克:世界基本元素的相互作用

第二编:上上卦(人物篇)(完成发布过半):

第十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

第十一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第十二讲:小富由勤,大富由天——大有卦

第十三讲:丰卦

第十四讲:贪婪——噬嗑卦

第十五讲:高处不胜寒:夬卦

第十六讲:上善若水——井卦

第十七讲:兑卦

第十八讲:和谐共处,固本强根——益卦

第十九讲:升沉有时——升卦

第二十讲:有礼有节——节卦

第二十一讲:虎变——革卦

第二十二讲:豹变——颐卦

第二十三讲:渐变——渐卦

第二十四卦:比卦

第三编:中上卦(故事篇):

第二十五讲:联姻与联盟—姤卦

第二十六讲:需卦

第二十七讲:亲君子,远小人——同人卦

第二十八讲:师卦

第二十九讲:咸卦

第二十三讲:言而有信——履卦、

第三十一讲:巽卦

第三十二讲:恒卦

第三十三讲:简单粗暴,声名显赫——大蓄

第三十四讲:大壮

第三十五讲:震卦

第三十六讲:离卦

第三十七讲:贲卦

第三十八讲:人生事十有八九不如意——困卦

第三十九讲:小过卦

第四十讲:审时度势,观而后为——临卦

第四十一讲:观卦

第四十二讲:萃卦

第四十三讲:守位——晋卦

第四十四讲:行险——解卦

第四十五讲:实现——既济卦

第四编:卦象与人生之中卦(事理篇):

第四十六讲:否泰如天地——否卦

第四十七讲:泰卦

第四十八讲:随时变化、与时俱进——随卦

第四十九讲:人生多诱惑——蛊卦

第五十讲:学做好人,做谦谦君子——谦卦

第五十一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豫卦

第五十二讲:行藏在我,动静由时——艮卦

第五十三讲:循环往复,福在其中——复卦

第五编:卦象与人生之下卦(事理篇):

第五十四讲:人生困顿不觉解——蒙卦

第五十五讲:韬光养晦——眀夷卦

第五十六讲:革故鼎新,正位凝命——鼎卦

第五十七讲:失意泰然,饮酒作乐——未济卦

第五十八讲:老夫少妻,枯杨生华——大过卦

第五十九讲:小人当道,停止行动——剥卦

第六十讲:人生何处不官司——讼卦

第六十一讲:无虞之求誉,全之毁——无妄卦

第六十二讲:风行水上,诚信立身——中孚卦

第六十三讲:家道正,天下正——家人卦

第六十四讲:遇人不淑,一错再错——归妹卦

第六十五讲:身处逆境,行险守信——坎卦

第六十六讲:以利他之心生活——损卦

第六十七讲:见险而止,反身修德——蹇卦

第六十八讲:人心散了,如何凝聚——涣卦

第六十九讲:人心不同,求同存异——睽卦

第七十讲:积蓄力量,建功立业——屯卦

第七十一讲:小蓄卦

第七十二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卦

第七十三讲:走为上——遁卦

第六编:体悟篇(已完成已发布)

第七十四讲:庚子年里说周易

第七十五讲:庚子年里说历史

第七十六讲:三生因果伴孤灯

第七十七讲:《白鹿原》里说秘辛

第七十八讲:前程往往有期因

第七十九讲:万事谁能知究竟,人间最怕是流言

第八十讲.水知道:本性澄明万古同

第八十一讲:树消息:大树和我们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