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蚧壳虫、蚜虫、白粉虱等害虫开始活跃起来了。螺虫乙酯作为一款高效广谱的杀虫剂,被猫友们广泛提到:

螺虫乙酯的优点及缺点(螺虫乙酯防虫彻底)(1)

说到螺虫乙酯,相信大多数猫友都有一定的了解。那它具体的效果怎么样呢?今天,每天农资主要从特点、混配药剂、防治对象这3方面,给各位猫友详细地梳理螺虫乙酯的特性。

螺虫乙酯的特点

螺虫乙酯属于新型季酮酸衍生物类杀虫剂,可以通过干扰昆虫的脂肪生物合成来导致幼虫死亡,降低成虫的繁殖能力。主要表现在下面这3点:

1.双向内吸传导,杀虫彻底

双向传导是指药液可以在整个作物的体内向上、向下移动,能够到达难以到达的部位。

螺虫乙酯作为双向内吸传导性能的现代杀虫剂之一,可以在木质部和韧皮部双向内吸传导,药液通过向上向下移动,到达作物的叶片和树皮,从而防治如生菜、白菜内叶上,以及果树皮上隐藏的害虫。

2.杀虫广谱

螺虫乙酯可以用在柑橘、葡萄、黄瓜、辣椒、茄子、洋葱、西瓜、棉花、大豆、土豆等多种作物上。对蚧壳虫、红蜘蛛、蚜虫(苹果棉蚜、桔蚜、桃蚜、根瘤蚜)、木虱、梨木虱、粉虱、蓟马(花蓟马、烟蓟马、茶黄蓟马)等害虫有很好的防效,特别是对不容易被发现和有壳的害虫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如蚧壳虫、粉虱)。

螺虫乙酯的优点及缺点(螺虫乙酯防虫彻底)(2)

3.持效期长

螺虫乙酯一次用药可以控制二代害虫,并且能提供长达8周的有效防治,持效期比较长!

螺虫乙酯复配药剂

螺虫乙酯作为双向内吸性杀虫剂,杀虫比较彻底,但杀虫速度比较慢,有时候需要和其它药剂进行混用,从而提高杀虫速度。

针对螺虫乙酯当下常混配的药剂,给各位猫友列举了几个:

螺虫乙酯的优点及缺点(螺虫乙酯防虫彻底)(3)

大家在防治害虫时,可以根据具体害虫情况,来合理搭配混用螺虫乙酯,从而达到更好的防虫效果!

螺虫乙酯、呋虫胺、噻虫嗪对比

螺虫乙酯、呋虫胺、噻虫嗪这3种药剂对于刺吸式害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又有不同,主要表现在杀虫特点和持效期上:

螺虫乙酯的优点及缺点(螺虫乙酯防虫彻底)(4)

看完表格,想必大家对螺虫乙酯的了解更全了。螺虫乙酯和呋虫胺、噻虫嗪相比,最大的缺点就是杀虫速度相对较慢。好在杀虫彻底、持效期长、效果好,还是值得大家选择使用!

但要注意,螺虫乙酯在防治害虫时,因为独特的内吸性,需要先被作物吸收,再被害虫吸入体内才能起效。所以大家在防治害虫时,一定要均匀打药,尽量让作物不同部位都沾有药剂,只有这样,才能杀虫更彻底!

最后,再次强调,

螺虫乙酯既能杀卵又能杀虫,

杀虫比较彻底!

但要注意和其它药剂混配使用,

以此来增强杀虫速度,

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每天农资整理,感谢贾路伟老师对本文的技术支持,转载需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