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黄崖关全景图(壮美雄姿新使命)(1)

公元1644年, 满清贵族入主关内,建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此时,长城内外已是一统天下,但长城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一直被清朝统治者重视。清王朝一方面大力宣扬治理国家“在德不在险”,对汉族上层和蒙、藏贵族进行笼络;另一方面,在长城沿线驻重兵,以武力为后盾,积极防御汉族与其他民族的反抗。在其统治的二百多年里,一直坚持对长城进行维护、重修、扩建乃至部分新筑。  清顺治元年 (公元1644年),大境门开筑,这对张家口的历史影响深远。 大境门, 墙高12米, 底长13米,宽9米;券洞外侧高5.4米, 宽6米; 内侧高9.5米, 宽6.8米,是一座条石基础的石筑拱门。拱门外侧又木制外包铁皮大门两扇, 每扇宽3.3米, 两门对开。大境门门洞上方镶嵌一块刻有 “大境门”三字的石质匾额,何人所题史书并无记载。门楣上所刻的 “大好河山”四个颜体大字为察哈尔都统高维岳于1927年所书, 字体苍劲壮观、气势恢宏。  大境门开筑后,张库大道的兴盛由此开始。 清顺治元年 (1644年), 清廷在 “张家口设满官收税。” 顺治三年 (1646年), 清廷又设置了钦差户部分司长驻张家口, 组建了功能强大的张家口税关,并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张家口税关的管理范围曾经达于居庸关和古北口。除此之外,张家口税关还兼收进出口关税,这种兼管内外贸易税收的情况在当时其它常关中是颇具特色的。  数百年来,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繁荣与凄凉,在这里周而复始、更迭演绎。可以说,大境门的修建既具有多民族交流、商业贸易的功能,也作为长城的最后一处修建地结束了中国修筑长城的历史。(资料提供 王晓轩 整理 王宸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