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扒皮,五十一,半夜三更来偷鸡,我们正在做游戏,一把抓住周扒皮。”
听着顺口溜,唱着曲,如此状态,应是上一辈人记忆犹新事情,无数人热泪盈眶同时,也诉说了一代人童年记忆。
(周扒皮深入人心)
而这顺口溜出处,则要遥想当年高玉宝了!
作为著名军旅作家,高玉宝先生人生路可谓坎坷,少小家贫,仅仅读过一年书,刚开始写小说时,自述识字堪过百。
难以想象如此起点成作家,需要付出多少艰辛和努力。
可即便起点底,高玉宝依旧著作等身,200万字小说,彰显了平民军旅作家的努力。
努力背后皆艰辛,艰辛背后皆不公,不公之余才有《半夜鸡叫》这样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问世。
在半夜鸡叫中,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无良乡绅,缺德地主周扒皮形象。
随后这一形象固化为地主形象,在无数次喜剧演绎传播后,深入人心。
(斗地主是国粹)
那么真有《半夜鸡叫》中周扒皮其人吗?
按高玉宝先生自述,这人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和书中描绘无二。
本名周春富的周扒皮,属大连阎店乡地主,1948年去世,据说是被愤怒的老百姓批斗后良心不安,最后被打死的。
那么这个引发无数批斗,甚至拳脚相向的人,到底做过啥事,无疑令人深思。
深思后本着求证心态,2008年,曾有人专门问询高玉宝,这个小说中人物真实形象。
面对问询,作家高玉宝先生坦言,这人就是一个身背无数血债的无良恶霸地主。
地主地主,此言一出难免让人生厌,无论土样地主,都是不良人是约定俗成的常态。
而周春富在作家口中,就是一个典型的土鳖地主,家里240亩地,四个作坊,却仅仅只有20多口人,五个儿子都不学无术,学历最高的不过小学四年级文化,无疑是无知愚昧的老土财。
基于无知愚昧和老土财的身份标签,这言行必定好不到哪里去。
由此才有了作家口中,周扒皮的四大标签。
(真人高玉宝)
第一为苛刻。
这苛刻的标签,贯穿于周富春的言行之中,不仅对雇佣的长工苛刻,对自己家人也苛刻,媳妇儿子都有着严格分工,和长工一样,需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什么时候干什么事都有严格规定。
如果干活给的待遇好,这都不算啥事,就怕待遇不好,而这周扒皮就是一个只管要你干活,还不给你好的人,吃饭那是粗茶淡饭,即便家人也是如此,过年常常连一顿饺子都吃不上。
这就有点过分了,难怪作家文字中的周扒皮会如此。
第二为奸诈。
一般被称呼为奸诈之人,都是心眼特别多那种,这周富春奸诈在何处?
就在特殊时期小恩小惠上,话说日本占领大连之后,长期在过年时别有用心的送点火柴、面粉之类的生活物资笼络人心,这物资由小日本分派,需要地方上的惹分发,周春富的侄儿属地方保长,有分发权,于是周春富的杂货店就成了分发处。
这不,借助职务之便,周春富就经常做点雁过拔毛的事情,发火柴拿点火柴,发面粉掺点包谷粉换白面出来,这肉过留油玩的也是666,光明正大下,弄的老百姓还不敢提意见。
(日军装好人)
第三个为偷东西。
这就有点难以想象了,一个比老百姓富裕很多的人,居然喜欢偷东西。
可作家口中,周春富就是这样的人,有着乡绅身份,却惯于小偷小摸。
村里有个老太太说,自己家几个葫芦不见了,一直找寻不到,最后土改时居然在周富春家仓库给找出来了,村里有个小媳妇头上银簪不见了,居然发现是周富春拿走的,最后他还死不承认,直到银簪露出来才无可奈何的还给人家。
这样的事数不胜数,最后土改批斗当口,就有无数人在周家仓库找到自己的失窃物,也就不算怪事了。
东家一个大洋找到了,西家一个古董找到了,南家一个文玩找到了,这周扒皮不地道啊。
(地主家不缺钱)
最后标签则为不听话。
在47年那个关键的当口,他居然还有投敌举动,参与了对老百姓的迫害,对乡干部迫害,这无数罪行最后成了他被批判结局的来由,钉铁钉、点天灯、灌辣椒水一个不剩的报复到了他身上。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周富春就是个恶毒无耻的坏地主,不值得同情。
说完这一切之后,作家高玉宝依旧气愤难当,接着说了不少事情,完美的补全了小说《半夜鸡叫》中的人物原型。
说完之后,问询者不由陷入思索,随后又找了不少人问。
当年知道周富春事迹的人,建在的还不少。
比如曾经是周富春长工的王义帧就说:周富春这人啊,对家人确实苛刻,但对长工还是很好的,那时自己年纪小,干活不咋地,周富春还宽厚的说,不会干没事,肯学就行,也没因此责备他,还好吃好喝待他。
至于小说演绎中,著名的“半夜鸡叫”故事?
高玉宝也在后续说过,那是为了艺术创作的需要演绎的,即便周春富没做过,其他地主也应该做过。
两方举证之后,周春富这人到底如何就成了一个谜团。
一方义愤填膺说他恶性无数简直人渣,一方又有人说他其实对长工还不错,也没啥半夜鸡叫事情。
哎,这周扒皮到底啥样人啊?
为此《先锋国家历史》还出了一个专题文章,经过细致考证之后,周扒皮人物形象出现了重大反差。
文中说,周扒皮这人啊,省吃俭用为人厚道,对子女苛刻但却不乏关心,对长工好吃好喝,并不苛待,凭自己本事赚下了200多亩土地和偌大的家业,是当时的创富能手做人楷模。
这样看,我到底该信谁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