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漫画公司靠单部作品月入百万,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可以免费看付费漫画的网站?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可以免费看付费漫画的网站(免费漫画看到102章要付费了)

可以免费看付费漫画的网站

本地漫画公司靠单部作品月入百万

旗下漫画主笔平均月薪达五六万元

由天蚕土豆所著的爆款网文《元尊》,改编成漫画投放到各个在线漫画平台后,吸引了不少漫画爱好者追更。正当大家看得投入时,《元尊》漫画官方近日出了一则收费公告,宣布在第102话之后会对漫画按话收费,每话的费用在5毛钱左右。

观众在评论中炸开了锅,有些人表示会放弃这部漫画,转追其他免费漫画;另一部分人则表示支持,认为作者创作漫画非常辛苦,应该获得回报。

《元尊》并不是个例,去年以来,腾讯动漫、掌阅、快看、有妖气、网易漫画等多家漫画平台陆续开通了漫画付费系统,越来越多的在线漫画需要付费才能看到。继网文付费、视频付费、音乐付费浪潮后,在线漫画付费已成为一种趋势。

在线漫画平台内容付费成倍增长

未来的市场规模比网文要大

“我在各个漫画平台上收藏了很多作品,每部作品都有固定的更新时间,每天把更新的章节刷一遍,基本就要花掉我两三个小时。”一位95后资深动漫迷小宇告诉记者,如果碰到特别喜欢的漫画作品,他会毫不犹豫地付费追更,“画手创作一部好的作品不容易,支持一下自己喜欢的‘大神’也是应该的。”

记者了解到,在各大在线漫画平台,像小宇这样的付费用户比例正在提高。公开数据显示,腾讯动漫去年的付费漫画收入达1.5亿,其中结算给签约对象8000万,对比前一年实现了166%的增长。截至今年五月,网易漫画平台付费内容的收入相比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倍左右,“在4000万用户中,大约80%的用户年龄在25岁以下,其中许多是大学生或中学生”。

根据微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7微博二次元报告》,如今核心的二次元用户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趋势,且具有很强的消费能力。这一群体已经成为支撑付费漫画市场迅猛发展的主力军。

在各个在线动漫平台可以看到,现阶段付费漫画的收费模式与网文一致,前面部分章节会提供免费试读,后面的章节则会被锁定,只有付费才能继续阅读。一般是按话/章节收费。每章的单价因平台、内容质量、作者的不同存在差异,但跟网文每章节的收费标准差距不大,基本在0.24-0.96元。大多数平台还能通过注册VIP会员,包月充值阅读所有付费作品,包月费用在10元左右。

付费漫画模式的出现与付费习惯的逐渐形成,为在线漫画平台的发展带来了转机。据统计,目前有妖气的付费漫画约有550部;掌阅的付费漫画达到了4000部,约占平台总作品数的57%;腾讯动漫的付费漫画近2800部;网易漫画的付费漫画总数有近 2000部,约占平台总作品数的50%;快看漫画有500余部付费漫画,但其负责人表示该数量会不断增加。

综合各大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产业报告预测,中国在近3—5年的付费漫画市场将增至30亿-45亿元。相比付费模式形成多年的网文,漫画更易读、“爽感”体验更好、阅读门槛更低,未来的付费规模甚至比网文还要大。

付费才能激励优秀的作品和人才

漫画制作公司与核心画手采用合伙人模式

付费漫画模式的形成,不仅是在线漫画平台的“救世主”,也是漫画内容制作方(CP公司)的福音。记者为此采访了两家专注于付费动漫的本地漫画CP公司,他们均认为,付费漫画有利于整个漫画行业生态的优化。

对于《元尊》漫画做出的付费决定,杭州有鹿文化CEO蔡劲感同身受,“两年前大家看漫画都是免费的,内容方只能通过平台方、杂志社、出版社获得稿费,无法为优秀的作品提供合理的回报;长此以往,创作者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凭爱好来支撑的事情不可能发展成为健康的市场。”他认为,付费是检验作品的试金石,“用户用钱来投票才是最公正的,能激励优秀的作品和人才不断涌现”。

蔡劲表示,去年公司总收入达到了1000万元以上,预计2018年全年付费收入将增长至2500万,头部作品的贡献比较明显,旗下单部作品在全平台(腾讯、网易、快看等)的月流水峰值均超过100万元。“我们与平台的合作模式主要采用签约分成,不同平台分成比例不同;若是全平台投放,多数是五五分成,独家投放的收益更高,CP公司与平台的分成比例多数是六四、七三。”

作为付费内容行业的资深从业者,杭漫文化总编蒋天允去年开始创业做漫画,正是看好国内付费漫画市场的前景。目前,杭漫文化旗下有40多部全网点击量达5000万的漫画作品,10多部点击量超1亿的漫画作品;还有7部漫画作品,全网点击量在20亿以上。去年公司总利润达到1400多万元,其中章节解锁付费的收入约800万元。

其中人气最高的少女漫画《光芒万丈不及你》,仅在QQ动漫平台上的点击量就达到30多亿,订阅人数达150万人,人气排名跻身全网前十。据蒋天允透露,这部漫画作品除去平台的提成与其他渠道推广费用,一个月的章节解锁付费收益就高达50万元。

可见,通过付费模式,动漫创作能够更快、更直接地盈利。在这样的体系中,大多数漫画作者脱离了稿酬分成这一固定收益模式,并从过去的单打独斗转向机构化。蔡劲介绍说,相比以往那些入不敷出被迫转行的优秀画手,有鹿的画手都有不错的收入水平,目前主笔月收入最高可达3万元。

“画手作为独立个体很难在市场上生存,因为一部优秀的漫画往往需要5-6个人合作完成,现在一个资深漫画助理的月工资都是一万元起步,能负担这笔费用的独立主笔画手很少,而且也没有精力兼顾前端的内容创作及后端的商业变现。”蒋天允说,杭漫文化采用的是合伙人模式,为核心画手组建个人工作室,由公司提供场地、帮忙招助理团队,并负责作品包装、营销与渠道宣发等等,画手不仅能拿到预付费,还能分配到工作室的股份,享受后续的分成收益。这样一来,画手就能更加专注于创作,生存状态大大改善。据了解,杭漫旗下主笔的平均月收入能达到5万-6万元。

漫画作品IP化并不容易

目前最好的变现模式是内容付费

虽然国内的付费漫画模式渐成气候,但相比于付费阅读习惯成熟的海外市场,仍处在萌芽状态。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想要用户心甘情愿地为作品“掏腰包”,作品本身的质量必须过硬。

不过,目前行业内只有30%的头部画手,其余70%画手的作品尚经不起市场考验,“一旦开通付费,很有可能面临无人阅读的尴尬境地。”

在内容付费模式出现之前,漫画的版权出售与IP改编曾被视为行业商业变现的“救命稻草”。但从国内来看,漫画行业还未出现IP运营的头部企业。由腾讯文学与原盛大文学整合而成的阅文集团作为一个文学IP培育平台,被漫画行业视作IP孵化的领路人。

记者观察到,虽然其授权改编的《鬼吹灯》《青云志》《微微一笑很倾城》《老九门》等影视作品均获得不错的点击量,但在其公布的2017年财报中,版权运营收入为3.66亿元,仅占总收入的8.9%,其主要收入仍来源于用户直接的阅读付费,收入为34.21亿元,占比高达83.5%。

对此蒋天允表示,虽然IP孵化是大家所期待的发展方向,杭漫也积累了许多优秀作品,并希望将其转化为IP;但对于漫画行业来说,目前最好的变现模式依然是为内容本身付费,也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势。

蔡劲同样认为,由于IP孵化的周期较长,当前对于漫画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变现渠道。但他也表示,付费模式能从更高维度验证作品质量与IP化的成功率,这对于漫画内容制作方、平台方以及合作的出品方来说,都是一种更有价值的参考。

(每日商报 记者 茹雪雯 刘婧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