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身里有寄生虫有啥好奇怪的,又不是第一次听说,照吃不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生鱼片有没有寄生虫?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鱼片有没有寄生虫(生鱼片里的寄生虫)

生鱼片有没有寄生虫

刺身里有寄生虫!

有啥好奇怪的,又不是第一次听说,照吃不误!

且慢!吃之前您还是得了解下鱼体内有哪些寄生虫,哪些容易人鱼共患,怎么预防?

我们先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1:广东省深圳市一女子在家忽然腹痛难忍,于是她赶忙到附近医院进行治疗。在检查的过程中,医生发现该女子的胆汁里存有寄生虫和虫卵。据悉,患者非常喜欢生吃三文鱼,2019年12月份,患者儿子给她买来了很多生鱼肉。她吃了很多。医生怀疑这次犯病跟上次大量食用生鱼肉有关。

案例2:日本东京一名25岁的女患者到医院就医,称自己的喉咙不舒服并有刺痛感,医生检查后发现她的扁桃体里有一条还活着的蠕虫。最后医生通过手术,用从她的扁桃体中取出了一条长38毫米、宽1毫米的黑色蠕虫。手术后,这名患者的症状迅速消失,这条蠕虫取出时仍是活着的,经辨认,是一种蛔虫,能够藏身在生鱼片或生肉里。原来这名女患者,在手术前5天,她吃过多种生鱼片。医生们表示,这条蠕虫是第四阶段幼虫,在生鱼片中时还是第三阶段,正是它引发了女患者的咽喉疼痛。

案例3:二零一七年日本一男子由于常年大量进食生鱼片,引起头痛并瘫痪卧床不起,医生在给他进行开颅手术时,惊奇地发现,他的头颅内密密麻麻地生长了大量鱼类寄生虫。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上的一篇分析研究论文揭示:1978~2015年间,全球范围内寄生在海洋生物体内的异尖线虫数量增长283倍,这无疑给喜欢吃生鱼片的人敲响了警钟。

听到这些,肯定很多人要问,既然有这么多的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吃刺身?

从营养学角度说,生鱼肉没有经过传统的炒、炸、蒸等烹饪方法,因此营养物质完全没有流失,生鱼肉每100g中有将近19g的蛋白质,也含有比较丰富的微量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相关科学研究发现,很多的维生素在经过烹饪之后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流失,生鱼肉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另外,生鱼肉也有一定的促进人的食欲的作用,因为没有经过烹饪,它不会那么油腻,是更加符合现代人的一些口味的。是一道极富营养的菜肴。

那么鱼虾身上有哪些寄生虫,哪些属于人鱼共患?

淡水鱼虾寄生虫的世界很丰富多彩包含:中华鳋、锚头鳋、车轮虫、隐鞭虫、口丝虫、斜管虫、小瓜虫、毛管虫、毛细线虫、球虫、舌杯虫、吸管虫、碘孢子虫、粘孢子虫、钩介幼虫、血居吸虫、三代虫、九江头槽绦虫、舌形绦虫、变形虫、棘头虫、鱼怪虫、棘带吸虫、尾孢虫、纤毛虫、指环虫、伪指环虫、舌形条虫……等等。

海水鱼虾寄生虫有:鱼鲺、异尖线虫、日本海裂头绦虫、大复殖孔绦虫、肤孢虫、微孢子虫、黏孢子虫、隐核虫、杯体虫、瓣体虫、布鲁克虫、丽克虫、盾纤毛虫、涡虫、贝尼虫、海盘虫、拟合片虫……等等。

寄生在鱼类身上的寄生虫种类很多,但其中很大部分是只对鱼虾类有害的,这些寄生虫是鱼类养殖业特别关注的,但我们这里主要讨论生食鱼虾可能会遇到的寄生虫,生吃淡水鱼虾容易感染的寄生虫有:肝吸虫、横川后殖吸虫、阔节裂头绦虫、颚口线虫类、棘口吸虫、异形吸虫等。这里我们挑最多感染的肝吸虫来说:肝吸虫也叫华支睾吸虫,于1874年首次在加尔各答一华侨的胆管内发现,1908年在我国证实该病存在。1975年在我国湖北江陵西汉古尸粪便中发现本虫虫卵,继而又在该县战国楚墓古尸发现该虫卵,从而证明华支睾吸虫病在我国有2300年以上的历史。

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胆管内。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于粪便排出,在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在螺体消化道孵出毛蚴,穿过肠壁在螺体内发育,经历了胞蚴、雷蚴和尾蚴3个阶段。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类,华支睾吸虫对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类的选择性不强,国内已证实的有12科39属68种,侵入鱼体内肌肉等组织后发育为囊蚴。囊蚴进入终宿主体内至发育为成虫并在粪中检出虫卵所需时间随宿主种类而异,人约1个月,犬、猫约需20~30天,鼠平均21天。人体感染后成虫数量差别较大,曾有多达21,000条成虫的报道。成虫寿命可达30年,可能会导致肝硬化和胆管炎。而且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无性别、年龄和种族之分,人群普遍易感。

生吃海水鱼虾容易感染的寄生虫有:异尖线虫、日本海裂头绦虫、大复殖孔绦虫、旋尾线虫、库道虫等等,日本出现的鱼类寄生虫食物中毒案例中,排名第一的罪魁祸首是异尖线虫,

异尖线虫是一类成虫寄生于鲸、海豚、海豹等海栖哺乳动物消化道,幼虫寄生于海栖鱼类的线虫,呈世界性分布。感染人体可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致异尖线虫病 。异尖线虫 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入海水中,脱皮两次发育成第一期幼虫,第一期幼虫被第一中间宿主甲壳类动物如磷虾等吞食在其体内进一步发育为第三期幼虫,即感染期幼虫。当甲壳类动物被第二中间宿主鱼类或软体动物等吞食后,感染期幼虫寄居在其肌肉或腹腔中,虫体盘曲于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纤维囊内。继而被终宿主鲸等捕食后,幼虫即钻入其胃壁,在其胃内经过两次脱皮继续发育为成虫。人不是异尖线虫的适宜宿主,但幼虫可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各部位。人摄入了含幼虫的海鱼和海产软体动物而感染。2013年我国报道了首例异尖线虫感染病例。国内市售海鱼中,发现鲐鱼、小黄鱼、带鱼等小型鱼体肌肉或器官组织内的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高达100%;从东海和黄海获得的30种鱼和两种软体动物发现带幼虫率为84%。可见在我国人群有很大的感染异尖线虫病的潜在危险性。

人作为高等动物,站在食物链顶端,看着挣扎在底端的寄生虫们,似乎充满控制感,但其实每个选择都不轻松,了解越多,困惑越多,爱吃刺身的你怎么办?

有人说调料可以杀死寄生虫,,多吃点芥末就可以了。其实不然,科学家们研究过各种调料对寄生虫的有效性。在实验中用3克每毫升的芥末水浸泡45-55分钟,倒是能有效杀死寄生虫,但是我们吃的时候也只是蘸一下,时间很短。在醋和酱油里,寄生虫都是按天存活的,倒是高浓度的白酒,在半个小时以上会把寄生虫杀死,但谁会把新鲜的鱼片放酒里泡半个小时再吃呢?

无论用盐、醋、酒、酱油、芥末都不能迅速杀死寄生虫,所以指望调味料来拯救刺身的世界不是个靠谱的选择;

听到这里,很多人的想法是以后再也不要吃刺身了,别急!吃还是可以吃的,只不过您得自己多辨别:健康的刺身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店家的选择,在日本,制作成刺身的食材都是需要经过很严格的筛选的,通常会送到防疫部门检验,在经过一系列的杀菌手段将寄生虫消除掉很大一部分。所以选择正规的有口碑的商家很重要,在日本每年发生的寄生虫感染事件也是不少的,只不过他们的医疗手段比较专业,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所以死亡人数自然就很少了。

在中国,这种刺身文化只在局部地区流行,像两广地区就比较喜欢用淡水草鱼做生鱼片,没有经过严格的检疫,各家都是以自己的标准操作,处理方式和环境也参差不齐,大家最好谨慎选择。

其次是食材的选择:刺身最好是选用优质的海水鱼,海水鲑、鳟类常见的寄生虫是异尖线虫、日本海裂头绦虫,它们都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冷冻杀死,所以经过适当冷冻处理的海水鲑、鳟类鱼寄生虫风险较小。为了保证生食鱼类的健康,现在普遍采用急速冷冻的方法杀死大多数寄生虫,日本东京都福祉保健局等部门对不同寄生虫给出了略有差异的操作建议:

建议零下二十度以下冷冻24小时以上杀死异尖线虫、日本海裂头绦虫

建议零下二十度以下冷冻4小时以上杀死库道虫

建议零下三十度以下冷冻4天以上杀死旋尾线虫

综合以上得出,杀死海水鱼寄生虫最佳处理方式为零下三十度冷冻96小时以上,为最佳方法。

目前国内很多养殖的淡水三文鱼,是直接鲜活供应餐厅,很多餐厅为了吸引顾客采用现杀,用冰盘盛放供顾客食用,并无除虫的过程,而且日本东京都福祉保健局等部门针对肝吸虫、横川后殖吸虫等淡水寄生虫:没有冷冻建议,因为冷冻方法不适用于吸虫类,相比线虫、绦虫,吸虫对冷冻抵抗力更顽强。曾有研究表明,即使在零下二十度冷冻7天也不能完全杀死肝吸虫。欧盟食品安全局对肝吸虫给出的建议是加热食用,肝吸虫的幼虫在75度的热水中加热3分钟就会死亡。

所以,建议喜欢吃生鱼片的朋友,还应定期到医院做寄生虫感染检查,预防总比爆发好。

除了生鱼片里面的寄生虫,还应特别注意鱼虾刺身所携带的细菌、病毒、真菌、重金属等病害。

2016年,广东一名男子因生吃贝类出现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不适,入院抢救无效死亡。这名男子生前曾与朋友一起生吃海鲜,不久就出现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的症状,第三天入院治疗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医院出具的死亡诊断书结论为:创伤弧菌败血症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症。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严重警告:生食贝类十分危险!高危人群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可感染创伤弧菌,从而导致败血症,严重者甚至发生死亡。

总之,对于刺身或生食的鱼虾大概率含有的寄生虫、病原菌等,在这个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年代,大家不要贪图一时享受,敬而远之为上策!最后,祝大家每天都健健康康,开开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