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三结义为啥关羽成了神(桃园三结义说好的同年同月同日死)(1)

关羽关云长,可能是在中国甚至是海外名气名气最大的一个武将了,全国各地到处都有关帝庙,更是让这个三国时期的人物,长期以来受到人们不断的尊崇和朝拜。

在民间更是形成了拜关二爷的传统,尤其是刀头舔血生死攸关的职业,大家出发前都会拜一拜关二爷,电影无间道里更是出现了警署和黑社会办事钱都在拜关羽的镜头,关羽可以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但事实上有关关羽的很多事情,大家知道的都是错的。

关羽的众多事迹中,大多数都是虚构的,面对这么一个如此熟悉的人物,其实大家对他还是很陌生的,那么关羽的真实人生轨迹到底有哪些呢?

桃园三结义为啥关羽成了神(桃园三结义说好的同年同月同日死)(2)

(1)关羽的真与假

一 《三国演义》大家的一个经典场景就是“桃园三结义”,这是刘备集团最重要的戏码,也是被后人无数次提起的忠义的开始,以至于后来所有人结拜为异性兄弟的时候,都要拜关羽。

这个场景同时还意味着底层出身的刘关张兄弟三人开始了一连串艰苦卓绝的创业故事,所以很多底层青年,每每仿效桃园三结义的时候,一方面是希望能有刘关张一样的兄弟情,更重要的是有内心潜意识里则是希望有刘备核心集团那样的功业。

很可惜这个故事完全是杜撰的,史书上倒是说“过关羽与(刘)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这是这是刘晔对曹丕所说的,代表了其时一般人的看法。

三国志关羽传里面则说刘关张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只是说这个刘备这个草台班子刚搭建的时候,核心成员的关系是非常好的,至于非常戏剧化的桃园三结义是没有的。

二 关羽的个人单挑战绩大部分都是假的,“温酒斩华雄”这个关羽的成名战,实际上史书上明确记载华雄是被三国猛人孙坚杀死的。

杀颜良诛文丑,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这些听起来很过瘾的事情,事实上也就只有颜良是关羽杀的,文丑跟他完全没有关系,其他的根本就是杜撰。

还有关羽威名远播的兵器青龙偃月刀,也是不可能存在的,汉代冶铁的温度达不到可以铸造出厚重的大刀,而且据考证那个时代根本就没有长柄刀,所以鼎鼎大名的青龙偃月刀也只不过是后人的杜撰而已,目的还是为了突出关将军个人的武功了得。

但有一点是非常肯定的,关羽在三国时代的确是公认的猛将,这话当然别人说出来才更有信服力,曹操的重要谋士程昱、刘晔,以及孙权大将周瑜都夸过关羽,所谓“关羽、张飞皆万人敌”,“关羽、张飞勇冠三军”,“关羽、张飞熊虎之将”。这话出自敌方阵营可信的还是非常高的。

桃园三结义为啥关羽成了神(桃园三结义说好的同年同月同日死)(3)

三 关羽作为一名高级将领完全不合格。

关羽是刘备集团的核心成员,属于高级将领,让他负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荆州,是整个诸葛亮三分天下一统中国,最核心的位置,有了四川和荆州刘备最后才能统一中国,丢了荆州也就相当于绝了出蜀的通道,基本上刘备的败局在关羽丢了荆州的时候就一定注定了。

他不是一个普通战将,而是镇守一方(荆州)的统帅。但他偏偏认识不到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布局,竟然不知联吴的重要,一味大骂吴国为“吴狗”。

孙权派人求亲,这是政治联盟的一种人质纽带,关系重大,你不答应,可以婉言推托,但他却丢下污辱孙权的话:“虎女怎能嫁犬子?”在感情上伤害了盟国盟军。

关羽对内轻慢士大夫是出了名的,他跟张飞正好相反,张飞是对士兵不好对高级人员好,关羽是对下层士兵好,但是对高级人员不好,这更说明了草莽的性格,虽说张飞最后因为对士兵不好横死了,但这个绝对是属于小概率事件,一个镇守一方的大员,不懂得管理部将,本身就是不合格的

最后导致得罪糜芳、傅士仁这两个侧翼(守江陵、公安两地)将领,结果这两人投降了吴国,关羽一下子落入孤立无援的绝境之中,以致变成吴军的俘虏,被送上断头台。

基本上关羽史书上的形象可以总结为,一个武力值不错的将军,但却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军事统帅,对内不能约束下属,对外则完全不知道本国战略,这么一个史书上记载的很明白的人,民间仍奉之为战神,秘密结社的团体也祀之为盟主,实在令人费解。

桃园三结义为啥关羽成了神(桃园三结义说好的同年同月同日死)(4)

(2)假关羽就是真关羽

关羽的最终形象其实是被《三国演义》树立的,这本书的基调就是尊刘贬曹,而且罗贯中先生为了体现尊刘贬曹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字里行间处处都能体现出来,不但夸大战功,编造故事,塑造了刘备集团被神话了的诸葛亮和完美无缺的关羽。

《红楼梦》里说过一句话叫“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关羽这个人历史真实可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个书中和传说中的关羽才是民众心目中的关羽,甚至来说这千百年来,那个不断不塑造被神话的关羽才是真关羽,至于史书上的关羽,早就被人遗忘的一干二净,仿佛根本不存在。

所以每当我们想起关羽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是,赤兔马偃月刀,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华容道上放曹操,小人背叛败走麦城,宁死不屈鬼魂索命,这些构成了我们心目中的关羽。

随着时代的演变,这些慢慢变成了“真”关羽,我们对关羽的认知都是上面的情节,史书上写的基本上没人会在意,所以说对于关羽而言讨论真假意义不大,但我们说关羽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说那个《三国演义》里的关羽,至于其他很对人并不关系。

但是问题来了,就算是按照关羽所有的被塑造的事迹,关羽也是一个失败者,而且是死的很冤,论义气刘备张飞跟他不相上下,为什么关羽最后成了关帝封了神,到处建庙,刘备张飞则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历史人物呢?

最初可能大家都差不多,但最终关羽多做了一件事,最终成了压倒天平的一根羽毛,从此天平倾斜并不断扩大,曾经差不多的人物距离被越拉越大,这件事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华容道事件。

桃园三结义为啥关羽成了神(桃园三结义说好的同年同月同日死)(5)

(3)感情是一切的归宿

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崇拜关羽,最终让关羽在三国名将辈出时代脱颖而出的,是华容道私自放走曹操事件,当然这里首先要说明的事,这件事也是三国演义或者是更早版本的杜撰,史书上是根本没有的事情。

中国人崇拜两张与众不同的脸,黑脸包公和红脸关公,这其实是一种集体的感情寄托,在险恶的长期的险恶生存环境下,中国人总希望有那么一个人来作为自己的依靠,心里总是期望有人能帮主自己一下,所以对于朋友总是倾注了过多的感情,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是中国人典型的思维模式。

于是,寻找心理靠山、情感靠山,便成了中国文化性格中的一种基本走向,在这种基本心里模式作用下,忠于朋友的关羽便成了中国民众的人格之神。

最典型的就是三国时期人才大流动,良禽择木而栖在当时很普遍,但是关于一直跟着刘备,这在那个充满投机、背叛、伪装、溜须拍马、玩尽权术的时代里,他却堂堂正正,始终遵守这和刘备、张飞的兄弟之间的诺言,无论什么诱惑,包括爱才如命的曹操对他的隆重礼遇,也未能使他放弃兄弟结盟时的承诺。

桃园三结义为啥关羽成了神(桃园三结义说好的同年同月同日死)(6)

关键性问题来了,华容道上放了曹操,这算不算是对刘备的背叛,这里有个前提是,诸葛亮让关羽立了军令状,如果关羽放了曹操,回去之后就是死罪。

但是面对曹操的一句“关将军别来无恙”,关羽的心里其实有一种泪奔的感觉,如果关羽跟的不是刘备,这么一个绝对不肯屈居人下的大哥,关羽和曹操其实可以相处的很好,而且大家当年都是一起灭过黄巾打过董卓的人,曹操本来就是收留过刘备的人,尤其是对关羽那绝对是好的无以复加,面对曾经的一切,曹操“奸猾”,一句别来无恙彻底戳中了关将军的软肋。

在长期大环境无法控制和预期的情况下,中国人对于小的感情的预期其实非常明确,知恩图报义薄云天成了小环境下的最高准则,在义气面前,什么中间善恶都是可以放在一边的。

最后关羽放了曹操,这可不是一般的放,是关羽冒着被诸葛亮杀头和奚落的风险,放了曹操,为的就是曾经曹操对关羽真的很不错,他关羽不能做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从此关羽超过了刘备张飞赵云,在人们心目中地位彻底拔高了。

我们对关羽的崇拜归根结底是对“情”的崇拜,只有情是离我们最近的,是能够看见的感受的到的,其他的忠孝仁义只在书本上说说而已。

桃园三结义为啥关羽成了神(桃园三结义说好的同年同月同日死)(7)

关羽的这个动作完全可以参考《鹿鼎记》里的韦小宝,韦小宝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不肯伤害任何一个对他好的人,康熙对他好,茅十八对他好,天地会对他好,但是这些人又完全是水火不容的,对得起这一个就没法对得起另一个,韦小宝就是想对所有人都报以最真诚的感情回报,最后差点断送了所有的一切。

直到现代社会还有《鹿鼎记》这样的书,你就能明白大家为什么对关羽如此崇拜了,在心里深处,大家还是喜欢有情有义的人,对于薄情寡恩大义灭亲的人,中国人从骨子里是不喜欢的。

关羽放走了曹操,中国多了一个超越成败的英雄,多了许许多多关帝庙,多了一个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寄托。

桃园三结义为啥关羽成了神(桃园三结义说好的同年同月同日死)(8)

(4)封神

关羽的接受程度是全社会的所有阶层,世俗上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要拜关二爷,更重要的是儒释道三教都把关羽抬得非常高,儒家把关羽封为武圣人,道教把关羽称作关圣帝君,佛教还封关羽做了护法伽蓝。

当然这个封神的过程是一层一层不断累加上去的,佛教里故事是这样的:

隋代天台山智者大师,在禅定中,见一无头将军,大声呼喊,还我头来,还我头来,智者大师问你是何人,他回答我是关云长,智者大师说,你要别人还你的头,你杀了那么多人,他们的头找谁来要?

关羽于是发忏悔心,求智者大师开示,智者大师即为其说法,关羽当下求受三皈五戒,并且发愿永护佛法.

于是关于成了佛教中常见的二位护法神,另一位是韦陀。

国家层面则是不断的提高关羽的地位,最明显的就是给关羽不断上封号和在武庙的地位不断提高,开始只是作为武庙中陪着姜子牙这个武圣人的一位,慢慢的地位越来越高,最后超越了姜子牙和岳飞,成了武庙中的武圣人。

朝廷也不断的给关羽上封号,最长的封号是光绪五年加封的“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全国各地不断建庙,清末时的统计,全国记录在册的关帝庙不下几万座,远远多于孔庙的数目,而他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更是超过了孔子。

历经1700多年,多少英雄匆匆而来匆匆而过,改朝换代尊卑起伏,只有关羽长存,最终被人们塑造成至神、至圣,万世仁及神奇。

桃园三结义为啥关羽成了神(桃园三结义说好的同年同月同日死)(9)

总结: 关羽被人崇拜,并不在于其功过是非成败得失,最主要是因为他的义薄云天,对朋友一片赤诚之心,加上小说的渲染,真实的关羽已经慢慢模糊,大家崇拜的其实是那个经过层层加工和想象之后的关羽,这就是世道人心的力量,这就是大众对感情的基本诉求。

所以很多事不要太纠结,真与假之间没那么重要,就像妖猫传里说的那样,长恨歌里的故事是假的,但是感情是真的,这就足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