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五岁知经,九岁能诗,十五岁从军,十七岁殉国。

他兵败被捕,清廷派大汉奸洪承畴劝降,他义正言辞,洪承畴被说的哑口无言。

他宁死不屈,终成一代英名。

他就是明末的少年英雄夏完淳。

夏完淳几岁死的(抗清义士夏完淳为何觉得对不起十八岁的夫人)(1)

夏完淳是明末名士夏允彝之子,陈子龙之徒。生于崇祯四年(1631)。在其父其师抗清失败,先后投水殉国之后,十五六岁的夏完淳接过义旗,联络各方,意图再举。然,终被搜捕,于朱由榔永历元年(1647)被杀于南京,时年十七岁。

夏完淳从小受父亲忠义、名节思想的熏陶,忠于大明王朝,至死不改志。他十四岁就跟随父亲抗击清军,辗转多处作战。明朝灭亡后,他的父亲夏允彝以身殉国,他又跟随老师陈子龙继续抵抗清军。十六岁兵时败被俘。

夏完淳几岁死的(抗清义士夏完淳为何觉得对不起十八岁的夫人)(2)

公元1647年,年少的夏完淳因为被汉奸的告密,被清兵抓捕。后来被押到了南京,整整在监狱里被关押了八十天。令人佩服的是,小小年纪的夏完淳聪慧过人,视死如归。始终没有向敌人妥协,在最后一次大堂审问之时,高案上坐着的就是著名的洪承畴。洪承畴早就听说过夏完淳江南第一神童的威名。他心里也是想把这个绝世神童招入自己麾下,希望他可以给清廷效力。然而,令洪承畴万万想不到的是,十六岁抗清神童明明知道上面坐的就是洪承畴,却指着他骂道:我知道我大明朝有一个洪亨九先生,壮志凌云,是个英雄豪杰,当年就松山大战,他身先士卒,最终以身殉国难,震动天下。我钦佩他的忠烈,我年纪虽小,但是杀身报国,怎能落在他的后面?(洪亨九就是洪承畴)

夏完淳几岁死的(抗清义士夏完淳为何觉得对不起十八岁的夫人)(3)

夏完淳的这番话,让坐在上面的洪承畴啼笑皆非,让他如坐针毡,满头冷汗,不知如何是好。衙役以为夏完淳真的不认识洪承畴,于是说道:你可知道堂上坐着的是谁?他就是洪承畴大人。夏完淳呸一声,说:“亨九(洪承畴字)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曾经御祭七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呜咽。汝何等逆徒,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魄!”

说完,夏完淳指着洪承畴大畜生,骂个不停,洪承畴一脸死灰,面无表情,十分沮丧,下令将夏完淳处决。夏完淳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年纪最小的忠烈之士。

夏完淳几岁死的(抗清义士夏完淳为何觉得对不起十八岁的夫人)(4)

死前,他在狱中给妻子写信,表达了才“二九之期”的妻子的抱歉之情,我们三月才结婚,便遭逢大变,我去抗清,而你,不得不回自己家里生活——新婚不能同乐,我做丈夫的,实在是做得不好啊。这封诀别信,至今读来,仍旧催人泪下。

少年儿郎英雄胆!拂去三百年的风烟,你朝露般的生命定格于,南京西市,初秋的街衢。

曾经横溢的才华,曾经报国的雄心,如秋叶般凋零。五岁诵经史,七岁赋诗文,早慧的神童扬名京师,交结豪雄,游历山川,家世渊源,父慈母爱,成长路上惠风和畅,烽烟起,繁华息,国破家亡,偷得浮生,风雨中,偏要扯起复兴的旗帜,追随民族义士抗清的脚步,父殉节,不能停驻你前行的决心,思乡情切,探母在家门口。

夏完淳几岁死的(抗清义士夏完淳为何觉得对不起十八岁的夫人)(5)

叛徒的出卖,从此生死两重门,辗转囚徒路上,相逢旧至交,惊见变节者。大堂之上,交锋洪承畴,高官厚禄,视如粪土,钢铸的意志不曾屈服酷刑的磨折,血泪横流,化作惊世名篇。

最后清廷通报夏完淳的罪名是“通海寇为外援,结湖泖为内应,秘具条陈奏疏,列荐文武官衔”。临刑时,夏完淳立而不跪,神色不变,刽子手见了吓得战战兢兢,不敢正视,过了很久,才持刀从喉间断之而绝。

(欢迎关注看一下我的其他百篇精彩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