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等,

是我国传统的风味蛋制品,

也是菜品搭配界的宠儿。

100种松花蛋配方(美味的五里源松花蛋)(1)

皮蛋瘦肉粥、皮蛋黄瓜汤、尖椒皮蛋,

说起这些菜大家是不是都要流口水了?

100种松花蛋配方(美味的五里源松花蛋)(2)

作为一名焦作人

相信大家对“五里源松花蛋”一定不陌生

可论起它的起源和制作

可能有很多人会不知道

今天

带领大家了解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

修武县——五里源松花蛋制作技艺

五里源松花蛋产于修武县五里源乡马坊村,曾为皇家贡品,享誉中华大地。五里源松花蛋的起源有段美丽传说。相传五代时期燕王刘守光的丞相刘海因看破红尘,托病弃官来到风景秀丽的马坊村居住。马坊村多泉水,以马坊泉最负盛名。刘海在马坊泉巧戏三脚金蟾、智盗宝莲而成仙。

100种松花蛋配方(美味的五里源松花蛋)(3)

金蟾被戏、修炼莲花被盗,三脚金蟾恼羞成怒,大施法力,将原本清澈的马坊泉变得浑浊不堪,水虫遍布,百姓怨声载道。刘海在天宫闻讯,带仙鸭下凡,捉食水虫,还马坊泉清澈原貌。又命仙鸭在泉底产蛋,用独门手法制成名为“丑鸭”的仙蛋回报百姓,并将仙蛋做法传于民间。金大定年间(公元1161—1173),民间食品制作艺人李通在“丑鸭”仙蛋制作工艺的基础上,采集云台山特有山柴烧制成灰,取当地土碱,加之稻糠,使制成的马坊泉鸭蛋外观晶莹明亮如琥珀,蛋心花纹图案如松枝、柏叶,被当地人称作松花蛋

100种松花蛋配方(美味的五里源松花蛋)(4)

从刘海戏蟾制蛋的民间传说到李通改良制作以来,五里源松花蛋的制作始终承袭了祭拜先人的古训。制作前,制作者均闭门谢客,保持清静,充满虔诚。在礼房顶礼膜拜,祈求刘海和先祖保佑产品制成后出现松枝、柏叶花纹。百天制作期满,再行净手祭拜,祷告成品蛋完好无损,味道鲜美。

100种松花蛋配方(美味的五里源松花蛋)(5)

制作松花蛋的第十三代传人李国顺,今家中仍设有礼屋,供奉着刘海和先祖的牌位,保持着传统的礼仪文化。五里源松花蛋的制作原料配方也非常讲究且秘不示人,保留了松花蛋制作配方的原汁原味;制作传承方式极为严格,每道工序、每个细节严遵古训,保持了传统名牌食品传承的严肃性。制作器具虽简陋古老但工效实用,产品做工精良,每枚成品蛋几乎都是一件上好的艺术品,保持了松花蛋几百年来在消费者中的良好质量信誉。

100种松花蛋配方(美味的五里源松花蛋)(6)

“泉以村名,村以泉富”,勤劳智慧的马坊村人充分发挥自然优势,书写了他们养鸭致富的美好画卷。放养的鸭子在马坊泉中幸福生活,享受着寄生于泉石表面俗称“活石头”的水虫的美味佳肴,它们所产的鸭蛋不但个大皮薄心红,营养颇丰,而且经特殊加工制作,赋予了五里源松花蛋精美的蛋心松花图案、晶莹剔透的外观和清爽鲜美的味道。

100种松花蛋配方(美味的五里源松花蛋)(7)

五里源松花蛋的制作工艺是修武县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灵山秀水赐予修武县的一笔宝贵财富,是中华传统美食文化中的古老奇葩。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发展,五里源松花蛋已闻名全国、享誉中华,成为修武县发展手工食品业的亮点项目,非常值得发掘整理,传承发展。

100种松花蛋配方(美味的五里源松花蛋)(8)

2007年2月,五里源松花蛋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