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皮病以皮肤和多器官炎症和广泛纤维化并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硬化,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是一病谱性疾病,一端为局限性硬皮病,内脏不受累;另一端是系统性硬皮病累及多系统,在两极之间可见一些中间型。

怎样判断是否得了硬皮病(详细了解硬皮病的表现)(1)

病因和发病机制

尚不十分清楚,多认为与原发性血管异常、自身免疫机制异常、胶原代谢紊乱和感染有关。

临床表现

1. 局限性硬皮病

(1)局限性硬斑病:

占局限性硬皮病约60%。①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腹、背为常见,其次四肢和面颈部;

②表现为一片或几片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的水肿性淡红或紫红斑片,之后逐渐扩大硬化、颜色变为淡黄色或象牙色;

③经过缓慢,皮损变硬,表面蜡样光泽,最终为白色或淡褐色萎缩性瘢痕。

(2)带状硬皮病:

怎样判断是否得了硬皮病(详细了解硬皮病的表现)(2)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常沿单侧肢体线状或带状分布,常为单条,有时可有多条。在额部和头皮,皮损通常呈刀劈状,称刀砍状硬皮病。有时皮肤、皮损下的肌肉,甚至骨骼亦可累及而萎缩,病损附近的关节可挛缩影响功能,严重者同侧面部偏侧萎缩甚至伴同侧舌萎缩等。

(3)点滴状硬皮病:

多发生于颈、胸、肩、背等处。损害为绿豆至黄豆甚至五分硬币大,集簇性或线状排列,呈珍珠样或象牙白色的发硬小斑点,表面光滑发亮,圆形稍有凹陷,周围有色沉,时间长久可发生萎缩。此型约占13%。

(4)泛发性硬皮病:

本型较为少见,皮疹类似硬斑病,但病变面积大,分布广泛而无明显系统损害。好发于胸、腹、四肢近端,亦可发于身体的各个部位。

怎样判断是否得了硬皮病(详细了解硬皮病的表现)(3)

2. 系统性硬皮病又称系统性硬化症,除皮肤外,还累及血管、肌肉和内脏。好发年龄30~50岁。分为局限性系统性硬皮病和弥漫性系统性硬皮病。

(1)肢端型与弥漫型硬皮病:

两者属于一个病,不同点在于肢端型几乎都有雷诺现象,皮损开始于手、足、面等远端部位,呈向心性伸展至前臂、小腿、胸骨上区,躯干受累较少,受累范围相对局限,进展速度较慢,内脏受累较轻,预后较好。而弥漫性硬皮病常从胸部开始,向远端扩展,雷诺现象少,内脏受累较多、较重,病变进展快、预后差。

1)首发症状:

约有70%病例的首发症状为雷诺现象,可先于皮肤损害1~2年或同时发生。

2)皮肤病变:

分为水肿期、硬化期和萎缩期。水肿期:皮肤紧张变厚,皱纹消失,肤色苍白或淡黄,皮面温度偏低,呈非凹陷性水肿。硬化期:水肿期进一步发展,皮肤增厚发生纤维化,手指和手背发亮、绷紧,表面有蜡样光泽,手指皮肤横纹不清楚,毛发稀少,不出汗,皮肤不易捏起,口周出现放射状沟纹,面部似面具。

逐渐手指变细,末节手指变尖变短,呈“腊肠样”指。萎缩期:皮肤损害萎缩变薄如羊皮纸样,甚至皮下组织及肌肉也发生萎缩或硬化,紧贴骨膜形成木板样硬片。其他皮肤改变有:弥漫性色素沉着或局限性的色素脱失、毛细血管扩张、皮肤钙质沉着等。

怎样判断是否得了硬皮病(详细了解硬皮病的表现)(4)

3)内脏损害:

食道受累后45%~90%可出现吞咽困难、呕吐、食物返流。食欲缺乏、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等。肺广泛肺间质纤维化,肺活量降低,5%~10%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心血管系统受累产生呼吸困难、心悸和其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体征,心肌硬化会产生传导改变,也可出现心包炎、心内膜炎等改变。肾脏受累引起蛋白尿、高血压、肾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较少。肌肉可有肌炎的表现,失用性萎缩。骨骼受累表现为晨僵和多关节疼痛。心衰和肾衰是主要死亡原因。

(2)CREST综合征:

是系统性硬皮病的一种亚型,即皮肤钙沉着、雷诺现象、食管受累、指趾硬化和毛细血管扩张。缓慢起病,皮损可仅累及肘膝以下肢体和面颈等特定区域。累及内脏少,预后相对较好。

怎样判断是否得了硬皮病(详细了解硬皮病的表现)(5)

实验室检查

局限性硬皮病实验室检查一般无特异性改变。系统性硬皮病可有缺铁性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快,有时可有蛋白尿、管型尿等。25%~30%的SSc病人类风湿因子可升高,50%~80%的病人有高球蛋白血症。

1. 免疫学检测

ANA阳性率达70%~90%以上,以核仁型为主。抗SCL-70抗体是SSc的标志性抗体,阳性率约20~45%,多见于肺部受累者。抗着丝点抗体阳性,多见于局限性硬皮病、CREST综合征患者(阳性率50%~90%)。抗核糖核蛋白抗体在SSc患者中的阳性率报道约为6.5%。抗PM/Scl抗体阳性提示SSc患者并发多发性肌炎。近年研究提示抗内皮细胞抗体,抗RNA聚合酶Ⅲ抗体和SSc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器官受累有关。

2. 组织病理

局限性硬皮病和SSc的病理改变相似,主要为早期真皮中下层胶原纤维肿胀,真皮和皮下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后期炎性浸润减少,胶原纤维均化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甚至闭塞。皮肤附件明显减少或消失。内脏损害主要为间质及血管壁的纤维化和硬化。

3. 其他检查

食道低张钡剂造影提示食管轻度扩张、蠕动减弱,钡剂通过缓慢,钡剂反流,晚期食管蠕动完全消失。食道动力学检查可观察食管的功能。高分辨率CT可观察SSc患者肺纤维化的程度。心脏超声可以检测SSc患者心脏是否受累,是否有肺动脉高压。甲褶电子毛细血管镜可用于SSc患者的微血管病变、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等。

怎样判断是否得了硬皮病(详细了解硬皮病的表现)(6)

诊断和鉴别诊断

局限性硬皮病主要根据皮损及组织病理进行诊断。系统性硬皮病根据ACR1980年硬皮病的分类标准诊断,具备下列1项主要标准或2项次要标准者,即可诊断系统性硬皮病。

主要标准:近端皮肤硬化即手指及掌指(跖趾)关节,近端皮肤增厚、紧绷、肿胀。次要标准:①指硬化:上述改变仅限于手;②手指的凹陷性瘢痕或指垫组织消失;③双侧肺基底纤维化。

但该标准的敏感性较低,早期很难作出诊断,欧洲硬皮病临床试验和研究协作组织提出了“早期硬皮病”的概念和标准:①雷诺现象;②手指肿胀;③抗核抗体阳性,高度怀疑早期硬皮病;如果具备下列2项中的任何一项就可以确诊为早期硬皮病:①甲床毛细血管镜检查异常;②硬皮病特异性抗体阳性。但应注意与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鉴别。

SSc需和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雷诺病、黏液性水肿、硬肿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嗜酸性筋膜炎等鉴别。硬斑病与白癜风、硬化萎缩性苔藓和瘢痕等相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