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胃里堵得慌,却查不出毛病,中医认为是胃痞病

前几天来了一个中年妇女,一进门就看出来她忧心忡忡的。病人说:“大夫你给我看看吧!我老感觉胃里有东西堵着,下也下不去。我到大医院也查了,也没发现哪里的病,都说我没病,可是我这胃里就是不舒服啊!我就想着看看中医,能不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既然到大医院检查了没发现什么病,说明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一般比较好治。通过询问得知,病人胃里堵得慌,已经有十几年了,一直没当回事,最近严重了才想起治疗。病人只是觉得胃里堵得慌,没有疼痛;脉濡;舌苔偏白腻;胃区按起来没有硬块。

基本判定病人是胃痞病,于是给病人开了半夏泻心汤。

今天病人过来反馈,吃完药之后,感觉胃里通透了,病完全好了。看到病人康复了,在为病人高兴的同时,也希望把案例分享出来,供同道参考。

久治不愈的老胃病的偏方(上热下寒的老胃病)(1)

胃痞病病机分析

胃不仅是一个装食物的口袋,也是血肉组成的实体。前面的文章中已经和大家多次提到,玄府是气血津液精神流通的孔道。而玄府极细微,所以容易闭塞,玄府闭塞,就会出现各种疾病。本案中,正是痰邪阻塞了胃中玄府。胃中玄府阻塞,气血流通受阻,所以病人感觉胃里堵得慌。选用半夏泻心汤,祛痰邪,开玄府,恢复胃中气血畅通,所以能够数剂而愈。

久治不愈的老胃病的偏方(上热下寒的老胃病)(2)

半夏

半夏泻心汤方义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黄连、大枣、干姜、人参、炙甘草组成

在《伤寒论》中,半夏泻心汤证由小柴胡汤证误下而来,从方药组成上看,半夏泻心汤也是由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而来。

小柴胡汤证病在半表半里,尚能通过柴胡、生姜驱邪外出,误用下法之后,邪气内陷化热,而又有误下伤脾,所以去柴胡、生姜,加黄连以清热,加干姜以温脾。从小柴胡汤到半夏泻心汤,既体现出经方用药和病机结合的紧密性,又可以看出经方结构稳定而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久治不愈的老胃病的偏方(上热下寒的老胃病)(3)

干姜

方中半夏味辛,化痰邪,开玄府,为君药。黄芩、黄连,除入里之热。干姜、人参、炙甘草三味正是半张理中丸的方子,补气温脾。半夏泻心汤证,脾阳已伤,邪热虽然入里,但并未深入,呈上热下寒之势。此时用芩连除上热,则怕苦寒下行,更损脾阳;用干姜温脾,则恐辛热上炎,更助邪热。当此两难之际,张仲景匠心独运,在方中加了一味大枣。大枣味甘而腻,张仲景用其壅塞中焦,这样芩连在上清热而不下行,干姜在下温脾而不上扰。七味药互相配合,化痰邪,清邪热,温脾阳,补中气,则痞证得消。

应用要临证加减

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覆代赭汤、黄连汤等都可以看做是半夏泻心汤的变方,这是张仲景示人圆机活法。在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杂病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临证加减,不可死搬硬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