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的皇帝朱由检(明朝最后一个皇帝)(1)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天启皇帝朱由校去世,由他的弟弟,年仅十七岁的朱由检接替了皇位,他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四日,十七岁的朱由检举行登基大典,正式即位,别看崇祯皇帝年纪不大,但是他少年老成,比他那个只会做木匠的哥哥朱由校不知强了多少倍,他即位后,首先要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铲除太监魏忠贤,但是,魏忠贤在朝中经营多年,势力太大了,崇祯皇帝孤军奋战,好在他成熟老练,准备抓魏忠贤时,先放出风声,希望朝廷的大臣们积极响应,国子监监生钱嘉徵,为响应崇祯号召,上书弹劾魏忠贤十大宗罪,崇祯皇帝顺水推舟,下令把魏忠贤赶回老家,三天后,崇祯又发出逮捕令,魏忠贤得到消息后,又惊又怕,半夜吊死在了阜城县的一个小旅馆内,魏忠贤死后,他的余党或被杀,或被关,很快被清洗一空,自此,宦官专权的时代彻底结束,大明有史以来最强大最邪恶的势力被铲除。

赶走魏忠贤,崇祯又启用东林党的部分成员,朝廷里终于暂时稳定下来,下一步就该对付后金的进犯了,他把自己最欣赏的大将袁崇焕从一介平民直接提拔成了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左侍郎,即兵部副部长,停没几天,又把他提拔成了兵部尚书、督师,蓟辽督师的级别是很高的,是除皇帝以外管辖地方权力最大的官员,但是希望越大,失望越深,他第一次召见袁崇焕时,袁就夸下海口:五年可收复辽东!所有的悲剧从此言开始,其实,这只是袁崇焕哄皇帝高兴的一句空话,事实证明,袁崇焕打仗确实很厉害,但是他在政治上很不成熟,他犯了一系列错误,为自己以后引来杀身之祸埋下了伏笔:首先是他不经请示,杀了自己看不顺眼的皮岛总兵毛文龙,当时毛文龙是牵制后金兵力的一员大将,这引起了崇祯皇帝大为震惊和强烈不满,其次是皇太极冲破袁崇焕的防线,带兵打到了北京郊外,袁崇焕跟在皇太极屁股后头,一直转悠,就是不打,既不进攻也不防守,眼睁睁的看着皇太极四处抢劫,许多人都看不懂他究竟要干什么,怀疑他勾结皇太极,准备里应外合,只有他的老师孙承宗看懂了,因为他最擅长的就是“先守再攻”,当年打出赫赫威名的宁远和锦州之战就是采取这样的战术,如果直接与皇太极交战,兵力悬殊,必败无疑,但如果把皇太极引到北京城下再打,则胜券在握,但是他想错了,北京不是宁远,这个办法行不通,天子脚下,岂容战火熊熊!

后来他居然要求带兵入城休整,这一举动犯了崇祯皇帝的大忌,忍无可忍的崇祯以发工资为名,召袁崇焕进城,质问他剿匪不力的动机,有些问题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的,所以袁崇焕保持沉默,崇祯皇帝以为袁崇焕心虚,大怒,当即命令,脱去袁崇焕的官服,投入大牢。

崇祯本不想杀他,可是袁崇焕有个叫钱龙锡的好朋友,是内阁大臣,钱龙锡有两个竞争对手—温体仁和周延儒,他们一直想把钱龙锡赶下台,无奈钱龙锡为人低调谨慎,势力又太大,正愁想黑他无处下手,这时正好袁崇焕出事了,他们污蔑袁崇焕勾结钱龙锡,边将勾结朝廷重臣,只有死路一条,这就是袁崇焕真正的死因!温、周两个无耻小人通过这种手段赶走了钱龙锡!袁崇焕成了一个垫背的!

后金没打跑,又搭上一个袁崇焕,而且更严重的是,崇祯即位后,连年大旱,民不聊生,各地纷纷发生叛乱,其中最厉害的就是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率领的民军,他们人数众多,作战勇敢,四处流窜,打不垮杀不完,就像地里的野草一样疯狂蔓延,李自成打垮了最后的一个猛人孙传庭后,率领叛乱的民军攻占陕西,占领了西安。

当时最大的外患是皇太极率领的清军,在崇祯皇帝正忙着收拾民军的时候,皇太极出兵了,他们直奔锦州而来,锦州太坚固了,守城的祖大寿和皇太极对峙一年,不分胜负,无奈明军太穷了,实在耗不起,所以前来救援的洪承畴只好主动出击,结果惨败,最能打的太子太保洪承畴被俘投降······

崇祯十六年,即1643年,李自成击败孙传庭,占领西安,集结全部兵力,准备攻占北京,3月17日,李自成率部到达西直门开始攻城,当天外城失陷,次日内城失陷,3月18日,他处理完家事,于煤山自缢身亡,崇祯死时自认无颜见列祖列宗,遂摘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只求勿伤百姓一人!悲哉!大明王朝,就此落幕!

其实,崇祯无需自责,他已经竭尽全力,大明亡于他手,不是他的错,相反他是一个很有抱负、有能力的好皇帝,虽然他性格暴躁,有时甚至用力过猛,但是如果不用猛力,他接手的这个烂摊子很可能就会早早收摊;还有,他很节俭,他和妻子的衣服和袜子都有补丁,走路都不敢走快,怕里面的破衣服会露出来,并且他工作很努力,白天上朝,晚上加班,每天工作14到16个小时,纵使他如此拼命,怎奈他运气太差,先是太监专权,接着后金入侵,本想先搞好国内经济,再收复大好河山,结果,连年大旱,民不聊生,各地百姓纷纷造反,正准备一鼓作气把民军消灭干净,结果清军又打进来了,好歹把敌人都打跑了,这时后院起火,原来投降的不降了,打跑的又跑回来了,再加上大灾荒,于是大家再一起造反······所有的坏事、难事、倒霉事都让他赶上了,虽然他成熟冷静、遇事镇定、聪明绝顶,依然避免不了悲剧的发生,这就是真实的历史,它就是这样的残酷!

明朝之所以灭亡,是天灾也是人祸,虽然知道最终的结局无法改变,崇祯皇帝依然殚尽竭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不到长城心不死,撞了南墙不回头,直到兵临城下那一天,依然坚持不放弃,这个亡国之君,他其实是个很了不起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