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普通举人,夜夜为全城学子免费“加灯油”,生个儿子名扬晚清。

有一个举人出身的官员,在贵州为官三十余载,辗转各地知县与知府,任职期间,十分重视教育,并以实际行动帮助那些发奋读书的贫困学子。他任职安龙期间,每到午夜交更时分,都会派两个差役挑着桐油篓巡城。如果见哪户人家有人在挑灯夜读,便去帮他添一勺灯油,并且送上鼓励,这一坚持就是十三年。

举人全名单 夜夜为全城学子免费(1)

这个人就是清朝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张锳。张锳为读书人"添灯油劝学"的故事,也很让人感动,这也成为“加油”一词的由来。并且,张锳还有一个了不起的儿子,就是后来成为晚清四大中兴之臣的张之洞。

举人全名单 夜夜为全城学子免费(2)

出生于乾隆五十八年(1791年)的张锳,少时勤奋攻读,知识广博,但是,他的学历并不高,只是嘉庆十八年(1813)的举人。张锳自道光六年(1826年)出任地方官以来,一直工作在贵州,历任大桃、清平、安化、贵筑、威宁、古州、黎平、遵义诸州府县官,咸丰五年(1855年)升贵东道道尹,翌年病逝于任上。

举人全名单 夜夜为全城学子免费(3)

张锳出身寒微,颇知民间疾苦和政治流弊,在贵州任职时,为官勤政,政绩突出,治盗安民,维护社会安定。他到哪里任职,家就随迁到哪里,表示以此为家,为百姓造福。

举人全名单 夜夜为全城学子免费(4)

除开修驿道,奖励农商外,还倾心于教育事业。张锳升任兴义知府时,见旧试院远在城外,破烂不堪,便与辖区内的各单位商议择地另建新试院。为了筹措建院资金,他率先把自己自参加工作以来的全部积蓄1000两白银捐出。在他的带动下,很快就筹集齐了建设经费,花了一年多时间,新的兴义府试院就建成使用。

举人全名单 夜夜为全城学子免费(5)

张锳厚爱积极向上的青年学子,在兴义期间,不惜重金延聘名师到桅峰书院执教;听政之余,他常到书院与学生谈学论艺。在张锳的不懈努力下,兴义府学风兴盛,培养出一批人才。10余年间,考取举人20余名、贡生8名、进士2名,民间称为“旷古未有”。

举人全名单 夜夜为全城学子免费(6)

他的儿子张之洞就出生于兴义。张之洞13岁时才回到河北原籍应试,考取秀才;15岁时赴顺天府乡试中举人第一名,成“解元”;26岁考取进士第二名,成为“探花”。张之洞入仕后,后历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职,是晚清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