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国五千年封建史中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宫廷戏都取决于清朝,可谓是源源不断。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这些剧中,皇帝登基或者早朝时,太监都会扬起鞭子疯狂的甩鞭,一般都是三下,声音很大,感觉太监甩这么三下,得休息一天。

清朝时期太监怎么处理(朝会前太监为何要疯狂甩鞭三下)(1)

朝会前鸣鞭

其实,这叫鸣鞭,早在清朝之前就已经有了。又称“净鞭”“静鞭”。用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很响。

关于鸣鞭的记载可以追到五代十国时期,在宋代人高承的《事物纪原》中就有记载:

“鸣鞭,唐及五代有之。”

在宋史中也有记载:

“殿前指挥使,行门二十二人,鸣鞭十二人,孝宗增为一十四人”

关于这个人数设置也是有讲究的,宋孝宗估计是想表达自己比上一任皇帝更牛,所以增加了两个打鞭子的人数,由12人变成14人,只是人越多,这种鞭子越打不齐,打不齐,打不响,就有失威严。

到了元朝以后,朝廷就定了规矩。

规制上,皇帝出阁升辇,鸣鞭三,升御座,鸣鞭三。外观上,它有一个绿色的柄,鞭以梅红丝为之,梢用黄茸而渍以蜡但并没有长度的规定。元明以后出版的书籍也大都采用响鞭三声记载,比如明代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中的第十回:

“静鞭三下响,衣冠拜冕旒。”

等到了康熙帝除掉了鳌拜之后,为了彰显规格升级,开始统一了规则,由原来的四人打鞭子变成了一个人,这个人也由之前的侍卫换成了太监:

“……丹陛南阶三级,銮仪卫官六人司鸣鞭。钦天监报时,皇帝出御中和殿……赐茶毕,复鸣鞭三,中和乐作,驾还宫。乐止,群臣退。”

清朝时期太监怎么处理(朝会前太监为何要疯狂甩鞭三下)(2)

清朝鞭子

也就是康熙八年开始,朝会要鸣鞭两次,一是皇帝从中和殿出来到达太极殿时,銮仪卫官高喊“鸣鞭!”于是响三下净鞭,意思就说:皇上来了,大家肃静,准备朝拜皇上;二是典礼完毕,起驾回宫, 响三下净鞭,群臣退下。意思就是:本次会议结束了,大家也可跪安了。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会前咳嗽两声,意在说,开会了,大家安静。

清朝时期太监怎么处理(朝会前太监为何要疯狂甩鞭三下)(3)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了,既然仅仅是提醒大臣们,为什么不用敲钟或者是打更那种方式呢?

其实,这个鞭子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什么样的人才能手握鞭子呢?那在当时,只有马车夫或者是放牧的牧人有鞭子,他们使用鞭子,主要是为了驾驭牲口。

当然,皇帝使用鞭子,不能是驾驭牲口,而是驾驭群臣,《诗经》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凡是天下的土地没有不是属于帝王的,凡是在天下水土上生活的人民,没有不是帝王的臣民的。

所以,皇帝统治人民,就跟牧人驾驭牛羊是一样的,“驭”字又跟“御”字同音。皇帝赏给人民的东西,都叫“御赐”,皇帝使用的杯子叫“御杯”,皇帝坐过的座位叫“御座”,皇帝使用的笔叫“御笔”,连皇帝带兵打仗,也叫“御驾亲征”。

所以,这个鞭子,其实就是皇权的象征!“鸣鞭”有御天下之意,是我国古代封建时代君主专制威权的表现之一,代表着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清朝时期太监怎么处理(朝会前太监为何要疯狂甩鞭三下)(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