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shì),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pìn)牡之和而脧(zuī)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shà), 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

不道早已。

译文:

道德修养深厚的人,就像刚出生的婴儿。

毒虫不会刺咬他,猛兽不会抓他,凶禽不会攫取他。

他筋骨柔弱但拳头握得很紧。

还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生殖器会自动挺起,这是因为它精气充足。

他整天嚎哭,但嗓子不会哭哑,这是因为他元气醇和。

懂得和谐就能恒常,懂得恒常就能启明。

有益于自己的生命就能吉祥,

强迫使用自己的精气神只是看似强壮。

太强壮就开始衰老,这并不合于道,

不合于道便早早灭亡了。


赤子是指婴儿。为何婴儿含德深厚呢?

因为婴儿没有是非心、善恶心,也就是佛家说的“无分别心”。

老子认为这是最接近于道的状态。以至于“毒虫不螫(shì),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毒虫不会叮咬,猛兽不会来吃,空中的猛禽也不会来抓。

婴儿还有什么特征呢?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pìn)牡之和而脧(zuī)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shà), 和之至也。

婴儿看似筋骨柔弱,但紧握的小拳头却很难掰开;不知男女欲望之事,小生殖器会自动挺起,元气非常饱满充沛,即使一天到晚啼哭,也不会把嗓子哭哑。

什么原因呢?——精之至也;和之至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气十足,至柔至顺,和合守恒。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老子进一步说明真正有道心的人,会守和,守常,守柔,守静,在和合的状态下,能体悟到真常不变的道,执道而行,就能益生,养生。但如果心驰外物,逞强妄为,靠精气神不断外泄来强撑,看似有力量,很能干,但实际上已经外强中干。

这种凡是用外在力量强行改变或揠苗助长内在的自然运行规律,都是不合乎大道的,背道而行的结果就是过早走向衰亡,这就是物壮则老的道理。

现代社会里,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为了生存或者满足自己更多的欲望,就以身体健康为代价,导致了多少人未老先衰,甚至年纪轻轻就过劳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根本原因就是过早的损耗了自己的精气神。

那么如何才是益生,如何才能健康长寿?

依据老子在这一章里的指引,我们应该效仿婴儿,不妄作妄为,放下分别心,减少欲望,守柔,守静,不逞强,尽量减少精气神的损耗,让自己知和,知常,知明。

有效提升自己的精气神(守住精气神就守住了健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