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个和丈夫离婚的女人(从民国名媛到落魄孤女)(1)

文|野离离

民国四大美女中,除了林徽因,其他几个的人生结局似乎都不圆满。金嗓子周璇疯在了精神病院,默片影后阮玲玉25岁自杀,陆小曼晚年落魄,过世23年后骨灰才由侄子下葬。

前两位出生苦寒卑微,但林徽因和陆小曼都是出生于官宦富裕人家,为何陆小曼将一手这么好的牌打得稀烂,满盘皆输?

当时,陆小曼是十里洋场有名的名媛,那时候有“南唐北陆”的说法,说的就是上海有唐瑛,北京有陆小曼。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就在外交场所和顾维钧一起接待外交使节。

但良好的出身和出众的外貌并没有为她带来顺遂如意的人生,反而是坎坷颠簸,追根溯源,到底还是因为她自己“作”。

01

陆小曼出生于江苏常州的官宦之家,父亲陆定是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是日本明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回国后供职于财政部,先后历任司长、参事、赋税司长等职。母亲吴曼华也是名门大家闺秀,多才多艺。

民国第一个和丈夫离婚的女人(从民国名媛到落魄孤女)(2)

较为遗憾的是,除了陆小曼其他的几个孩子都夭折,作为独生女的陆小曼,自然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父母把最好的给她自然不必说,不管是在金钱还是教育方面,家境优渥,人脉资源丰富,接受当时最好的教育,也培养了一个精通几国语言,擅长工笔画,师出名门,十几岁就能在外交场所接待外交使节的陆小曼。

外貌俏丽,才华横溢,让陆小曼走哪儿都自带光芒,于人群中闪闪发光。在纸醉金迷的上海滩她享受着众星捧月般的待遇。这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任性、贪玩、追求自我喜欢无拘无束的陆小曼。

用现在的标准,陆小曼就是属于那种赢在起跑线上的人,甚至可以说,陆小曼是一出生就在终点,是别人拼尽全力奋力奔跑才能到达的那个终点。

02

在陆小曼19岁的时候,父母给她定下了一个门当户对人家的富贵子弟,这个人叫王赓。说起王赓可不是纨绔的富二代,而是一个事业有成的知名人物。

民国第一个和丈夫离婚的女人(从民国名媛到落魄孤女)(3)

他毕业于西点军校,还是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同班同学,位列高官,关键还长得一表人才,文武双全。按理说这才子佳人,成双作对乃是天作之合。

但终归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王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他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工作中,没有时间来陪陆小曼。对于一个婚前已经混迹各种交际场所,周旋在各色男人之间的交际花来讲,王赓的上进自律和忙碌在她眼里简直就是没有什么比这更不可饶恕的了。

在她这个年纪,认为婚姻应该也是浪漫的、自由的、令人充满幻想。但面对王赓这个不解风情的木头人,陆小曼终究耐不住寂寞,向来任性傲娇随性而为的陆小曼怎会被婚姻束缚?

她曾在日记中写道:

她们(母亲)看来夫荣子贵是女人莫大的幸福,个人的喜怒哀乐是不成问题的,所以也难怪她不能明了我的苦楚。

所以,她出轨了,出轨的对象是王赓的师兄徐志摩。当初王赓实在是没空陪陆小曼出入各种场所,被纠缠得实在没有办法,他便搬来自己的师兄兼朋友徐志摩来救场,一句“我没空,叫志摩陪你吧。”就将老婆送进了别人的怀里了。

民国第一个和丈夫离婚的女人(从民国名媛到落魄孤女)(4)

一个是多情又风流的才子,一个是浪漫又寂寞的少妇,两个人碰在了一起,那便是电光石火,金风逢玉露。两个都是为了爱情,什么都可抛的人。伦理纲常和家风家规都一边去,当下的快乐就是实在的快乐,当下的幸福就是我要的幸福。

徐志摩也是有妇之夫,当时张幼仪已经为他生下一子,并且二胎在身。但是徐志摩不管这些,陆小曼也不管这些。

徐志摩先是写了封信给王赓,表明了自己喜欢陆小曼,而陆小曼也喜欢自己,两个人是真心相爱,想求得王赓成全,他在信中是这样写的:

“我之甘冒世之不韪,乃求良心之安顿,人格之独立。在茫茫人海中,访我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甚至徐志摩还请了的画家朋友刘海粟去帮自己全王赓离婚。这波操作,只能感叹文人浪漫起来,也是不择手段,疯狂至极。

民国第一个和丈夫离婚的女人(从民国名媛到落魄孤女)(5)

一个愿抛妻弃子,一个敢背夫出轨,王赓看到本就不牢固的婚姻已是千仓百孔,想挽救也已经是无力回天,不如绅士坦荡地接受这一切。于是他潇洒写下了以下的和离书,大意是:

大家都是知识分子,我虽然今日和陆小曼分开,但还有两件事放心不下:第一,以后对陆小曼一心一意。第二,若你负心我定不会轻饶。

前脚刚成功离婚,后脚就去把她跟王赓的孩子做流产。因为她想要给徐志摩“一个整个的,圆满的,永远没有给过别人的爱。”

不幸的是,因为没有处理好,这次堕胎之后,陆小曼以后已经不能怀孕,终身失去做母亲的机会。

这大概也是命中注定她要为自己的任性娇纵付出的代价吧。这一年,陆小曼23岁。

03

徐志摩休妻要与陆小曼结婚遭到父母的全力反对,一向宠爱儿子的父亲,在这件事上也依旧无法接受,结婚后,陆小曼也一直不被公婆待见。以至于在陆小曼临终之际,唯一的心愿就是死后与徐志摩合葬,遭到了徐家人的反对,这是后话了。

在有些人眼里,陆小曼与徐志摩的这种不顾人伦的相恋是勇气可嘉,是值得钦佩的,但更多的世人是不愿意接受这种违背伦理道德的方式,哪怕它是多么轰轰烈烈。

在胡适的帮助下,1926年10月3日,特意定在了七夕情人节这天,他俩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了婚礼,证婚人是梁启超。

民国第一个和丈夫离婚的女人(从民国名媛到落魄孤女)(6)

在证婚词上,梁启超意味深长地说道:

“(希望你们)不要以自私自利作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婚,不高兴可以离婚,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

结婚了,王子跟公主终于在一起了。公主依旧是锦衣玉食,奢靡无度,这可苦了王子。

原本按照徐志摩的工资,让陆小曼过上小资生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小资远远满足不了大户人家娇生惯养出来的陆小曼。

当然,陆小曼工作是不可能的,每天睡到下午才慢悠悠起床,画上精致的妆容就要赶夜场的舞会了,哪里还有时间工作?

据说婚后陆小曼一个月要消费500大洋,当时胡适鲁迅这样的大家教授一个月的工资才400大洋,北京一个四合院才2000大洋,也就是说,陆小曼一个月要消费掉四分之一座四合院,要知道,当时全国人均一个月才5块大洋,可见陆小曼的生活有多奢靡。

其实论家境,徐志摩家也属于上层富足人家,但自从他跟陆小曼结婚后,其父就断了两人的生活费,这下陆小曼婚后的一切开销都要靠徐志摩。

民国第一个和丈夫离婚的女人(从民国名媛到落魄孤女)(7)

陆小曼是出了名的爱吃零食甜品,按理说女生都爱吃零食,但像陆小曼这般放纵和毫无节制的吃还是少见,当然,主要还是有钱,这是关键。

不过零食吃多了会导致各种身体上的问题出现,比如说营养跟不上,胃病,甜食伤牙,以至于陆小曼刚到中年,牙齿就烂掉了,牙龈漆黑,实在不雅。

古话讲: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将的是只是吃喝穿是不至于让人因此贫穷的,如果不注意理财规划这人注定是要贫穷一辈子了。不过这话放在陆小曼这儿完全不成立。

在她这儿,单就吃穿用就已经让徐志摩招架不住了,哪还有钱去理财?因此徐志摩只好兼职几份工作,在好几所大学任教,本来家在上海还要去北京上课。为了省钱,他去北京经常免费搭乘中国航空公司的邮政班机。

终于一次,在跟陆小曼吵架之后他决定去北京参加林徽因的一个活动,又搭乘了这趟免费飞机,结果飞机失事,徐志摩在这次事故中遇难,如此,一个才华横溢,风流浪漫的诗人徐志摩就这样走了。

04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开始交往她生命中的第三个男人翁瑞午。

翁瑞午其实是陆小曼的一名按摩师,因为陆小曼爱吃零食胃不好,徐志摩便请来了这位名噪一时的名医翁瑞午来给陆小曼治病,按摩,缓解疼痛。

这一来二去,肢体亲密接触之际,半推半就之间两个人就擦出了火花。也是在这个时候,翁瑞午开始教陆小曼吸食鸦片,其名曰是为了减轻胃痛。

民国第一个和丈夫离婚的女人(从民国名媛到落魄孤女)(8)

两个人经常厮混在一起,绯闻很多,丑闻也不少,八卦小道消息被疯传。当然,依照陆小曼的个性,自然不会理会这些。

后来陆小曼就与翁瑞午就开始同居,翁瑞午也是有家室之人,虽说家境殷实,但一人要负担妻子和五个子女,还有陆小曼,开销之大,负担之重,让翁瑞午犹感吃力,不过即使这样,就算后期变卖家传字画,他也不曾放弃照顾陆小曼。

这一过,就是三十年。

这期间,翁瑞午跟陆小曼一直没有结婚,只是保持同居的关系。

要说真爱,陆小曼只承认这一生只爱过徐志摩,徐志摩死后,小曼在给他写的信中说:

摩,我在这叫你呢,我喉咙里叫的直要冒血了,你难道还没有听见么?直到铁树开花,枯木发声,我还是忍心等着,你一天不回来,我一天的叫,等着我哪天没有力气了,我才甘心地丢开这唯一的希望。

之所以跟翁瑞午在一起这么多年,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但这也并不能抹去翁瑞午对陆小曼的照顾是出于真心,问心无愧。

直到1961年翁瑞午去世。

05

翁瑞午走后,无儿无女又年老色衰,陆小曼开始为生计发愁。好在她在画作上还是有极高天赋的,一身才华,年轻时“太忙”无处施展,老来赶上解放的好日子,被上海画院聘为画师。

民国第一个和丈夫离婚的女人(从民国名媛到落魄孤女)(9)

在1965年春末,陆小曼因哮喘和肺气肿住院,重病期间,只有好友赵清阁一人经常探望。向来曾经的“北陆”何其风光,何其热闹,待到老了病了,连个探望的亲人都没有。

昔日种种恍如昨,让人伤感让人叹息。

已经63岁的陆小曼,自知在这世间的日子不多,忧伤地感叹:“最近我常梦见志摩,我们...快重逢了!”良久,她含着泪,很艰难地说出自己死前最后一个心愿,那就是跟徐志摩合葬。

但徐志摩的家人自然是不会同意,一来徐志摩家人本来就不曾承认陆小曼是这个家庭成员,并且陆小曼后来与翁瑞午同居30年,徐家人认为名声不好。二来徐志摩的死在他们看来是拜陆小曼所赐,如果不是陆小曼跟他吵,花钱大手大脚,徐志摩可能不会那天乘坐免费飞机去北京。还有一点就是,陆小曼跟徐志摩没有孩子,也就是说没有生育徐家的后代。所以徐家人一直没有接纳她,合葬,不可能的了。

陆小曼死后葬礼相当寒酸,整个灵堂及其简陋,连挽联也就一副,生前奢靡无度,死后竟是如此凄凉惨淡。

民国第一个和丈夫离婚的女人(从民国名媛到落魄孤女)(10)

因为陆小曼无儿无女,她过世后没有人来认领她的骨灰,以至于直到23年后,才由侄子安葬在了苏州东山华侨公墓,才算得上是落土为安了。

谁能想到,一代才女,上海名媛,落魄至此。

06

将一手好牌打成这样,说陆小曼咎由自取也无可厚非。

虽然晚年陆小曼在朋友的鼓励下,她也戒掉了鸦片,深居简出,简装素服,拿起画笔潜心修习国画,但不过是相对她年轻的铺张扬厉收敛了一点罢了。还是有很多人没有接纳她。

造成陆小曼晚年潦倒侘傺的,主要还是因为她“作”,她的任性,她的娇纵,而这一切无不跟她的父母有关。

民国第一个和丈夫离婚的女人(从民国名媛到落魄孤女)(11)

陆小曼作为家中独女,父母掌上明珠,在这有钱有势的家庭可以呼风唤雨,加上她自小身体就弱,瓷娃娃一般一碰就碎,父母自然是不敢对她严厉要求,对她有求必应。

在心理学上,父母的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包办型溺爱,也是过度补偿中的一种。这就造成了陆小曼的:

骄纵任性。她可以婚内出轨却毫无廉耻之感,甚至父母对于陆小曼的第一段婚姻是支持她离婚的。与徐志摩结婚之后,依旧我行我素,吃喝玩乐一件不落,以至于徐志摩焦头烂额,奔波劳碌。

无责任感。陆小曼从来不知道家务怎么做,当然了依照她的身份和条件,结婚之后也不用像普通女性那样操持家务。但是可以说,对她的三个男人,她似乎都没有付出过什么,无节制的索取,所谓的丈夫不过是她的一张长期饭票。

经济人格不独立。很多人评价陆小曼洒脱随性,敢爱敢恨,一旦真正失去依靠,她的内心极度怯弱没有安全感,只有不停地找到下一个能供养自己的人。明明是一个靠才华就能养活自己的人,却一直在寄生,直到晚年翁瑞午的去世才幡然醒悟。

从陆小曼身上,世人看到了她一生追随着自己的心而活,不畏人言,只为真爱。

民国第一个和丈夫离婚的女人(从民国名媛到落魄孤女)(12)

但为人父母者,更应该看到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溺爱不是真的爱,惯子如杀子。真正的爱,是教会孩子要人格独立,要有让自己活下去的能力,能自由掌控自己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