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化传承没有中断,一直延续至今。在文化典籍方面,尽管在漫长的岁月中屡遭劫难(如秦始皇焚书、历代毁于战火),但劫后幸存的典籍仍然浩如烟海,你就是活上一千岁也不能通读。从唐朝以后,图书分为经(儒家经典)、史(史学著作)、子(诸子百家之书)、集(个人文集、专著)四部,也就是四大类,其中的史书就很多。有一套大书最为璀灿夺目,那就是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有哪些典籍 二十四史都有哪些(1)

这是二十四部史书合在一起的统称。现将每部书的书名,成书朝代及作者,在下面拉一个清单。

1. 《史记》 西汉 司马迁

2. 《汉书》 东汉 班固

3. 《后汉书》 南朝宋 范晔

4. 《三国志》 晋 陈寿

5. 《晋书》 唐 房玄龄等

6. 《宋书》 南朝梁 沈约

7. 《南齐书》 南朝梁 萧子显

8. 《梁书》 唐 姚思廉

9. 《陈书》 唐 姚思廉

10. 《魏书》 北齐 魏收

11. 《北齐书》 唐 李百药

12. 《周书》 唐 令狐德棻

13. 《隋书》 唐 魏征等

14. 《南史》 唐 李延寿

15. 《北史》 唐 李延寿

16. 《旧唐书》 后晋 刘昫

17. 《新唐书》 宋 宋祁、欧阳修等

18. 《旧五代史》 宋 薛居正

19. 《新五代史》 宋 欧阳修

20. 《宋史》 元 脱脱等

21. 《辽史》 元 脱脱等

22. 《金史》 元 脱脱等

23. 《元史》 明 宋廉、王祎

24. 《明史》 清 张廷玉等

庞大的史学工程

若问二十四史是多么大的一套书,请看下面的数据:

共3229卷(或3249卷)

共约4000万字。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有人算了一下:其字数等于40部《红楼梦》,或60部《三国演义》。

有人在网上发帖询问网友:读一遍二十四史需要多长时间?

答曰:“至少需要十年。”

答曰:“要读到头发白了。”

答曰:“一遍读罢头飞雪。”

这反映了现代人已经不习惯坐下来读书,对大部头的书望而生畏的心理状态。其实,只要利用业余的时间静下来阅读,锲而不舍,每天读两卷(约两万多字),一年下来就是730卷,五年下来就可读完了。当然,这也不太容易,现代的70后、80后、90后,是很难坚持的。

过去是否有人通读过二十四史呢?有的。据人们所知: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陈寅恪(1890-1969);国学大师钱穆(1895-1990);毛泽东主席;当代台湾学者李敖等等,都通读过二十四史。其中吕思勉读过三遍,毛主席和李敖也不止读了一遍。这些人发奋读书的毅力,实在值得我们钦佩!

总之,不管怎么说,二十四史确实是一套大部头的书。

二十四史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完成的。其写作的时间,从司马迁在西汉写《史记》,到清乾隆年间设馆修《明史》,花费了大约1800年。如果再算上《清史稿》,那就是2000年左右。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先人给我们留下了这么丰富的文化遗产,建造了这么庞大的史学工程,实在值得我们中华儿女自豪!全世界的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包括那些文明古国在内,在这方面,哪一个能和我们相比?

二十四史是世界史学史上的奇迹!

是绝无仅有的文化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