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成年许久后,《西游记》高老庄的故事,我读出了一个思细极恐的后续。

高老庄,是猪八戒西天取经路上,魂牵梦绕的地方。

高老庄,是悟空为凡人降妖,唐僧喜提弟子的地方。

高老庄,是许镜清先生欢快诙谐的曲子“猪八戒背媳妇”,被人们熟知传唱的地方

如果让现代人票选猪八戒的专属BGM(背景音乐),大概会是:

我多想回到家乡,

再回到她的身旁。

看她的温柔善良,

来抚慰我的心伤。

——水木年华《在他乡》

西游记的高老庄收服八戒大概意思 西游记的高老庄(1)

86版《西游记》第7集“计收猪八戒”剧照,引自优酷视频

高老庄的故事在《西游记》里结束时,高翠兰的噩梦还将继续。

我们来看看故事的结尾。在《西游记》“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一章中,八戒离开高老庄时,书上写到:

那八戒摇摇摆摆,对高老唱个喏道:“上复丈母、大姨、二姨并姨夫、姑舅诸亲: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辞,休怪。丈人啊,你还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好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过活。”

行者喝道:“夯货,却莫胡说!”

八戒道:“哥呵,不是胡说,只恐一时间有些儿差池,却不是和尚误了做,老婆误了娶,两下里都耽搁了?”

三藏道:“少题闲话,我们赶早儿去来。”

……一行三众,辞别高老及众亲友,投西而去。

文字间没有一句提及高老这一家子的反应。是啊,谁在意?妖除了、人救了、徒收了,反正已经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了。

可是,细想一下,对高老庄的高翠兰而言,恐怕要永生被贴上“猪八戒媳妇”的标签了,这才是再也无法摆脱的噩梦。以后的每一天,邻里乡亲提起高家,第一个念头就是:他是妖怪的丈人,她是妖怪的老婆……读者们千百年以来,也这么认定了吧?高小姐就是猪八戒的。

有没有想过:凭什么?!

高老庄的故事今天还在上演,“高翠兰们”在努力活出更精彩的样子。

《西游记》高老庄的故事,放在今天,应该是这样一条让人唏嘘的社会新闻吧:

遭恶魔骗婚,富家女被圈禁霸占,苦盼救星终日以泪洗面;

遇义士援手,被困女得逃离魔窟,哀叹余生此后举步维艰。

长大后,面对这类社会新闻我常常想:真正的拯救,既要拯救肉身的空间位置,又要拯救灵魂的破损复原,正如国家抢险救灾之后,都会继续安排“心理救灾”。

可现实常常是:我拿什么拯救?当经历覆水难收,当后果见血封喉。

受伤害女性的自我拯救之路,即使到文明的今时今日,也是布满荆棘。

BBC纪录片《日本之耻》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日本女记者伊藤诗织,遭记者前辈、时任TBS新闻台华盛顿分台台长、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好友山口敬之性侵。报警几轮审理后,警察局终于下发的逮捕令,却在逮捕执行当天被撤销。与此同时,山口敬之利用自己在日本媒体界的权力和人脉,让诗织失去了在日本任何一家媒体工作的机会。

“发声”是受害者伊藤诗织对公正的诉求手段,也是记者伊藤诗织受到性侵害后的反击武器。她找到BBC合作拍摄了《日本之耻》,亲自担任纪录片的策划、完成在日本的采访和拍摄。出于要保持客观的原因,把定剪权交给了BBC。

“我已经做好和被性侵的伤痛度过余生的准备。”她在抗争着命运,虽然她并没有做错什么。

西游记的高老庄收服八戒大概意思 西游记的高老庄(2)

BBC纪录片《日本之耻》剧照,图片引自豆瓣

那些还会继续伤害着“高翠兰们”的“标签”,要靠自己先自信的撕去。

“ 剩女”。

一个经历过被逼相亲的“大龄”高知优雅女性,曾惊恐地描述过“催婚”:那群人好像打了鸡血,有些不知所以,但又非常执着,手持刀枪,驱赶着所谓的“剩女”去跳一个叫做“婚姻”的坑。如果前方没有坑,他们还会随手刨个坑给你。至于坑里是铺满鲜花,还是布满荆棘,没人在意。他们只是迫不及待地想让你跳下去,只要你跳,就会有掌声;只有你跳,他们才心安,罢休。

在许多人眼里,适婚的年龄不是适合结婚,而是必须结婚。这是任务。是你的任务,也是他们的任务。如果从心里认同女人不嫁人就没有立足之地,婚姻不管好赖,都得有一个,那才是真正的悲催。

“女强人”

不久前张泉灵被问“如何平衡事业家庭”时,温柔地“怒怼”了提问记者。张泉灵坦言不喜欢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对于女企业家来说是一件非常有偏见的事情。这个诡异的逻辑是:一位不投入足够精力在家庭的女企业家将是一个被谴责的失败者。

“标签”受害者可以是所有人

当然,带些恶意的标签绝不是单单只贴给女人,“高翠兰们”只是标签受害者的代称。因为几乎所有人都会“躺枪”:“凤凰男”、“离婚的人”、“广场舞大妈”、“油腻的中年”、“丧的一代”......

每一个被标签困扰的人们,在自己不去恶意标签化他人的同时,更需要自己先自信地撕去束缚自我的标签——

前路可能会难,但不要停止人生的前行,哪怕负重,哪怕负伤。

西游记的高老庄收服八戒大概意思 西游记的高老庄(3)

标签

我是“有女如玉书中寻”,关注我,我们一起读书、分享、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