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节气即将到来,今年农历的五月初八是芒种,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午月”的开始,代表着仲夏季节的到来。老人说:“芒种节气有三怕”,分别指的是什么?

过了芒种就是农历五月了吗(今年五月初八芒种)(1)

芒种节气的特点

芒种节气是午月的开始,午月是一年中阳气最强的月份。从芒种到小暑之间为午月,夏至居于午月之中,夏至是阳气上升的顶点,也是夏火之气由强转弱的开始。所以说“夏至一阴生”,也就相等于“阴生于午”。

然而从芒种到夏至之间,还处于阳气上升的最后阶段,所以从芒种到夏至之间,就是一年中阳气最强的十五天。古人将芒种节气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鸠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正因为此时是阳极而生阴之时,所以伯劳鸟感受到阴气的萌动开始了鸣叫。

万物的生长都是在阳气的催动下才发生的,此时阳气已老,即将衰退,反舌鸟也因此停止了鸣叫。此时万物已长大,百花已凋零,因此芒种节气也是“送花神”的节日。所以芒种节气最大的特点就是阳气已老,天气炎热,降雨量多,高温潮湿。

过了芒种就是农历五月了吗(今年五月初八芒种)(2)

芒种节气有三怕,分别指的是什么?一、连阴雨

从“芒种”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这个节气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此时正是小麦成熟的季节,也是秋庄稼播种的时候。俗话说:“芒种芒种,忙收又忙种”,“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芒种插的是个宝,夏至插的是根草”,“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

所以芒种节气就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特别是收割小麦的时候,几乎是与老天爷争夺时间。俗话说:“麦收如战场”,“种在地里都是草,收回囤里才是粮”,然而以前收割小麦完全是靠人工用镰刀收割,速度很慢,从收割到结束,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过了芒种就是农历五月了吗(今年五月初八芒种)(3)

在小麦成熟之时,不仅要收割,还要晾晒,最需要的就是晴天和太阳。然而芒种节气正是高温而潮湿的季节,也是降雨较多的时候,此时的降雨也被称为“梅雨”,容易导致各种物件发霉变质,所以也叫“霉雨”。《本草纲目》中说:“梅雨或作徽雨,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徽也”。

因此到了芒种节气,人们还会趁着晴天,将衣物拿出来晾晒一番。正因为此时的雨水容易导致小麦发霉,所以人们将抢收小麦称为“虎口夺粮,龙口夺食”,这里的“虎”指的是大风,“龙”指的是暴雨。

然而芒种节气除了抢收小麦之外,也是“秋庄稼”播种的时候,而播种就需要雨水。所以人们对这个时候的雨水是很矛盾的,俗话说:“一场大雨一场空”,又说“芒种无雨空种田”,意思就是小麦收割的时候不宜下雨,收割完成之后,又需要下雨了。

过了芒种就是农历五月了吗(今年五月初八芒种)(4)

二、西南风

芒种节气是夏收作物成熟的季节,此时除了下雨之外,大风天气对农作物的收成也是有影响的。夏至斗柄指午,午在正南,而斗柄的指向就是心宿的位置,所以夏至刮南风比较好。比如《开元占经》中说:“夏至,风从离来,五谷熟”。

因为夏至斗柄指向正南离位,南风就是夏至的应季之风。然而芒种还未到夏至,此时斗柄指向东南方位,如果刮西南方,就代表着炎热的天气来得早,同样降雨也会跟着早来,从而导致降雨增多。

过了芒种就是农历五月了吗(今年五月初八芒种)(5)

比如《田家五行》中说:“最畏芒种交节后半月内有西南风, 言梅里有此风,必有‘霖霪’之雨。 风吹两日,则雨立至”。“霖霪”之雨也就是连阴雨,如果降雨时间达到三天以上,就为“霖”,更长的时间就为“霪”。此时正是麦收季节,最怕的就是连阴雨。

俗话说:“麦黄西南风,麦收一场空”,“芒种西南风,六月水横流”,“梅里西南,时里潭潭”。“梅里”指的就是梅雨季节,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开始进入梅雨季节,所以“梅里”也就是芒种节气之中,因此芒种最怕西南风。

过了芒种就是农历五月了吗(今年五月初八芒种)(6)

三、冰雹

芒种节气不仅是降雨增多的时候,也是容易下冰雹的季节。相对于刮风和下雨来说,冰雹的威力更大。此时正是各种果实成熟的季节,也是收割小麦的时候,如果遇到冰雹,不仅果实成空,就连小麦也会受影响。

过了芒种就是农历五月了吗(今年五月初八芒种)(7)

所以说:“芒种节气有三怕,雹砸雨淋大风刮”,正如节气歌中所说:“芒种夏至麦类黄,快收快打快进仓。夏播作物抓紧种,田间管理紧跟上。江南梅雨季节到,暴雨冰雹要预防”。麦收之前喜晴天,麦收之后雨种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