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皇帝中能称得上仁宗并且大家公认“仁”字名副其实的非宋仁宗与明仁宗莫属。可偏偏这两位仁宗皇帝在自己的原配都成了“忍”宗,并且尤以宋仁宗赵祯更为腹黑。

以人伦讲,赵祯是个苦命的娃儿,一出生就被宋朝第一铁腕女政治家章献皇后刘娥抱走当做自己的儿子交给闺蜜杨贵妃抚养。终其亲生母亲一生,赵祯都不知道自己的亲娘是她。民间对此亦是颇为不平,编排出了“狸猫换太子”“包拯寻国母”“打龙袍”等戏目为赵祯的亲娘李宸妃鸣不平,其实李宸妃早于刘娥过世,并且她活着的时候比皇后刘娥地位低得多,原本是刘娥宫内的侍寝侍儿,远不是戏文所言两妃争后的那种地位。

话归正题,赵祯虽然是刘后抱养的,但是母子之间感情并无芥蒂,只是刘后志在社稷,对待赵祯严整以则。而对赵祯的日常生活则有铁姐们儿杨淑妃负责。

赵祯十三岁登基做了皇帝,刘后升级当上了太后,最关键的是凭着自己的能力和铁腕可以垂帘听政,完全掌控朝廷。

赵祯当了皇帝,第一件人生大事就是册立皇后。在众多秀女中,有一个漂亮妩媚的王姓女子让年少的赵祯一眼难忘。可偏偏太后刘娥一看,一票否决,说这女子太过妖娆,不利少主。不能册封为皇后也就算了,这“不利少主”以及后面的操作让赵祯差点气死,刘娥竟然把小皇帝一眼相中的王美女赏赐给了她的侄子刘从德做老婆。这让赵祯心里那个恨啊,但是摄于刘太后的权威,赵祯只能忍着,刘太后自己选了一个名门大家的郭氏小姐姐,一句话:“就她了。”不容置疑,赵祯只有忍着满肚子的憋屈的捏着鼻子走结婚程序,册封郭氏当了皇后。

话说这位郭皇后,是名族大户,爷爷郭崇,父亲郭允恭都是高官,自小娇生惯养,再加上铁腕婆婆的支持,小小年龄(十三岁)就当了皇后执掌六宫,自然就比较豪横,严禁皇帝喜欢别的女人。

无奈皇帝不喜欢你啊,过了九年,太后刘娥去世,皇帝赵祯亲政,郭皇后的尴尬地位就凸显出来。赵祯宠爱上两个美人尚充仪和杨氏。郭皇后这个火大,终于造成了皇后掌掴美人,皇帝舍身相救,致使脖颈受伤的事件。

这郭皇后坏就坏在性格上,傻白不甜的那种类型,不仅容不下皇帝喜欢别的女人,而且口无遮拦,往死里得罪宦官甚至朝廷大臣。所以这一巴掌下去,皇帝赵祯忍了十来年的怨气怒火终于找到发泄的机会,对朝廷大臣说要废后。此言一出,宰相吕夷简是大仇得报正中下怀,当初就因为郭皇后一句话,踌躇满志的吕夷简猝不及防的被赵祯一脚踢出朝堂。作为一代权相不利用这天赐良机报仇怎么对得起自己和当初打捞自己的朋友。于是乎郭皇后在吕夷简阎文应范讽的运作下,成功被废,做了“以无子愿入道观,特封其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的道姑,别居长宁宫以养,其实就是打入冷宫。

话说到此双方罢手,郭皇后好歹还能假以天年,断不至于二十四岁就暴毙身亡。

接下来的操作就彻底暴露了赵祯的隐忍腹黑。

我们看一个时间表:明道二年(1033)三月甲午太后刘娥驾崩,

明道二年(1033年)十一月乙卯,下诏废后。

景祐元年(1034年)八月,仁宗盛怒之下再次下诏,历数郭净妃、尚美人、杨美人的过错,逐郭净妃出居瑶华宫。

景祐元年(1034年九月)赵祯册封曹彬孙女当了皇后。

十月又赐郭净妃法号金庭教主、冲静元师。同时郭皇后的姻戚钱惟演也从平章事被贬为崇信军节度使出镇。

后来,忽然之间“宋仁宗颇为想念郭氏,遣使存问,并赐以乐府,郭氏和答之,辞甚怆惋。宋仁宗曾经密令召她回宫,郭氏曰:‘如果再次召见,必须由百官立班上册才行。’”

(1035)十一月,郭后得了小病,仁宗派阎文应带御医前去诊治,八日(12月10日),郭皇后突然暴死。

仔细看,事情是不是很诡异?

明道二年三月,郭皇后后台刘太后驾崩,十一月郭皇后就被激怒打了皇帝,然后被废。第二年八月新皇后册封前一个月皇帝依然恨意难平,再次下诏斥责被废的郭皇后,并且逐出后宫到外面居住。

下一个月册封新皇后,又下一个月再次贬斥郭废后并且株连其姻戚钱惟演同时遭贬。新婚燕尔蜜月时期,仍然年年不忘对前妻连连暴击,这举动很是值得玩味。

怎么看都是痛打落水狗,拼命发泄被刘太后郭皇后近十年逼迫折磨的报复行为。亦或许还有对第二次册封有很深的不满。迁怒于人的感觉。

可 正当一连串的雷霆之怒不断时,忽然画风一转,赵祯开始鬼使神差的对郭废后起了相思之意,情书唱和表衷情了。

“上游后园,见郭后故肩舆,凄然伤之,作庆金枝词,遣小黄门赐之。且曰:‘当复召汝。’夷简、文应闻之大惧。”(司马光《涑水记闻》)

不仅态度突然转变赐诗词而且还说要召其入宫,但凡郭皇后考虑一下当时的环境条件,都知道这哪里是什么金枝词,分明就是催命符。且不说新册封的皇后曹娘娘会怎么想,单就对其恨之入骨的宰相吕夷简和大宦官阎文应,能让你重回后宫坐以待毙吗?

可惜郭皇后不仅没有想到这两个回宫路上根本跨不过的高山,还特傲娇的说:如果再次召见,必须由百官立班上册才行。”这是只嫌命长的主啊,傻丫头这智商根本就想不到人家其实就是要她的命,哪里是什么念及故情再续前缘,一切都是为要致你于死地而做的骚操作。

很快机会来了,郭皇后患了小毛病。皇帝赵祯派遣她的死对头阎文应带着医生去治疗,然后,史载“数日,乃言后暴毙”,年仅二十四岁。

至此,如果说这是阎文应一个人干的事儿,那也有可能。但是再往后面看,主谋是谁就昭然若揭了。

毕竟是曾经母仪天下的一代皇后,年纪轻轻突然以小病暴毙,朝廷震动,舆情汹汹,百官要求彻查此案。

这时候就是司马昭在此也得拉一个人出来垫背以堵众人之口吧?不说杀阎文应,也得把诊治的太医拎出来审讯一下,那暴毙而死的可是皇帝的女人,原配,皇后。

但是并没有,皇帝赵祯面对百官的种种质疑和谏官要求侦办郭皇后死因建议,果断拒绝。

告诉群臣说,朕很难过,所以恢复她的皇后名号,但是!不能享受谥册附庙之礼,埋在佛舍得了。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郭皇后死了,皇帝也很伤心,毕竟她做过皇后,口头恢复她的皇后名义平抚一下你们的情绪,不过到死都不想再见她,也不想和她埋在一起,更不想让她以后享受真正的皇后待遇。

这种死都不原谅的怨念要不是恨之入骨,绝对干不出来。

最后我们再梳理一下这个宋仁宗赵祯的全部腹黑操作:

1.选中王美女 ,结果被名义老妈强行否决嫁给自己的名义表哥,这里面还有一件奇葩事儿,名义表哥刘从德娶了王美女之后没多久就死了。赵祯一听不由心花怒放,封守寡的王美女为遂国夫人,可以出入禁宫。后来因为随遂国夫人是否可以出入禁宫的事儿,大臣和皇帝之间反复较量。直到王美女老爹惹出官司被才算以大臣胜利结束。

这期间可以想象赵祯和王美女来往越多遭受的阻挠越多,对郭皇后的恨意就越浓。

2.刘太后已死,当年郭皇后就打伤皇帝被废。话说这不是仁宗皇帝唯一的一次被打。但是第二次打他的两个女人屁事儿没有。

3.郭皇后即便被废,皇帝赵祯隔三差五的还是要下诏斥责,这是什么精神?要说不是是发泄报复,还真找不出其他理由。

4.在新皇后册立之后,皇帝赵祯来了一次对郭皇后最严厉的暴击,不仅再次贬斥,而且把她的姻亲大臣钱惟演也贬斥出局。

5.这些都布局好了以后,忽然怀念起郭皇后的好不仅给她写了情意绵绵的金枝词而且还让人告诉她要召她回宫。

6.郭皇后要高调回宫的消息泄露出去,当年把她拉下马的宰相吕夷简、大宦官阎文应瑟瑟发抖。

7.郭皇后身体出了小毛病。

8.口口声声说要把她召回宫的皇帝赵祯第一时间派出她的死对头阎文应“挟医诊治”,古人诚不我欺,一个“挟”字,暴露多少信息。

9.没几天,阎文应回报:“皇后死了。”

10.百官震惊,怀疑阎文应进毒,要求彻查皇后暴毙事件。

11.皇帝自己的女人暴毙身亡,死了就死了,不准查,可以恢复她的皇后名义,但不能享受皇后待遇。

这种明目张胆的腹黑操作,皇帝要不是主谋,谁是?站出来。

《资治通鉴》的主编司马光详细记载此事,并且细节更恐怖:“会后有小疾,文应使医者故以药发其疾,疾甚未绝,文应以不救闻,遽棺敛之。(司马光《涑水记闻》)”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翻译这一段话的,我看到的是:阎文应让医生用药加重了郭皇后的病,但是在病情加重还没死的时候,阎文应就以救不过来了报告给皇帝,然后急急忙忙的把郭皇后扔进棺材里装敛了事。

赵祯和郭皇后(郭皇后与宋仁宗赵祯)(1)

赵祯和郭皇后(郭皇后与宋仁宗赵祯)(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