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中控台物理控制按键是否能用全中文?这一问题比亚迪汽车应最有发言权,因为所有的自主品牌只有比亚迪率先使用了汉字标注,然而仍旧无法做到全中文。原因不在于该企业弘扬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信)不够彻底,核心因素是长期以来养成的用户习惯难以颠覆,且汉字的缩写并不容易解读,全文字标注又会影响识别效率和美观。
常规按键
- ESP_车身稳定控制程序
- CD_小型镭射盘
- FRONT标识_前窗除雾
- HOME_主页
- A/C_冷空调压缩机开关
这些用拉丁字母可以简单标注,并且在长期用车过程中已经普遍能够识别的按键,如果在指甲盖大小的按键上用汉字标注的话,想一想每一个字符的尺寸会小到何种程度。小字符的识别难度高等于增加了安全驾驶隐患,如果用缩写应该如何标注才便于识别呢?——似乎没有通顺的命名方式,这点在自动挡档位标注方面也是适用的。
「PRNDSLM」这些档位的真正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 P_parking 驻车档
- R_reverse 倒车档
- N_neutral 临时停车挡
- D_drive 前进挡/行驶挡
- S_sport 运动档
- L_low 低速行驶挡
- M_manual 手动换挡模式
在小小的档杆用拉丁字母标注尚有些拥挤,如果用汉字标注似乎会像“微雕”一样难以识别,对于吸收而言怕是换挡都需要用放大镜。
综上所述:真的不是所有的标识都能够用汉字替代,英文同样有其优势,只要合理则使用英文也并不是文化不自信。毕竟在信息时代已经出现了全球的文化融合,几乎每个语种都有「舶来词」,汉字、英文、日文以及一些小语种都会存在某些词汇无法直译的问题,这是文化体系的冲突造成的结果。然而文化融合又是大趋势,所以夹带一些中文词汇的英文也已经出现。
比亚迪坚持使用中文标注部分按键,甚至用书法作为车标主体,其初衷是对“文化入侵”的反击。同时也是在告诉全球中国汽车不再是落后的工业产品,通过先进的混合动力技术与电驱平台,中系车已经成为稳占世界第一阵营的强者。不能否认这种特立独行会有更高的制造成本,但这种文化自信也毫无疑问的为比亚迪品牌与集团形象加分,所以比亚迪并没有吃亏。
预测
未来全中文操作是一定可以实现的,因为物理按键必然会被虚拟按键取代,最终会实现无需手动操作的全语言控制系统。现阶段的准智能汽车的液晶仪表盘,大屏幕甚至可以旋转适应各类APP的中控屏,其尺寸之大足以替代物理按键区域。那么对于控制程序与界面的设计则可以丰富选项,虚拟按键的尺寸可以自行调整(分辨率),想大就大、想小就小自然可以适应各种文字的标注,且排序的自由也不会影响识别。
语言控制是未来的汽车功能的主要激活方式,这就像各大智能手机系统都会有语言唤醒的“语言助手”。届时驾乘人员成为了「语音遥控器」,汽车的按键也就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了。所以未来的汽车应会有各种各样的控制界面选项,全中文显示不会有任何障碍;只是此类车的全面普及还需要时间,预计在2025年之前可以做到。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责编:天和MCN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