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人无论四季的寒热温 凉 , 其 体 温 都 一 般 保 持 在36.2℃~37.2℃(口温)的范围,如果在平静状态下直肠内温度高于 37.6℃,就俗称发烧,以感冒引起最为多见,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发烧后注意什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发烧后注意什么(发烧后的处理)

发烧后注意什么

健康的人无论四季的寒热温 凉 , 其 体 温 都 一 般 保 持 在36.2℃~37.2℃(口温)的范围,如果在平静状态下直肠内温度高于 37.6℃,就俗称发烧,以感冒引起最为多见。

由于发烧在 24小时内可有体温正常的时候,因此每天应量 4~5次体温,以排除不易感知的低热(腋温≤ 38℃),尤其下午至早晨这段时间容易出现发烧。发热时不一定都能感觉到发热,往往有畏寒、头痛、咽喉痛、全身疼痛、乏力和咳嗽等症状,因此在有这些症状时不管是否自觉发热一定要监测体温。感冒虽系小病,但常感体力不支、注意力不集中,工 作 效 率 大 打 折 扣 , 影 响 工作、学习和睡眠,还可并发气管炎、肺炎、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并能传染给周围的人。因此患了感冒要及时看发热门诊,不能大意。出现发热症状后,应让病人卧床休息,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稀饭、米汤、豆浆、牛奶),多喝开水。高热不退可用温水或白酒拭擦全身,在未弄清发热原因之前,切不可乱吃解热止痛药。如急性腹膜炎病人,若吃了解热止痛药,疼痛减轻了,但往往会掩盖病情造成误诊。

中药治疗感冒疗效显著,尤其是在退热方面有着公认的效果。临床实践表明,运用中药能很快退烧,多数可在 48小时内退烧而不反弹。中药治疗感冒的原理除了抑制病毒之外,更能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祛病毒外出,汗出而解。中药汤剂应用途径主要是内服,也可以泡脚。对于小儿,还可灌肠。

内服汤剂根据体温高低和严重程度,每 24小时服药可以3~6次不等。服药后要盖上被子约 1小时,全身微微汗出,及时用干毛巾擦干后换上干爽的内衣。不要见风着凉,尽量不要洗头洗澡。小儿感冒,如果不能口服中药汤剂,可在煎煮中药时少添一些水,待药汁放温后,将药汁吸入开塞露瓶,再挤到直肠内,用纱布堵住肛门约 30分钟,然后排出。其间防止受风着凉,然后捂被发汗。

另一方面,人体出现发烧现象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发烧是人体的一种自卫表现,当细菌侵入人体后,人体就以升高体温(发烧)来应付,体温升高时新陈代谢加强,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也大量增加。因此,弄清发热的原因后再针对发烧原因合理用药,就能收到药到病除之效。 肖琼 /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