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互联网巨头而言,掌控WiFi,不仅掌控了互联网的入口,可以实现对用户更为精准的营销,更是可以完成O2O链条的闭环提前布局商用WiFi,争夺的其实互联网发展的未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商业wifi有什么好处?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商业wifi有什么好处(商业WiFi的现实不丰满)

商业wifi有什么好处

对于互联网巨头而言,掌控WiFi,不仅掌控了互联网的入口,可以实现对用户更为精准的营销,更是可以完成O2O链条的闭环。提前布局商用WiFi,争夺的其实互联网发展的未来。

WiFi现如今是如何一步步影响生活的,我们来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当你进入一家咖啡馆或饭店时,顾客跟服务员说的第一句话不是要点什么而是你们家有WiFi吗,密码是多少。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WiFi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刚需自然会带来商机,于是商用WiFi蓝海的轮廓开始显现,行业内的巨头们也纷纷跑马圈地,不过由于广阔的前景建立在免费的前提之下,因此业界一直没能摸索出清晰的盈利模式,当看上去很美的前景遇到变现的困境,商用WiFi这条路注定还要继续探索下去。

难以媲美的入口优势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智能手机的保有量已经达到5.8亿台。而国内用户平均有46%的时间选择用WiFi联网,商用WiFi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一大流量入口。小米收购了商用WiFi运营商迈外迪,树熊选择与支付宝合作,腾讯、百度和360也有了自己的动作。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些互联网巨头们的动作明显是冲着商用WiFi背后的庞大用户来的。其实不仅仅是国内,在美国,Google也正在开发一款全新的WiFi应用,用户在手机上安装这款应用后,就能自动连接Google在各地提供的热点,到了2015年将在34个城市开展WiFi覆盖服务。

商用WiFi战场的背后,也不乏失败的案例。早在2004年,美国费城就提出建设基于WLAN标准的无线宽带城域网络,也就是著名的“无线费城计划”,在费城的带动之下全球多个城市纷纷加入无线城市建设浪潮中。不过遗憾的是,“无线费城计划”最终因商业模式不够清晰而以失败告终。多年后的今天,由于全球各大城市都在致力于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在目前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无线网络的建设似乎又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一项政府工程,“在全市建立公共空间全城覆盖、免费接入的WiFi系统,免费给市民提供无线上网服务”成为了一项市政任务,这种政府牵头式的免费WiFi建设再一次站上台前。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这种全城规模的WiFi铺设同样也是可贵的入口,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实现数据的统一发布和管理,对于一些面向全部市民的市政信息发布和推送有着其他方式所无法比拟的覆盖优势,同时对入口的垄断也为进一步商业化打下了巨大的用户基础。

屏幕经济的新势力

对于商用WiFi,其在商业上最直接的应用还是广告优势,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十年前红极一时的分众传媒,之所以能在当时有这么强势的广告优势正是由于在当时那个移动设备还不发达的年代,对于在写字楼里工作的上班族来说,等待电梯时注意力全部会被分布在电梯内外的屏幕吸引,占据了大量的屏幕资源就等于吸引了全部人的注意力,这正是分众在当时强盛的原因。然而为什么分众会在几年时间内出现大幅的下滑,也正是因为移动设备的出现,人们的注意力从电梯内外的屏幕转向了自己的手机屏幕,屏幕经济的平台出现了转移,原来的方式自然变得行不通了。而对于新的屏幕经济而言,如何掌控住这些资源是有一定难度的,毕竟手机是个人化工具,不受环境变化所转移。

而WiFi此时就变成了打开这一壁垒的钥匙,通过WiFi热点的设置,不仅能够让区域内的人都通过统一的途径接入网络,并且可以借助网络的数据传输功能实现信息的展示或交换。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屏幕到屏幕的转移,甚至可以借助技术实现终端到每一个人的精准信息推送,大幅提高了广告的质量和效果。由此可见,单就这一领域,商用WiFi就大有可为,如果能够发挥出新的屏幕经济的优势,对于品牌推广以及下一步的商业布局就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准营销和O2O的诱惑

在成熟的商业WiFi建成之后,其首先具备的功能就是能够实现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甚至不同个人的精准推送,某些特定的场所甚至交通工具都非常适合这种营销模式。目前不少城市的公交车和地铁已经实现了WiFi的覆盖,南车集团也宣布带有WiFi的高铁列车在一两年后就会投入使用,东航也已经开始了高空WiFi的小规模测试。就拿高空WiFi来具体,由于不同机舱的乘客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可能会有一定差距,一旦实现全机的WiFi覆盖,就可以实现针对头等舱、商务舱和经济舱的不同信息的推送,对于内容营销来说,既避免了信息的千篇一律,也能够更有针对性,更加贴近受众的接受程度,也避免了原有的投放在机舱内各显示屏上的低效率广告的资源浪费。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处在不同的场合的人群都会有不同的需求,比如设置在银行内的WiFi在连接网络之后推送关于理财相关的信息后再提供上网服务;在汽车4S店内的WiFi可以提供汽车购买和养护的信息服务;在大商圈设置的WiFi可以提供购物或打折信息。

这种通过商用WiFi实现的针对不同人群的精准营销互无疑问是极具吸引力的,尤其是对于产业链庞大的互联网巨头来说更是如此。结合大数据也可以使WiFi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保证用户信息安全下的数据统计,通过云计算得出更加细致的结果,可以实现更为精准的针对各种不同用户群体的细分和信息服务,对于实力雄厚的互联网公司而言这不仅是对于自身服务体系的完善,也让他们牢牢把持住了互联网的入口。

另外一方面,在如今O2O的大潮下,WiFi是商家进入O2O的重要入口,因此商用WiFi就有了它独特的作用。具体商户来说,商用WiFi的最大功能是可以借此建立起与用户的后续关联,商家通过向消费者提供免费WiFi,建立起与用户双向互通的线上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商家可以对到店客流进行统计、分析顾客购买行为,通过店内WiFi手机数据,建立CRM,后续还可以针对用户购买习惯实现个性化推送信息,以此增加用户黏性。除此之外,线下的购买和线上的支付也可以进行结合,据了解微信已经在近期开发出“扫一扫WiFi”功能,介入线下商户(包括餐饮、零售业态)的无线网络连接,顾客连接到WiFi后会进入线下商户的微信公众平台页面,点选关注就可以查看优惠信息,领取红包,也可以直接进行线上支付。

由此可见,巨头争夺商用WiFi另一用意在于O2O线下入口的争夺,将大量憧憬O2O机会的线下商户纳入麾下。商用WiFi对巨头的作用表面上看是争入口,通过入口争抢商户资源,其实更在于掌握足够多的商户就可以开展很多延伸业务,而利润往往是在延伸业务中产生,尤其在线下所接受的线上推送的优惠券、打折等信息转换为消费行为的可能性更大。

变现困境和无法忽视的问题

然而商用WiFi之所以并没有以预想中的速度发展也是由于它所存在的种种问题。首先就是不清晰的盈利模式,虽然前景美好,但是由于是建立在免费这一基础之上这也让很多着急变现的企业和创业团队不敢跟进或最终选择了退出,而剩下的运营商大多选择了投身互联网巨头的怀抱,就算如此,在目前的状态下,商用WiFi也只是巨头布局的一枚棋子,潜力无限,但想真正发挥出它的全部作用还需时日。

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也是最为用户所在意的问题在于网络安全这一方面,众所周知WiFi的安全隐患一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由于商用WiFi的技术门槛很低,只要购买对应的设备软件、网络服务就可以搭建实现,与此同时,在公共场所搭建一个虚假WiFi环境发射信号诱导用户连接使用,这在技术上也非常容易做到。在在目前鱼龙混杂的网络市场上,公共WiFi的确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如何保护用户的数据和个人信息不被泄漏也考验着商用WiFi的各个运营商们。

最后,商用WiFi还面临着来自几大通信运营商的竞争。在目前的形势下,三大运营商也在寻求从移动网络分流流量,将WiFi变为一种能够向用户提供的增值服务。同时WiFi盛行的一大原因还在于数据流量的资费降得缓慢,依靠数据流量无法满足使用者的网络需求,因此才催生出了WiFi领域广阔的市场。而在未来4G技术和覆盖面都趋于成熟之际,由于4G网络的高速度和稳定性,一旦资费下调至能够让用户接受的程度,势必会强烈冲击商用WiFi的生存空间,这一问题在未来几年恐怕也将无法避免。

不过,随着商用WiFi的概念逐渐被炒热,市场逐渐被网络巨头所垄断,再加上可能会变成政府工程的潜在机遇,在未来几年,我们甚至可以预见,商用WiFi领域的竞争肯定会更加惨烈,而它所能带给我们的也许会是一场改变我们生活和消费方式的商业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