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它在近200年的统治中富庶繁华,却倏忽间神秘消逝了;这是一个神秘的王朝,它留下了“金字塔”般的王陵,却没有正史可寻踪迹;这是一个强盛的王朝,它曾与周边数个强大王朝抗衡,一度阻挡了成吉思汗征服的脚步……

西夏王朝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兴衰蜕变?形成了多元文化的西夏究竟又为何没有得意流传?

今天,我们就跟随着著名人文历史学者唐荣尧所著的《西夏王朝》一探究竟!

和许多开国帝王一样,帝业成就时,帝国内部的矛盾和帝王本人身上的劣行会一并迸发。新兴的西夏帝国大厦巩固后,李元昊要么在后宫沉湎于和心爱妃子的欢愉中,要么带领近臣前往贺兰山下的行宫;或在巡查南部边境天都山的闲暇时光,驱马至那里的离宫,或许会远途奔赴祁连山中的射猎场,纵马打猎,纵情酒色。

早在党项羌控制灵州时期,李元昊的父亲就注重利用族内大姓的势力来为自己的政权效力,而政治婚姻则是一个成本最低、最能笼络大姓的渠道。卫慕氏是西夏建国前后银、夏两州一带党项羌中最显赫的族姓,李元昊的祖父李继迁和父亲李德明都曾经和卫慕氏联姻。李德明娶的卫慕氏为了巩固娘家和皇室的关系,将娘家年幼的侄女接进宫中抚养,准备长大后许配给儿子元昊,试图将这种政治婚姻持续下去。

为什么西夏王朝能够存在一百多年(繁华了200年的西夏王朝为何突然神秘消逝了)(1)

▲1972年,武威市张义乡出土的西夏文《千佛名经》内页

公元1028年,年轻的李元昊在奉父命攻取河西的战役中显示出不凡的军事指挥才能,深受父亲赏识,李德明便以李元昊“气势英迈,诸蕃耆服”册立为太子,并且立李元昊的母亲卫慕氏为王后。

李德明去世后,李元昊嗣立,封自己的母亲卫慕氏为“惠慈敦爱太后”,卫慕部落的势力顿时提升,甚至依仗太后权势,开始和年少即位的李元昊展开了权力之争。卫慕部落中的首领卫慕山喜精心策划了一场谋杀李元昊的行动。史料中没有过多的记述,我们只能凭借想象来对其进行复原:卫慕山喜将部落中武功高强的杀手,埋伏在李元昊或出征或外巡的路上,试图暗杀这位年轻的王位继承者。然而,善于搜集情报且性格多疑的李元昊,在得知这一情报后,佯装不知,依然按原计划进行自己的行程,暗地里却布置了兵力,将这场暗杀化险为夷。他之所以没有提前镇压,是为了让背后的主谋者露出来。果然,这场谋杀的最大策划者浮出水面,竟然是他的母亲。按照律令,谋反是被列为一等罪的。在这场宫廷内乱中,李元昊认为是母亲帮助了卫慕山喜,不仅将卫慕山喜的族人全部沉进黄河,而且用毒酒毒死了自己的母亲,随后立自己的庶母讹藏渠怀氏为太后,并将已有身孕的妻子卫慕氏囚禁在别宫。

为什么西夏王朝能够存在一百多年(繁华了200年的西夏王朝为何突然神秘消逝了)(2)

▲魏晋时期绘有鲜卑人帐居图的壁画砖

从李继迁割据夏州到李元昊在兴州称帝,党项豪族野利家族一直伴随着李继迁到李元昊三代人,可谓战功累累,李德明就是李继迁娶的野利家族女子所生的。李元昊的第五个妻子是一直跟随李元昊征战有功的野利遇乞的妹妹野利氏,她因为漂亮且智谋、善战,深受李元昊宠爱。野利氏喜欢戴金饰的“起云冠”,李元昊不仅派人定制,而且下令国内其他人不得戴这种冠。命运似乎一直垂青于野利氏,这位党项女子不仅得到了李元昊的宠爱,还为元昊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宁明,天资聪慧,爱学习,深明大义,被元昊立为太子;次子宁令歌,因为长相酷似李元昊,深得李元昊宠爱,太子死后,野利氏请求李元昊立宁令歌为太子,得到许可;第三个儿子薛埋,早卒。野利氏后来被李元昊立为宪诚皇后。

公元1031年12月,辽兴宗应李德明之请,将自己的宗室女兴平公主嫁给了李元昊,并封李元昊为驸马都尉。第二年,李元昊迎娶了这个具有契丹血统的女子,这是他的第六个合法的妻子。

李元昊婚姻中过多的政治因素,为西夏的外戚专权开了头,导致西夏立国后的190年间,有5个君主经历了外戚专权。野利氏受到李元昊宠爱期间,野利家族的势力在朝中激增,尤其是国舅野利旺荣统领明堂左厢,野利遇乞统领天都右厢。两个人在对宋的战争中屡立战功,成为西夏政权中的重臣。

为什么西夏王朝能够存在一百多年(繁华了200年的西夏王朝为何突然神秘消逝了)(3)

▲魏晋时期的《羌女送行图 》壁画砖

为了除去这两位西夏重臣,宋朝方面可谓煞费心机,在战场上无法战胜野利兄弟带领的党项精兵,便开辟了第二战场:间谍战。环州知州种世衡曾经使用反间计,并派手下王嵩前往西夏实施反间计,终于使生性多疑的李元昊上当,于公元1043年9月诛杀了野利兄弟。

在诛杀野利兄弟过程中,野利遇乞美丽的妻子没藏氏被李元昊看中,这个后来改写西夏初期历史的党项女子,就此走进了西夏皇宫和李元昊的生命中。于是,有了这样一幕:李元昊出巡、狩猎时,身边出现的不是太后妃子,而是他宠爱的没藏氏。游牧部族的女性,习惯了马背上的生活,即便是身怀有孕也会骑马外出。在那段沉浸于爱之河的岁月里,即便是没藏氏身怀有孕时,李元昊也会带她外出。公元1047年2月,李元昊带没藏氏外出时,或许是马背上的颠簸,或许是一次意外的马惊,在路经一处两河分岔的地方,没藏氏生下了一个男孩,李元昊便取名谅祚(党项语,意为“两河分岔的地 方”)。

由于没藏氏没有正式的名分,她生的孩子无法享受宫中的待遇,谅祚自幼便寄养在舅舅没藏讹庞的家中。

为什么西夏王朝能够存在一百多年(繁华了200年的西夏王朝为何突然神秘消逝了)(4)

▲榆林石窟中的西夏供养人像

为李元昊生了儿子的没藏氏,自此更是深受李元昊的宠爱,一股来自香枕边的暖风,时时吹向李元昊的耳中。公元1047年3月,由于没藏氏的多次建议,没藏讹庞被元昊升任为国相,开始掌控国政大权。元昊在酒色欢娱中越陷越深,国事基本由没藏讹庞掌控。

在没藏氏深受李元昊宠爱时,一场掩隐在婚姻之后的政治阴谋悄然走近李元昊。新兴的帝国宝座带来的辉煌,是无数人觊觎的。当李元昊稳坐在西夏这个金字塔式的帝国顶端时,也没能走出骄奢的怪圈,这个怪圈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

李元昊宠爱没藏氏,自然就冷落了野利氏。1047年5月,李元昊被儿子宁令歌待娶的妻子没氏的美貌所迷,便将没氏纳为新后,并为她在贺兰山中修建了离宫,上演了一出西夏版本的唐明皇与杨贵妃传奇。被废的野利氏因此完全失势,没藏氏也尝到了“旧人不如新人好”的滋味。

公元1047年5月,看到李元昊沉湎于酒色中,没藏讹庞要为妹妹报仇,从图谋大业的角度出发,这也是他篡权的绝好时机。没藏讹庞从这时的西夏形势中嗅到了出击的机会,一场巨大的宫廷密谋出现了:没藏讹庞和没藏氏密谋,废太子宁令歌而立谅祚。

公元1048年正月十五,李元昊登基的第十个年头,兴庆府在漫天大雪中迎来了一个祥和的上元佳节。伴着浓浓的酒意,望着身边的宠妃,李元昊觉得此刻他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但是眼前这个忧郁的年轻人,并没有丝毫节日的喜庆,他名叫宁令歌,是李元昊最为宠爱的儿子、西夏国的太子、王朝未来的继承人。然而,此时的他正在痛苦的抉择中。

为什么西夏王朝能够存在一百多年(繁华了200年的西夏王朝为何突然神秘消逝了)(5)

▲黑城出土的西夏绢本彩绘《阿弥陀佛显圣图》中的供养人形象

沉浸在欢爱之中的李元昊想不到,自己的生命将要走向终点。拿剑砍向自己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亲生儿子宁令歌。

宁令歌对自己的父亲李元昊充满了仇恨。母亲野利氏因为劝说李元昊远离女色而被打入冷宫,自己最心爱的未婚妻没氏更成了父亲的新宠。深陷在辱母与夺妻之恨中的宁令歌决定向父亲李元昊找回自己所有失去的尊严。

没藏讹庞唆使宁令歌乘李元昊喝醉酒后,约好野利家族的武士浪烈等人潜入李元昊的寝宫行刺,没想到浪烈未能得手,当场被杀。年轻的王子在没藏讹庞的怂恿下,慌乱之中割伤了李元昊那高挺的鼻子,仓皇逃往没藏讹庞的家中躲避。

一生征战沙场的李元昊,面对儿子的刺杀时,第一次感到了恐慌,也许是震惊,也许是愧疚。史书记载李元昊“圆面高准”,宁令歌一剑削去的恰恰就是李元昊的高鼻子。这是致命的一剑,这个自称为“青天子”、创建西夏国的一代枭雄李元昊,因失血过多,倒在儿子的剑下,死在女人的怀中。

为什么西夏王朝能够存在一百多年(繁华了200年的西夏王朝为何突然神秘消逝了)(6)

▲西夏皇帝和侍从图

此时距西夏王朝建立刚刚十年,李元昊年仅四十六岁。

刺杀父亲后的恐慌,让年轻的王子乱了方寸,也没有了任何退路。坐在家中等待的没藏讹庞,假装好意地劝说仓皇而来的宁令哥外逃,随即又召集大臣,说太子弑君,必须严惩。他派出的军队,很快捉住了太子。等待宁令歌的是被杀的命运,是对王位永远无望的生命终结。

阴谋的规划者没藏讹庞看到利用宁令歌诛杀李元昊的计划得逞,便以弑君之罪杀了宁令歌和他的母亲野利氏。西夏第一代皇室上演的这场亲情之间的残杀,成了西夏皇权之争的开端。

曾经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以这样的方式匆匆谢幕,身后留下了一个正在崛起的帝国,也给后人解读西夏帝国时,提供了一个最为醒目、最为深刻的印象。

这位出生于军人世家的党项羌人,大半生在马背上度过,通过政治、军事、文化等一系列措施,在中国11世纪的北方奠定了一个新兴的帝国。但命运和他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他并没有死于沙场,却死于宫廷阴谋中。

为什么西夏王朝能够存在一百多年(繁华了200年的西夏王朝为何突然神秘消逝了)(7)

▲黑城出土的西夏绢本彩绘《普贤菩萨和供养人》中的供养人形象

他统一了几百年间散落在北中国尤其是宁夏、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青海等省区的羌、汉、吐蕃和回鹘等民族,建立了一个新的王国,结束了这一地区长期的战乱局面。他下令制定了西夏文字,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字内容,也用这一奇特的文字记录下了西夏和北宋以及西域各国的贸易、宗教、政治、文化交往,留下了大量汉文献没有的珍贵资料。他以自己的大半生征战丰富了中国军事史,给后来的蒙古军队乃至中国军事史留下了使用鸽子战、长途奔袭战、间谍战、运动战和游击战等战例的实战经验,先后取得了对宋军、契丹、吐蕃、回鹘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武装力量的多次胜利,体现了其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在军队组织、军队训练、军事艺术完善等方面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经验。他也推进了西夏王朝的社会变革,迈出了发式、服饰、仪节、法律、科技、丧葬等方面的变革步伐,使一个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很快接受农耕文明影响,使党项羌整体实现了牧猎文化向农耕文化的转变。他将自己缔造的西夏王朝定都于今天的银川,使贺兰山下的怀远小镇成了国都,对整个宁夏平原地区的农业、采炼业、陶瓷业、林业、牧业、手工业以及今天的旅游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他下令在戈壁和绿洲上兴建并扩建了甘州、凉州、灵州等众多城池,并促进了这些城市的发展,有的地方一度成为西夏时期的制造业中心、商贸中心和局部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

为什么西夏王朝能够存在一百多年(繁华了200年的西夏王朝为何突然神秘消逝了)(8)

▲黑城出土的西夏绢本彩绘《水月观音菩萨》(局部)

在党项羌军队占据河西走廊前,随着整个大唐王朝晚期的颓势,黑汗、回鹘等遍布西域的割据政权已经割裂了中原地区和西域的联系,丝绸之路已经名存实亡。党项羌军队攻占河西走廊尤其是西夏统治时,向北扩大了和丝绸之路上其他政权的联系,向南则一度加大了和宋朝的商贸往来,成了丝绸之路上的二传手;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促成了西夏北部的草原之路(西域和契丹政权之间,西域和宋朝之间)的开通,使丝绸之路经由青海出柴达木盆地抵达西域的“丝路羌中道”开通。

后来,西夏的强大及北宋晚期政治经济重心的南移,使经由丝绸之路前往中国的大食商人,取道海上航线,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间接地推动了中国海洋时代的来临。

本文摘自《西夏王朝》

唐荣尧 著丨2015.10

新书即将上市,敬请期待!

-End-

编辑 杨梦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