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高玉宝在《半夜鸡叫》里描写了一个土鼊财主周扒皮,他半夜三更学鸡叫,欺骗长工半夜三更起来干活。当年周扒皮形象风靡全国,妇孺皆知。那周扒皮是小说创作的人物呢?还是生活中就有其人,只是经过艺术加工而已呢?

小说《高玉宝》本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就是说的自己。适当的艺术加工那自不待言。我们不可能把书中的周扒皮和真实的“周扒皮”混为一谈。

周扒皮的生活原型是辽宁省瓦房店阎店乡和平村人,名字叫周春富。

解放前还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小地主,家里有200亩土地,有小卖铺,有油坊,有磨坊,有5个儿子3个女儿,一家子有20来口人。

按理来说,在广大的北方,人烟稀少,有个200亩土地,算不上大地主,咋就和南霸天、刘文彩比肩呢?要归功于《高玉宝》这部书了。

周扒皮为人刻薄,喜欢占小便宜,压榨长工,老百姓恨之入骨。第二次土改,就把他揪出来批斗。有说批斗会上被愤怒的农民打死了,也有说是被政府镇压枪毙了。反正为人不能太刻薄,民愤太大,也是罪有应得。

所以现在我们都把那些刻薄寡恩的老板叫着“周扒皮”。

周扒皮俨然成为一句成语了。

现在有一股思潮说:周扒皮半夜三更叫长工起来干活,编写的太假,脱离了生活。半夜无灯瞎火,那时候根本没有电灯汽油灯,怎么看得见做农活呢?问的看似有道理,如果真正考究起来,我们深入北方农村,你会体会到农村的一番异样的生活情调。

八十年如白驹过隙。现在的农村和过去是没法比较的了。现在种地不用攒肥料,购买化肥。不用除草,用除草剂。旧社会不行,农活特别的多,即使农闲的时候也有许多的农活要干。那个时候没有机械化,全靠人力。

北方的冬天很冷,白天很短暂,夜很漫长。为了保暖北方的窗户开的很小,还用草帘子遮挡。呆在家里,看不见阳光。

长工们劳累一天,睡的都比较沉。周扒皮模仿鸡叫唤醒长工干活确确实实在当时的北方是有存在的可能。并非杜撰。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没有钟表,就是靠路边的汽车声音来判断时间的。有汽车声响,早晨了,就好起来梳洗吃饭上学。记得有一次也是听到汽车声响,照常起来梳洗吃饭上学,到了学校,天还没亮等了很久。

其实现在再来谈周扒皮,更多的就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以助消化食物。枵薄的人总会被人当着笑柄来谈的——周扒皮也算遗臭万年了。@善若水119

周扒皮后人(周扒皮真有其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