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孙丑篇》中讲了一个孟子厚葬自己母亲被弟子充虞质疑棺木用得太豪华的事情:孟子自齐(母)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耻其言而过其行怎么断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耻其言而过其行怎么断句(使虞敦匠事严和)

耻其言而过其行怎么断句

《孟子•公孙丑篇》中讲了一个孟子厚葬自己母亲被弟子充虞质疑棺木用得太豪华的事情:孟子自齐(母)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

孟子的回答是:曰:“(上)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为什么说孟子是厚葬的母亲呢?因为在《孟子•梁惠王篇》中,本来鲁平公是想见孟子的,结果被小人臧仓挑拨了一句“孟子之后丧逾前丧”,认为孟子并非贤者而作罢。所谓“后丧逾前丧”是指孟子对母亲的葬礼规格要高于对父亲的规格,这在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里会被认为不合礼仪。

在第一段里“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还被断句为“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虽说有分歧,但在解释上并无不同,就是“安排充虞督促木匠做棺材,因为时间紧迫所以他没敢问孟子为什么棺木用这么考究?”

东汉学者赵岐主张在“敦匠”后点断,清代学者阎若璩、周广业均作“敦匠事”。但“事严”一词有解释为“做事严谨”的,而解释为“事情紧急”的好像只有此处的“孤证”了,当然单独一个“严”字作为“短句”在那个时期同样也属“孤证”。更重要的是“严”字解释为“时间紧急”就有点“意译”的味道了。

在《公孙丑篇》里,还有一处“严”是“郑重,庄重”的意思,说勇士北宫黝“无严诸侯”,即对诸侯不尊重,而“严”字的基本义则是“认真,不松缓”。所以此处为何不能是“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呢?“敦”是“督促”的意思,而“严”则是对“敦匠事”的形容,即“严敦匠事”——严格地督促木匠制作“棺椁”。这不就是标准的文言文“使动”用法吗?“使”充虞在“敦匠事”上“严”,即“让我严格敦促匠事”!正因为“前日”充虞在严敦匠事,所以不敢问孟子;当任务完成后才“今愿窃有请”。我的断句和解释是否要比“古之学者”们更合理通顺些?

接下来我们看另一处较有争议的解释:“且比化者”。目前比较认同的是朱熹的解释,“比”是“替、为了”的意思,“化”则是“死”的意思。即孟子认为做这么好的棺木,不仅为了美观(非直为观美也),更为了尽人子的孝心(尽于人心),况且为了让死者的皮肤不接触到泥土,对人子的孝心来讲不是更觉畅快吗?(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赵岐的解释则是把“比”解释为“比照”,“棺椁敦厚,比亲体之变化”意思是:“棺椁的厚度,要比照父母遗体腐烂所需时间而定。”

上述对“比”的两种解释,在《孟子》中都有其他句子来证明,比如《梁惠王篇》中的“愿比死者一洒之”就是“替、为了”的意思;同样在《公孙丑篇》中的“尔何曾比予于管仲?......尔何曾比予于是?”就是“比照”的意思。那么这两种解释到底哪个更合理呢?我们先从文理逻辑和“化”字来分析一下:

“化”字的本义当然就是“变化”,此处解释为“死”当然也是对的,比如和尚死了叫“坐化”,道士死了叫“羽化”,但两相结合,加上后面的那句“无使土亲肤”,明显是指“尸体腐化”的意思。那么用棺椁来盛放尸体,尸体腐化时就“无使土亲肤”了。换而言之,如果直接把尸体埋入土内,就属于“使土亲肤”。前面孟子说了中古时期的“棺椁标准”,说明这是符合“礼仪规矩”的,然后说不光为了美观更为了尽孝心,又进一步说这样可以不让泥土接触到尸体的皮肤。

现在上下文的逻辑已经非常通顺了,“化”解释成“腐化”也是毫无疑问的。那么“比”作何解才是最佳选项呢?“比”除了上面讲的两种解释,在那个年代还有“及,等到”的意思!比如《诗•大雅》:比于文王,其德靡悔。《史记•项羽本纪》:比至定陶,再破秦军。因此“比化者”就是“等到腐化时”的意思,“者”表示停顿,往往用在表示时间的名词后面,比如“昔者”,“古者”等。

棺椁的厚薄与否并不影响“无使土亲肤”,没有棺椁才会“使土亲肤”。我们再来看反对儒家的“厚葬”,提倡“薄葬”的墨子在《节葬下》中是如何说的:是古圣王制为葬埋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

相比孟子要求的“棺七寸、椁称之”,墨子认为“棺三寸足以朽体”,所谓“朽体”不就是“尸体腐化”的意思吗?哪怕是“三寸厚之棺”,尸体腐化后照样能“无使土亲肤”。“且比化者”译为“况且等到腐化时”岂非更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