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很薄很薄的书,才17万字左右,只是可读性非常一般。逻辑课的道理是很简单的,高中数学里面就有很多关于逻辑学的基础知识,但是要如何躲过惯性思维运用逻辑思考问题还是需要练习的。

思维是可以用来指导行为的,这是我们和其它动物不同的一个巨大区别,动物更多的是靠经验来指导行为。就比如建筑师在盖一座大厦之前是需要先在头脑中构建这座大厦的整体,然后再通过精密的设计,绘制出图纸,并且要一次次的验证可行性,然后才能按照计划来建设。这就是思维的作用,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愈精细正确,他的行为至少可以减去许多错误,或者可以获得成效。

当然思维和行动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思考不行动那就没有任何的作用,只是一个空想家。同样的,如果我们没有思考,一味地盲动,毫无计划可言,那就是一个满脑子肌肉的傻子,只会被人牵着鼻子走,或者被人利用和欺骗。

比如一个人习惯了听某种言论,或者看惯了某种文章,他接受了这些东西,便不自觉地以此作为他自己的知识,或是形成了一种先入为主的意见。以后他听了别的言论,或是看到别的文章,便会不自觉地以他先前听惯了的言论,或是看惯了的文章,作为他评判是非的标准:如果别的言论或文章和他先前听惯了的言论,或是看惯了的文章一致,那么他便欣然接受,点首称是;如果不一样的话,那么便很难接受;火气大的人甚至会痛加诋毁。至于他所听惯了的言论和看惯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不一样的言论或文章究竟是否有道理,却不在它的考虑范围之内。

尤其是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再加上大数据的算法,每个人都被困在一个信息茧房里面,不同的只是这个信息茧房大小而已。所以一个人要想成长就需要接受不同意见的声音,然后再思考这个声音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虽然每个人都喜欢在阅读和沟通中寻找共鸣来证明自我,但是对我而言,收获更大的,往往是那些看上去很别扭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意见当中,慢慢读出它的趣味来,为自己开启一个全新的空间。

当你有在不同意见下思考这个意见背后的逻辑时,就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小到两个人发生争执,各执一词,大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国家之间的勾心斗角,都能够读出不一样的味道。

就比如懂王,他在中国广大群众的眼里是个逗比,有事没事就爆出来各种奇葩事件和言论。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逗比怎么可能当上全世界最牛逼国家的总统呢,不要跟我说他只是因为有钱,比他有钱的人多了,有钱并不是当总统的先决条件。

所以,你看,懂王这么一个几乎把所有一切都曝光在你眼前的人,我们实际上也并不太了解他,也不理解为什么这个逗比会有那么多美国人支持。

现在我就随便列几条他的政策主张,看看和大家理解得懂王是否一样。

中学逻辑推理课程(如何辨别真假对错)(1)

第一个对我们影响巨大的政策应该就是贸易战了吧。我们一直以为懂王发动的贸易战只是针对我们中国的,其实并非如此,相信大家对那张世界各国领导人在默克尔的带领下围攻懂王的照片仍然记忆犹新。事实就是,懂王当时并没有想发动贸易战,他只是想对各国极限施压,然后赚一笔政治资本回国。

要知道,美国军事战争打的不怎么样,但是经济战争美国打的是特别厉害,根本就没输过,所以各国评估了一下自己的实力,觉得没办法,只能忍受他的讹诈,捏着鼻子认了。只有兔子,经过评估以后发现,我们好像可以和美国试一试,毕竟我们自己也是有一个巨大市场的,而且还是全世界最大的工业品出口国,在军事上我们也不怂他们,这才有了中美的贸易战。

这一点其实也很出乎懂王的预料,因为他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国家敢和美国打贸易战,因为之前美国贸易战的战绩是全胜。只有双方都认为自己有获胜的可能才会爆发战争,其他情况,尤其是五常这个级别的国家,绝不会随意地梭哈赌国运。

贸易战开始后我们一直都是处于守势的,但是新冠疫情这个黑天鹅出现了,彻底打破整个平衡,我们很快就控制住了疫情,迅速的复工复产。至于其他国家的表现嘛,嗯,控制也挺好的。现在我们回头再看懂王,好像他是个傻子,为啥主动挑起贸易战,但是我们能走到现在这个程度是既有自身努力也有运气的成分。

再来看第二条相关政策,退群和建墙。这两条其实其目的是一致的,美国是一直主张全球化的,这确实是好事。但是受益的都是美国的精英阶层,因为资本是没有国界的,哪里可以赚钱,资本就会流向哪里,资本主义国家是不会干预美国资本家的。所以,大量的资本外流,制造业外迁,最初是美国向战败的德国和日本转移,然后德国和日本向亚洲四小龙转移,再之后就是四小龙向中国转移。

按照正常的规律,当中国的工人成本提高以后,会继续向其他更贫穷的国家转移。但是到中国这里事情开始起变化了,中国不但吃下了所有的产业,而且还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向上爬科技树了,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把一个个高科技的产品打成了白菜价。

和西方那种守着专利发财的想法不同,我们的思维模式好像和西方不太一样。我理解的是,西方那边人少市场小,所以只能提高产品的价格,而中国不一样,我们有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但是有钱人没那么多,只能是薄利多销,然后资金回笼以后再迅速迭代,进一步把产品做的物美价廉,原本我们可能在产品质量上和西方的产品有差距,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产品质量越来越高,价格缺越来越低,此消彼长之下,西方的产品自然没有什么市场了。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懂王提出了退群,我不跟你们玩了,我自己就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我加入到世界市场的结果,就是让美国的劳动者和全世界的低薪劳动者竞争。全球化这么多年来,美国的很多社区陷入了萧条,很多中产被彻底摧毁了。如果我不跟你们玩了,你们还能不用我的美元咋滴?还不是依然被我收铸币税?

建墙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他认为那些非法移民抢了美国底层人民的工作机会,因为这些非法移民愿意为了更低的工资工作,所以要把这些非法移民都拦在国门之外。

另外还有减税与就业法案,加强对金融体系风险的监管,增加基建投资,降低政府对个人的干预,废除奥巴马的医保,加强军备建设的同时不对外发动战争。

看到这里你们还觉得懂王是个逗比吗?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美国民众支持他了吧?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人和事物都要想办法消除成见或者叫既有的观念。

那要怎么消除成见呢?

第一,要有反省的精神。时时反省,看看自己的思想结果和知识是不是有错误。第二,要有服从真理的精神。

我不是要大家做一个反思怪,反省和反思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承认自己的错误。反省是检查,是为了回想起自己在哪里犯了错,犯了什么错,怎样犯的错,以后有没有改变的可能。

比如说,前段时间好多自媒体因为胡某人的言论而误判了国际形势,最初的结果让广大群众大失所望,虽然从后来的结果来看,我们确实是占了很大的便宜,但是那天晚上的沮丧也是名副其实的。

从这就能看出来,如果某一言论突然盛行,而且有无数的人跟着附和,那么对于某一类事情的判断,就会不自觉的以某种流行的言论作为标准。也就是说,大家不经意地预先假定某种流行的言论是正确的,再根据它来批评其他言论或是行动,这样,便很容易被更多的人所赞同,因而十分容易压倒异议。其实,一种言论的真假,和是否流行毫不相干。

也就是说,一个言论是不是真理,和他是不是流行没有必然的关联。也就是说,流行的言论也许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另外,利害关系或情感也很能使思考的结果不正确。在没有利害关系或强烈情感发生的时候,人的理智在思考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占优势,比较容易起支配作用。但在有利害关系或强烈情感发生作用的时候,可就完全不同了。

比如,我们可以随意的说:凡是吸毒的人都应该被枪毙,X吸毒,所以X应该被枪毙。这种说法大家还算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说:我的父亲是吸毒的,所以应该被枪毙,这感觉好像就有点问题了。

另外,我们很少有时间对于自己的知识产生怀疑和反省。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里,都认为自己的知识绝对可靠。每个人的知识,或来自感官,或来自传闻,或来自传统,或来自集体,或来自联想和推测。我们对于从这些来源得到的知识很少经过理智的过滤。

于是,这样的一些知识,沉淀到意识的海底,就变成了所谓的成见。新来的知识就在这些成见的基础上生长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久而久之,年纪大了,就变为成见累积起来的珊瑚岛。珊瑚是很美观的,许多人爱护他们的知识也像珍爱珊瑚一样。

那些没有反省思维训练和习惯的人,最易坚持他们的成见,他们更容易和情感、意志、好恶,甚至于利害关系纠结在一起。所以,当你批评到他的知识时,马上就会牵扯到他的情感、意志、好恶,甚至于利害关系。可惜,这类人的知识偏偏是最不可靠的,常常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于是,他们的知识的错误继续被珍藏。如果种种外在条件巧合下,他们再依据错误的起点向前发展,那么人生的悲剧便可由此产生。

除了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科,比如数学、逻辑、理论物理学等知识,其他的知识都是可以改变,只不过有些变动的速度没那么快而已。比如生物学、地质学、经济科学等经验科学的知识,都属于是可以依靠假设、观察、试验、求证等程序建立,这就是所谓的科学。而有些知识就好像是浮云一般,一吹即散,我们所谓的日常意见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可以理解为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或者个人的经验积累,但是这些意见究竟有多少是经得起有科学思考训练的人推敲的呢?

就比如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里,根本就没有逻辑意义上的必然,其实在经济学上也是如此,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所谓的专家信誓旦旦的说哪个股票一定涨,但是每次下跌他们都能找出一大堆理由来解释这个下跌是合理的。所以,当有人信誓旦旦地跟你说些什么的时候,要注意了,很可能他是在有所图谋,或许你就是那一茬绿油油的韭菜。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能让人激动的话不一定是真的,也不一定是对的。其实这很好理解,很多人都看过传销,他们说的很多话确实是激动人心的,但是结果是什么呢?

其实大家对于真理有一种基于直觉的喜爱,甚至是追求。而许多有目的的人都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要肯定那些激动人的语言都代表着真理。但经过科学思想训练的人看来,激动人的语言不一定是真理,而真话不一定能激动人心。希特勒的演说可谓极富激动力了。在戈培尔的设计之下,希特勒的语言曾经几乎使整个德国人激动,甚至使德国青年少年发狂。但是他说的是真理吗?

现在网上有些人,习惯了二极管思维,非黑即白,你要么是间谍,要么是五毛。尤其是近两年各种各样的事件在网络上爆发,有好有坏,正因为有好有坏这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任何国家和政府都不可能只有好的或者只有坏的事情,如果有,那一定是虚假的。

但网上就是有一部分人,他们完全无视事实,好的可以随便夸,不好的事情不让说,有人拿出事实了,还依然被怼,认为这是在给国外敌对势力提供素材。讲真,很多所谓的素材拿到国外可能根本掀不起一丝波澜,要知道我们国家有些事情做的底线就是西方国家的上限。

我们需要的并不是跟别的国家比好或者比烂,是需要监督政府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国家或者地区的颜面掩盖问题,粉饰太平,我们需要的仅仅是比原来的自己好就可以了。

可怕的是,年轻人就喜欢简单的确定这类说法,他们或者是因为阅历,或者是因为知识,他们很难深入的去思考一个问题的多面性。也许从小就教导孩子有一些逻辑方面的思维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吧,如果不能确定的事物,我们就老老实实地告诉他不能确定,需要一步一步的认真研究,需要自己去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世界会不会更有趣一点?

在我看来,逻辑学的作用就是教会我认识哪些推论不一定是真,或不一定是假,避免我在这个错误基础上得出假的推论,这对我的人生就已经很有意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