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典方言话(甘肃方言你知道多少)(1)

自小生活在甘肃,在河西走廊度过了学生时代,就语言来说,我们在部队大院生活的孩子基本上会汉语中的三种腔调,第一是在家和父母说的话,即父母的老家是哪里的,在家里就说哪里话;第二是在部队大院基本都是普通话,军队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普通话在沟通起来比较方便,但也主要是孩子们说,大人们还保持说家乡话的权利,若说一两句普通话,会遭受同乡的讥讽;第三是要学会当地的方言,这样才不觉的是另类,河西当地的话听惯了也觉没有啥,但一进入部队后,就遭受其他省份战友的嘲笑,经常拿一些词语来调侃,出过很多笑话,当然也闹出过人命,以后我会整理出来的。例如:辽宁一地方把“人”和“营”不分,一哨兵夜间站岗发现一个人,立即报告,说发现一个(营)人,首长纳闷,你怎么就知道是一个营?哨兵说:我亲眼看见的还和这个营说过话呢,首长紧张了,赶快紧急集合;四川人张口喜欢带“老子”的字眼,我们西北人就听不惯,有时候三句话不对就动手了,湖北人张口“你个婊子”,山东人称呼人喜欢用“伙计”,天津人喜欢用“哥们”,我们甘肃人喜欢用“师傅或朋友”,临夏地区对小孩喜欢用“尕娃子”称呼;河西人也爱用“逮”来称呼不认识的人,当然也遭受对方的反感,因为“逮”的发音和农村驱赶牲畜发音是相同的,外地的朋友到河西,不喜欢“逮”,我小时候见过赶马车的在吆喝牲畜时经常喊“逮毬”。。。。

有记载说在唐朝的官方语言是甘肃的礼县话。我笑了,为何如今要用北京话呢?

甘肃河东的方言我没有研究,听起来和陕西话相似。但一个段子一直流传,礼县人讲话香(XIANG)枪(QIANG)不分,所以闹出笑话:一礼泉人来兰州卖香和鸡蛋,遇到一考入兰州穿制服的警察,警察盘问礼县人,

警察:你是干啥的?

礼县人:额是卖枪(香)的

警察:啥枪?

礼县人:长枪、短枪、盘盘枪(长香、短香、盘盘香)

警察:还有啥?

礼县人:还有子弹(还有鸡蛋)

警察:你是哪里人?

礼县人:额斯你先人!(我是礼县人)

警察紧张,抓进去搜身未果,没有发现枪支和子弹,只有香和鸡蛋,警察感到自己被玩弄,就动了手,受委屈的礼县人气愤的呐喊到:你打。使劲打,你打死额,额死了也是你先人(我死了也是礼县人),

警察更加气愤,你骗了我,还要当我先人。。当然最后明白了。

今天整理一些有关方言的片段,算是一些皮毛,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有些词语粗鲁些,请见谅

有关河西酒泉人的说话

例如:我丝(是)酒泉人。酒泉滴(的)变化特别大,我把头先你说一哈。

满该(街)美容加美发,温州商城好多家。

到处设点搞网吧,进起滴全丝一群娃娃,

晚上全都丝迪厅酒吧,满该尿尿木人抓。

那样滴社会太复杂,好坏难分木章法。

一定管好你滴娃娃,木丝再不列胡溜达。

防不住就让砖撇哈。

哎~照照滴。

明知道美女想滴丝撒,

天天想把那大钱花,

自强自立木办法,

只好设法把大款挖,

害苦列大款滴老婆和娃,

四处追夫又找爸,

闹离婚搞自撒,

你说她能组个撒!

待业滴青年木办法,

抽烟,喝酒,打群架,

厂矿单位都搞垮,

你让他们起组撒,

我丝个土锤木文化,

其实么看滴说一哈,

根本不想得罪大家,

请大家泊我原谅卡。

甘肃经典方言话(甘肃方言你知道多少)(2)

在河西走廊地域狭长广阔,地势险要,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地方豪族和西北少数民族轮番在此建立割据政权,称霸一方。每次中央政权收复河西,战争结束后,都要从内地“移民实边”,屯垦士卒亦常留居河西,且不断与西北各少数民族交流融合,所以方言土语极为复杂有趣。

酒泉话是是中国方言中声调最少的方言,只有三种。阴平调值为“44”;阳平和上声合并,读为降调“41”;去声读为低升调“13”,如“去”酒泉读为“qi 其 ”,也有一声韵母不准,如“学生”读成“学森”、“诗人”读成“丝人”、“喝水”读成“货水”。古无舌面音“j q x ”的观点在酒泉方言里得到印证。

以“j q x ”起头的音节、韵母韵头为“i”或“u”的,声母读作“g、k、h”或“z、c、s”如“街jie”读作“gai 该”,“腔qiang ”读作“kang 康”、“咸盐”的“咸xian”读作“han 韩”;又如“溅jian ”读作“zan 在 ”、眼睫毛的“睫jie ”读作“za 炸 ”。

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句末用“咔”,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补语“一下”或“x—x”,“试咔”就是“试一下”或“试一试”。又如句末加“阿巴”,可表示选择句。“你会写个信阿吧?”就是“你会写信呢,还是不会?”,“头”作动词词缀可构成相当于“的字结构”的名词词组,如“吃头、喝头、看头、听头、拿头、玩头、坐头、说头”等。“打”或“开”和动词组合,可构成偏正词组,多用来做名首状语。如“过打(或开)马路了小心些”,意思是过马路的时候小心点。还有一些口语结构,写在纸上让外地人不知所云。如轻视年青人和小孩会说“你这个碎子子子”或“坏子子子”,茄子等植物可以叫做“茄子子子子”,“菜子子子”,“菊花子子子”等。

酒泉方言词汇中还使用周边少数民族的词语,如把“头”叫“多罗”,如“龟多罗”,“祁连山”中的“祁连”即匈奴语“天”的意思,安西的地名“布隆基”就是蒙语“水草滩”、“草库仑”的意思;“戈壁滩”的“戈壁”也是蒙语音译;安西地名“东巴免”就是蒙语“巴特尔”的变异加汉语方位词“东”构成的。

敦煌,人称方言岛。敦煌的居民许多是几百年前从内地移来,同一地迁来的人居住在同一个乡村。各乡村语言语调复杂,但主体上和陕西话相近,系北方方言区西北方言秦陇语系。

同在河西,武威人说话以舌根言之,舌根喉部用力很重,韵母“an (安)、ang(昂)”不分,没有“an”韵,因此把“箭竿”说成“酱缸”,把“张站长”称为“张张张”。有个笑话讲,旧社会一老乡进城,当城门的士兵盘问带了什么东西,老乡回答说:“一狼子弹,几个洋枪”士兵很紧张,拦住检查,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老乡带了一篮鸡蛋,几个银元(洋钱)。

草包——对表面华丽而无真才实学人的贬称。

急惶惶——对急性子人的称呼。

姑姑子——对道姑、尼姑的统称。

杂圪哒——对做事蛮不讲理的人的称谓。

师公子——对以敲扇鼓跳神攘灾为职业的人的称呼。

结嗑子——对口吃人的称谓。

冷棒——不机灵的人。

懒荒胎——对懒惰青年的贬称。

鼻子桶——对经常流鼻涕人的贬称。

待诏——旧时对挑担摆地摊剃头匠人的称呼。

五二鬼——对不务正业,好逸恶劳的人的贬称,相当于“二流子。

忤意种——不孝顺的人。

灰圈——厕所。

老哇——乌鸦。

癞呱呱——青蛙,又称癞蛤貘。

裂别虎——蝙蝠。

褐(读主)袄子——棉衣。

暖窝子——棉鞋。

衩衩裤——开档裤。

天门盖——前额。

梆子头——大而不圆的头。

板颈——脖子。

呼噜系——咽喉。

胳老哇——腋下。

沟子——屁股。

胯眼——胯骨的中间位置。

吃纽纽——小孩子们吃奶。

娃蛋——小男孩。

嘎即即地——小的。

星星妇——刚结婚的新娘子。

三月——对土豆的称呼。

打臂帮——扇嘴巴,打耳光。

窝索——表示脏的意思,有时候也骂人比如“窝索鬼”。

刚就么——就是的,表示同意。

饭罢——上午。

后上——下午。

夜料个——昨天。

秋不住料——坚持不下去了。

窝痒地很——很讨厌。

破烦哇达地——烦躁

赶就么----就是的,就这样子

得到----不知道

西摸----玉米

sao鸟儿=叽叽叽喳喳的女孩子,讨厌的女孩子。

窝葫芦=南瓜

边公鸡=傻子

及瓜子=鲫鱼

桥娃子=麻雀

样儿子=燕子

西巧儿=喜鹊

老哇=乌鸦

好少=多

饭罢=上午

也聊个=昨天

孽障着=可怜着;

波乐盖=膝盖;

物索=垃圾;

野狐子=狐狸;

民勤人说话以舌尖言之,舌尖和双唇用力较重,把“园”读得近似“鱼”,“扁”读得近似“鳖”,如“园园的一个园圈圈”从民勤人口中说出来,就成了“鱼鱼的个鱼却却”。“一脚踏成了扁扁子”成了“一脚踏成了鳖鳖子”,“天”读作“贴”。

张掖人说话以后舌面言之,韵母“an(安)”和“ang(昂)”不分,都读作“an(安)”,如“张”读作“毡”、“乡”和“县”都读作“县”,把声母“zh”读成“g”,如把“朱家庄子”读作“姑家光子”,把“中共中央副主席”读作“公共公言副姑席”。有一段顺口溜说“前(墙)山(上)一个姑姑(蜘蛛),瓜(抓)也瓜不谷(住),郭(捉)也郭不谷,一套(捶)就套死了,看你霉鬼排(跑)到哪里喀(去)”。

武威话:

1、李白《五古·秋浦歌十七首》

“锵锵石囊树,望望米贞林。桑桑博鹭芒,将将博Yuang吟。君莫向秋浦,Yuang声碎客心 ”

(附原诗: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2、老师上课给学生纠正:“这个字念bai,不念bo,你们明bo了没有? ”

学生齐声答:“明bo了..”

酒泉流传一则趣话,说一个冬天有一个民勤人,一个武威人,一个张掖人,一个金塔人同在一车马店住宿,同睡一土炕。俗话说:“店家的炕,头底下烫,炕大热处小,人多睡不了”,为了争热处归谁睡。武威人出了个主意,谁的家乡夸的好,热处归谁睡。于是,张掖人先说:“毡雅(张掖)有个公姑(钟鼓)楼,半截子武(入)到天里头。”武威人说:“凉州有座天(tiang)梯桑(山),离天(tiang)自有桑(三)尺桑(三)。”民勤人说:“镇番有个红纽(柳)却(泉),却(泉)鳖鳖(边边)外(湾)来,却(泉)眼眼鱼(园)。”金塔人说:“网母(我们)金塔撒(啥)木(没)个撒(啥),这坨坨热炕网睡哈(下)”。说完翻身躺下就睡在了热炕头“。

最后看一篇网络文章,兰州媳妇的一封方言信

兰州版情书

亲爱地;

  你还好着呢沙?

  我把你都想疯姥!你把我还记着呢摸沙?

  我把你个蛤怂,你就阻着,你忘到姥啥?你乃时候佛着你爱我一辈子呢?这一辈子还没有完呢,你就装着,把我不爱姥啥,我都快气疯姥!啥事情都是你阻哈地!现在把我撩倒一半个姥,你现在撒都装着谝不来姥,面也不照,电话也不打,我还以为你那死到姥!乃天听这你地声音,我才知道你那还出者气呢!呆,你饭吃着莫有啥?乃天打电话我问你组沙去姥?你还说你到图书馆起姥,家对,你就我把哄者!你赶摸是到大自然图书馆,《女生宿舍发大水――-泡妞》七姥把!刚认识地乃会子,想摸一哈我地手,你就直说啥,还佛着我地指甲太长姥,你给我剪给一哈呢,现在见着我你还饶着走呢,你组地好,我把你就够够的够姥!

  奈时候电话里你佛你是白马王子,把我饶坏姥!一着面,啊要,把我哈坏姥,乃么褐地,。我才组清楚,你那才是烧锅炉地白马王子,我在撒话都不说姥!你就把我哄着!我们同学门那们都问我:”你啊么找姥那么个哈送沙?“我再羞着佛不成那!我佛者我找那的乃时节那是个夏天,我戴地墨镜子,看地不清楚!我就伤心地佛不成!家,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姥!嫁给睡还不是大米百面沙,你那一天日子过地滋溶地很那,,家好象我是后妈养哈地一样!你佛我不是爱你,我我图姥你个啥?要长相,长地乃么“谦虚”,要钱,你们家用电器就乃么个剃须刀,还是手动地!

  哎,回想追我地乃会子,你将是喝哈”花言巧语“汤地,佛地天花乱坠地!还佛着你耍地就是一口笑话!一会子佛我是小雀儿,一会子又佛我是尕狗狗,把我幸福地睡着姥,醒来一看,你那都走到姥!你伤害了我,你还一笑将是把沙事情都组清楚姥,我让你组着莫脾气姥!

  我把你个死皮,我就爱上你这个死皮姥!

  不管你闪到那达,我都把你跟定姥!

  就象那们佛地,我那是西藏地牦牛,就认哈姥你着一顶子帐篷!

  家对姥,不佛姥你也赶紧把觉睡起!

啵~~~~~~~~~~

发一组兰州人的尕段子:

有一天晚上,一个出租车司机在西固地北站,看见一个全身穿红衣服的女人,出租车师傅拿本来想收车泥,那个女地拿招手喽,佛是要上一趟华林山,那个司机不想起,那个女地佛:窝出两倍地价钱泥,结果出租车师傅拿就起喽。

车到喽三坡一个半截字地方,那个女地佛,“师傅,靠边字喽站一哈事” 司机就给停哈喽。

女地拿喽一张一百地票子给司机喽,司机瓦视这个钱地时候,女地就抬腿哈起喽,等了一哈,司机把零钱一找,转着过来的时候,司机拿看到了车门子玻璃上一双血手,慢慢地,那个女地一脸地血散着个头发也出现在车门子的玻璃上,把只个司机哈坏喽,全身抖擞;只个女地拿低低地佛喽一句: “师傅,你夯着呢麽,你把车停着沟边子上喽,木你想组撒泥啥 ”

甘肃经典方言话(甘肃方言你知道多少)(3)

一个兰州人到云南参加泼水节,忽然大骂:肥泼地?肥泼地?曾门这么贱沙?导游和蔼地告诉他泼水是祝福你的意思。兰州人说:你不老胡佛,日他哥地,只个哈孙给我泼的是开非!

一个兰州人进牛肉面馆喊到:老板来个尕碗,面多些,汤多些,萝卜多些,蒜苗多些,辣子也多些,老板佛到:你哥滴个球,你他妈滴就不能要个大碗吗 !

佛的是一个兰州人娶老一个俄罗斯媳妇,媳妇生老四个娃娃。之个人一想,我之个娃娃名字要起好泥,既要有我们兰州特色,又要有俄罗斯风味,哎!对老。老大就叫“组啥里莎”,老二叫“价算老莎”,老三叫“价浪期莎”老四叫“怎组尼莎”。

罚兰州人的款:

老乡,尼足啥尼,尼喂猪儿尼玛?

啊,我喂猪儿尼。

你格猪儿喂的萨沙?

我格猪儿喂的麸子咯,菜叶子咯是撒。

现在撒都要注意营养尼,你给猪儿喂的折些能有硬杨(营养)吗?

贾对,我喂滴就是有营养滴东西

这就对了,我是硬杨(营养)协会的,罚款一波愿(100元)

一男端两碗牛肉面,两份牛肉到桌子上

女:大早上吃滴萨肉沙,我可不吃,吃上老身体发胖呢。

男:家吃啥,莫事!

…….

女:噢呦,狗蛋,值一家的溜肉拉才是个好吃呀,要不老再加上一份子沙。

男:成尼,格你称上半斤,多大地事沙!

一小孩把票交给师傅:

师傅捞出一碗面……

小孩:蒜苗多些,香菜不要,辣子少些,塑料袋提走。

师傅:值一碗不是你滴!

师傅又捞出一碗面……

小孩:蒜苗多些,香菜不要,辣子少些,塑料袋提走。

师傅:值不是你滴!!

师傅又捞出一碗面……

小孩:蒜苗多些,香菜不要,辣子少些,塑料袋……

师傅:阿呦,值个子子子把人愁到尼,再保喊叫,家值一碗格你装给。

小孩:不喊不成那,设佛组错晒,回起老我爸格我洗给尼。

牛肉面馆门口

女:阿呦,你组撒着尼啥,吃个流肉面让我等格老半个多小时。

男:诶,再佛不成,我将将吃完走到门口,我们单位领导进来老,夹我就装着刚进来的样子,又陪着领导吃老一碗,还搭格老半斤溜肉,把我胀着。

女:家胀死起!把你个溜沟子货…….

一个姑娘在牛肉面馆找座位

姑娘:师傅,你值个旁边有人米?

老汉:米有。

姑娘:奈我就坐着扎扎。

老汉:扎不能坐…….

姑娘:zua老不能坐,扎扎又莫人,你这个老汉还怪地很,我单坐尼。

屁沟一扭,“嘭”地坐哈老

老汉:姑良,值个凳子上腻给油着哩!

姑娘:@#¥%%&&**……

一个男人买牛肉面,一看就是昨晚上挖高地,酒还没醒呢

男人把钱一掏:师傅,要个三细。

卖票地眼皮一翻,看老一眼佛:格里面的师傅佛起

那人走到里面,师傅就问:下个撒地尼

男人:下、下个牛肉面……

师傅:@#¥%%&&**……

牛肉面馆里,都在呼呼地吃着面尼

一个人突然一拍桌子,大声用普通话喊道(一听就是个外地人):

服务员,我都坐了半个小时了,为什么不给我上面!!

老板:阿呦,师傅,面自己到里面端起,你坐着扎,我还以为你是乘凉地一个!!!

牛肉面馆子里的人全部喷饭……

一尕娃拿个大盆盆到牛肉面馆

给师傅说:父父,汤多舀各些

然后,放到桌子上,拿起醋壶,咣、咣、咣、咣、咣……

老板看见心疼老:嘎嘎,我滴娃,倒值吗多醋不嫌酸吗?

尕娃:莫事,我妈佛,端一个面,多要些汤,多放些醋,回家再下些机器面,那和我爸吃酸汤面,再不用勾酸汤老。

老板:值个懒婆娘贼地很那……

在医院里(医院和牛肉面有啥关系,且看…..)

大夫:你zua老!

病人:胆囊炎又犯老

大夫:尊犯地,又胡吃东西老吗?

病人:诶,在佛不成那,门口开老一家牛肉面,买一赠二,我买老两碗,送老四个鸡蛋,我一刮吃上老,中午就犯病老。

旁边人偷笑:值个莫出息滴松…..

一北京人第一次吃牛肉面,排队,听见前面的人喊:师傅,下个二细。

师傅,下个韭叶,

师傅,三细……

排到跟前

师傅问:下个撒地

北京人憋老半天:……二粗

师傅:嘎、嘎、嘎……

北京人:笑啥吗,我喜欢吃粗点儿的,但又不能太粗,二粗刚好。

一馆子地人都被辣子呛:咳、咳、咳、咳……

一个姑娘吃牛肉面,刚吃老一口,辣子赞到眼睛里,一慌张,筷子掉到地下老,眼泪也出来老,掏出餐巾纸擦眼泪…….

拾碗地尕娃不知道咋回事,赶紧过起把筷子拾起来,问:斯傅~,阿木聊,额们家的牛肉面就紫吗难吃末???

网友提供:让你见识一下湖南湘乡话:长沙市领导开会,湘乡籍办公室主任点名:典型猪(电信局)?;答:到!有点猪(邮电局)?;到!叫肉猪(教育局)?;到!人是猪(人事局)?;到!娘是猪(粮食局)?;到!斗地猪(土地局)?;到!老斗猪(劳动局)?;到!拐腿猪(国土局)?;到!呆睡猪(地税局)?;到!乖睡猪(国税局)?;到!俺全猪(安全局)?;到!眯噔猪(民政局)?;到!叫疼猪(交通局)?;到!稳罚猪(文化局)?;到!主持人:各个猪都到了,现在开飞(会)!

来源:家在西北微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