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生过炉子么?我生过,而且很有趣。可能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炉子为何物,更不知道什么是生炉子吧,没关系,听我慢慢道来。

其实对于生炉子这件事来说,80后是不陌生的,尤其是生活在东北的80后。小时候我是在农村的小学念书的,那时候都是平房,也没没有暖气,到了冬天,教室里就像冰窖一样冷,于是,勤劳的人们发明了炉子这东西,圆柱形的炉筒,连上几节圆柱形的烟囱,烟囱通向屋外,在炉子里生上火,放一些木柴或者煤炭,能热乎一整天。

80后童年火炉子(生炉子趣事儿80后的童年回忆)(1)

教室里的炉子要摆在中间,四周就学着我们学生,(当然,不能紧挨着)。离炉子近简直是一种福利!炉子的功能很多,可以取暖,还可以热饭盒。我们都是自己带饭的,用一个长方形铁盒装好妈妈给做的“美味”,煎鸡蛋是可遇不可求的,土豆丝为佳。到了第四节课同学们就拿出饭盒开始抢占有利位置,炉子第一层是最佳位置,因为饭菜可以热透,如果带的是土豆丝,饭盒的底部就会结上一层伽,泛着金黄的油,咬上一口简直了,那味道用现在的词形容就是“绝绝子”!

鉴于炉子的重要性,所以生炉子也是事关重大。老师决定全班同学轮流生炉子,生炉子的同学每天要早早的就来到学校,带上家里的一些柴禾和引柴用的东西,在其他同学到班级之前就要把炉火生的旺旺的。中午轮到我了,我特地起了个大早,沿着一条羊肠小路来到学校,准备大展身手。我把柴禾都放进炉子里,再在最下面用火柴点燃柴禾,可是点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原来是我带的柴太粗了,引柴不够,把我急的直冒汗。时间一点点过去,同学们和老师都来了,老师一看这是着不了了,只好无奈的端起小锹到别的班借火去了!

80后童年火炉子(生炉子趣事儿80后的童年回忆)(2)

不过经过了这次失败我也学会了怎样生炉子。这些儿时的记忆是那么美好,现在回想起来还忍不住偷笑呢!

小伙伴们,你有什么趣事可以分享一下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