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区文化街规划(美好乐成乐成街道)(1)

乐都区文化街规划(美好乐成乐成街道)(2)

乐都区文化街规划(美好乐成乐成街道)(3)

乐都区文化街规划(美好乐成乐成街道)(4)

乐都区文化街规划(美好乐成乐成街道)(5)

乐都区文化街规划(美好乐成乐成街道)(6)

“乐成八景”一直是乐清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化符号,它代表乐清丰厚文化的自然人文景观,这八景各有特色,或形,或声,或水,或山,或洞,引人入胜。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时代变迁,完整的“乐成八景”仅留存于文献记载之中,现实中紫芝晚磬、云门福地等景致已踪迹无存。更令人担忧的是,乐清本地的年轻一代对于“八景”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为了延续城市文脉,深化城市内涵,提升文化品质,让更多的市民特别是年轻一代了解“乐成八景”,部分政协委员呼吁保护与重现“乐成八景”。

“乐成八景”今何在

乐都区文化街规划(美好乐成乐成街道)(7)

据《乐成镇志》记载,乐成八景也叫箫台八景,从地图上看,由东向西,以东塔为起点,依次为东塔云烟、紫芝晚磬、云门福地、白鹤晨钟、双瀑飞泉、箫台明月、西岑松雪和盖竹洞天这八大景观。

乐都区文化街规划(美好乐成乐成街道)(8)

●东塔云烟提起东塔,乐清人几乎家喻户晓。宋熙宁年间县令葛逢迁移九牛山废塔在东象山建了东塔,南宋淳熙年间改成七层,形制保留至今。春冬两季有大雾的清晨,霞光映山,云烟缭绕,“东塔云烟”因此得名。世事变迁,东塔岿然独立山头,见证着乐清这座千年古城的巨变,现东塔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芝晚磬古时乐清城北东面(原市招生办位置)有座紫芝观,“紫芝晚磬”指的就是紫芝观晚堂经课时清亮悦耳的磬声。紫芝观,始建于宋至和年间,又名三观殿,是乐清最早的道家宫观,此地也是张文君炼丹成仙之地。约上世纪初道观被毁废弃,1986年重建于凤凰山上,和城隍庙相邻。

●云门福地“云门”传说为黄帝之乐,指的是始建于宋朝绍兴年间的云门观,“福地”即神仙所居之处。据永乐《乐清县志》记载,云门观原址在市区东隅云门巷(原名澄清坊),即现公安东路上电话机厂位置,现为停车场。云门观已无处寻踪。

●白鹤晨钟指乐成北面白鹤寺在清晨做早课时的悠悠钟声,在没有钟表计时的古代,人们便是听着这钟声开始一日耕作。据白鹤寺沙门释子仪所著《白鹤寺记》记载:“今乐清县白鹤寺者,乃东晋张文君,字子雁,舍宅为之也。”相传建寺那日,有白鹤飞鸣,因此取名“白鹤寺”。古寺原址在乐成一中(原乐清中学)食堂位置,2004年移址重建在该校附近,偶尔可以听到钟声。

●双瀑飞泉距白鹤寺不远处,有“双瀑飞泉”景观,双瀑冲泻而下,如白鹤双翅。南宋大贤王十朋曾作《双瀑赋》,历代文人学士总爱到此观赏,写下不少诗篇。建国后,由于兴建西山水库,双瀑径流量大减,左侧瀑布几乎断流,现只能看到一瀑。

●箫台明月八景之中,以“箫台明月”为首,历史也最为久远。相传,周灵王太子晋经过乐清时,见风光秀丽,遂在山上垒石为台,弄箫奏乐,引来群鹤飞舞,这石台被后人唤作箫台。月明之夜,从市区环城西路的仓桥拐弯,过金溪,穿沐箫寺,登临箫台山,临空望月,分外明亮,和风轻拂,似箫声飘渺,别有一番美妙风情。

●西岑松雪相传早年西象山(即西塔山)峰头有大松一株,年岁悠久,孤高挺立,枝叶繁茂,覆压亩余,每到寒冬早春,一遇降雪,虬枝如缀白花,晶莹剔透,仿佛玉树琼花,备显风姿,故取名“西岑松雪”,为城内第一景致。可惜后来西象山天柱峰折(山崩),将松树压断,后人无缘再见“西岑松雪”美景。

●盖竹洞天盖竹洞天即杨八洞,位于乐成西南边盖竹山上,又名“长耀宝光天”,是道家“三十六小洞天”之一。洞境内,怪石林立、谷幽峰奇,原有八洞十二岩,洞以透天、人海两洞最深险,岩以龟岩、玉蟾二岩最可观,现仅存透天、遗日、龙舌三洞。

延续更多文化记忆

●出台规划 保护修复

委员周伟力是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乐成八景”之一的“紫芝晚磬”遗址就在他原先办公的大院内,因此他对“乐成八景”格外关注,今年两会期间曾参与《重现“乐成八景” 延续城市文脉》的大会发言。他认为,看“乐成八景”主要是看文化,要在营造故事、深挖文化上下功夫。景点改造要放进大乐清建设、大旅游开发这层面上去加以推动,尽快出台整体保护修复规划。如“紫芝晚磬”“云门福地”等难以恢复的景观,可以找类似的作为历史落脚点进行再打造。如“盖竹洞天”等保留较好的自然景观需要修整,作为主要旅游景点。

●串点成线 整合宣传

乐清中学《乐成八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课题组曾做过一项调查显示,调查的人群中竟有63%的人不知道“乐成八景”。委员童丽雏认为要加强对“乐成八景”的宣传。去年夏天,她曾参与过“乐成八景”景观标志立碑活动,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经过资料搜集论证,乐清青年画家王建秋采用国画中的白描手法绘制成了箫台八景图,林晓林题词,碑上刻了文人对景观的描述,看过碑文,对“乐成八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是很好的一个宣传。

她建议,“乐成八景”像散落的珍珠分散在各处,要加以整合,串点成线。可以让“乐成八景”活起来,以各种不同形式融进日常生活中,与创意文化相结合,将“乐成八景”做成手账、手机套、书签等,也可与非遗结合,可以DIY,或拓片、刻纸、十字绣,就会留住更多的文化记忆。

委员倪烨梓建议,结合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和西塔公园建设,将“乐成八景”文化植入,以延续城市文脉。在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做一些展馆,挖掘“乐成八景”文化,在学校、读书会、老年大学等分享“乐成八景”的故事,分层次进行宣传,只有接触了,才会对“乐成八景”更有情怀。

●深挖内涵 延展厚度

委员林晓是乐成一中的老师,双瀑飞泉离他的学校不远。前不久,他的一个外地朋友来乐游了“双瀑飞泉”后,诗兴大发,留下了一首五律。这给了他启发。他认为,乐清是个千年古县,要有文化内涵去支撑。在大拆大整、大建大美的过程中,除了要保留老街、有特色的老建筑外,还要增加“乐成八景”的文化厚度,一方面搜集历史资料,将前人写过的诗书画、历史故事等整合起来,做成一个课题,也可以开发校本课程进校园,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乐清的人文历史。另外也可以开展书画、征文、摄影等活动,录制有声资料等多种方式留下“乐成八景”的文化印记。如乐成一中、乐清外国语学校等将“乐成八景”的相关内容画成墙画,市民公园里也有“乐成八景”的浮雕,这些形式都比较好。也可以考虑在高速公路出口弄一些“乐成八景”的宣传,让外地来的客人一进入乐清就留下深刻印象。

,